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5 00:55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案课件教学方法

李 玫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2、南昌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教育心理学中提到,教师获得新的知识,仅靠听或看,能记住的约是1/4,如果一起使用视听两样手段,则记住的约是2/3。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可以出现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教学图像,使教学气氛更加生动。