“集中收治康复”模式在军队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2014-08-15 00:49徐珺洋黄志平陈国良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收治精神障碍病区

许 鹏,张 宇,卢 山,徐珺洋,黄志平,陈国良

(解放军第215医院,大连 116041)

在军委总部和各级领导机关的持续关注下,以各军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为骨干的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初步形成,军队精神卫生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由于种种原因,在救治军队精神障碍患者的具体工作中,仍有不少患者在医院确诊和进行急性期封闭治疗后,回到所在单位或回到家中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由于受多种客观条件限制,致使这部分患者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造成病情的迁延反复,给部队安全管理带来很大负担,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提升和全面建设[1]。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内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探索建立集救治、管理和康复于一体的医疗机构,对于减少部队非战斗减员,提升精神卫生服务水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地调研和全军各大单位已有经验,2008年11月,某军区正式做出对罹患精神障碍滞留部队的官兵进行“集中收治康复”的重要部署。本院作为军区唯一一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和全军首批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承担“集中收治战区滞留部队精神障碍患者”的任务,开启军队精神卫生“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探索。

1 “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具体实践

“集中收治康复”模式,即采取相对集中、统一管理的方式对罹患精神障碍的官兵进行综合治疗、系统康复和服务保障。入院流程为,①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所在部队代表和家属持有关材料,将其送至医院门诊,填写鉴定(会诊)申请单后,本院安排3名以上专家对其精神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定。对符合入院标准的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收住“精神心理康复中心”,并与部队、家属签订三方协议(院方负责治疗康复和日常管理,部队负责配套保障和组织管理,家属负责实时监督和配合管理);对存有心理问题但暂不符合入院标准的官兵,医院将为其进行心理援助或危机干预,建立就诊档案,发放联系卡,指定医师定期回访。②确诊精神障碍并滞留部队患者,由所在部队代表和家属持有关材料,将其直接送至本院“军人精神心理康复中心”,医院与部队、家属签订上述三方协议。协议截止点为患者回归部队、退出现役或移交地方安置。患者收住院后,本院的主要做法如下。

1.1 诊疗系统化 患者入院后,医院组成评估小组,对其精神、心理和身体状态,进行详细的专科检查和量表测量。结合体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急性期患者收住封闭病区,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辅以综合性心理治疗和配套仪器治疗(如经头颅磁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2],以控制和缓解精神症状,一般疗程为3个月左右;缓解期患者转入半开放病区,在急性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个性化地安排工娱治疗,使精神症状得到进一步控制和缓解,一般疗程为3~6个月;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康复训练计划,并进行综合心理治疗,以及体能训练、家庭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训练,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一般疗程为6~12个月。

1.2 护理人性化 采取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强化“基层至上,官兵第一”的服务思想和意识;积极营造良好氛围,逐步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病区张贴彩色健康格言,制作养生保健宣教展板,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认真落实精神科常规护理和分级护理等基础制度。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个人喜好,组织开展学画、学唱活动和“康复杯”篮球比赛,开办爱心书屋、制作暖心影集,每逢重大节假日或患者生日为其组织茶话会,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加强职业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促进疾病的转归。

1.3 管理连队化 将一些经急性期住院治疗后,精神症状消失、有一定自知力和康复能力且自愿参加康复训练的缓解期(恢复期)患者,经主管医师评估后,仿照军营的生活方式,组建“康复连”,指导员由病区护士长担任,班长、排长、连长则在患者中选取。根据性格特点,合理编组班排成员,酌情落实起床,洗漱和整理内务,统一服药用餐、午休就寝等一日生活制度。排长、班长轮流担任连队值班员,督促大家参加集体活动,连长和指导员负责组织召开连务会、讲评周工作等,同时在“连队规章制度”和病情允许的范围内,充分给予其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患者认识到医院对自身的充分理解和信任,从而愿意主动和自觉地服从管理和配合治疗。

2 “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体会和思考

本院实施“集中收治康复”模式5年来,累计收治因精神障碍滞留部队官兵 xx人,治愈好转率超过98%,职业和社会功能均有大幅度提高,复发率、致残率明显降低,为患者回归部队或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部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减轻部队和患者的负担。在实践中,医院也深切感受到“集中收治康复”服务管理保障模式起步容易、深化较难,影响和制约因素比较多。主要体现在,现有专科床位编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学科建设普遍滞后;精神心理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编制少、承担任务重;基础设施不配套,综合服务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履行职能任务所需;政策保障和经费扶持与实际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3]。想要突破这些“瓶颈”,单凭后方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临床部)或中心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上下共同努力,及时明确“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思路目标,出台操作性、实用性更强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以更规范的规模布局和功能区分,不断促进我军精神卫生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2.1 “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思路目标应在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科学系统、人性管理的基本原则,完善总部统一领导、战区规范管理、部门全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基础上,以各战区现有精神心理卫生中心为主体,新建或扩建战区“军人精神心理康复中心”,对战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统一救治、系统康复和科学管理。军区综合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应开展医务人员常见精神心理障碍诊疗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条件的中心医院可设立精神科(临床心理科)门诊和病房,并与军区“军人精神心理康复中心”建立联络会诊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立即转诊,从而提高各种精神障碍的规范治疗率、科学管理率和系统康复率,力争使每一位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治疗康复后,更好地回归部队和社会。

2.2 “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政策保障和配套支持结合国家《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总部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尽快制定符合我军实情的军队精神卫生工作条例或管理制度,为“集中收治康复”模式提供法律依据和规范遵循。各军区卫生部门应制定各军区“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负责监督、检查和评估。总部应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统一协调增加各军区精神科床位编制,将临床部恢复为医院编制,并在专业人员晋级、选升、进出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缓解当前面临的人员少、任务重等矛盾。同时应依据“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医疗成本,制订合理的军人精神障碍患者卫生事业费标准,设立精神障碍患者专项医疗补助,对自偿能力相对较弱的专科医院在经费投入、器材配备等方面予以重点照顾。

2.3 “集中收治康复”模式的规模布局和功能划分在建设规模上,应以军区为单位,参照国家《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等规定和军队有关要求[4],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全盘衡量,一次或分期设立1个“集中收治康复”模式服务管理保障中心。在病区设置上,应参考国内外精神病专科医院病区设计的基本方法,在确保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功能优化和空间组合。其中基于治疗阶段的病区设计方法运用较为广泛,即将患者的入院疗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康复疗养期等三个典型阶段,相应的病区就划分为急性期病区、亚急性期病区、康复疗养病区[5]。在人员编配上,应参照《国家三级精神病医院建设评审标准》和《军队医院管理若干规定》,配齐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工娱治疗师等相关人员。

3 结语

本院在救治军队精神障碍患者的工作中实行的“集中收治康复”模式,虽然存有诸多的不足,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却能突显“社区康复治疗”的前瞻性,更好地保障军队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和康复,是一次勇于探索的尝试,值得参考借鉴。但在尝试该模式的初期,必须注意我军现有精神病专科床位编制不足,学科建设普遍滞后,缺少精神心理卫生专业人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政策保障和经费扶持与实际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等实际问题,可以先采取在某个战区的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论证和试点,不断改进队伍成员组成、服务方式和方法,经过尝试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之后,再逐步扩大到在全军其他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推广应用。

[1] 胡光涛,李学成,贺 英,等.“全病程医疗服务”模式在军队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0,12(9):1595-1598.

[2] 徐天朝,苏 晶,王伟宁,等.针刺三步疗法配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1):1138-1141.

[3] 胡光涛,李学成,王国威.军队精神疾病专科中心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2):132 -134.

[4] 周 颖,孙耀南.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以日本精神病医院为主要考察对象[J].建筑学报,2010(2):102-107.

[5] 《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讨论稿)》[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北京.

猜你喜欢
收治精神障碍病区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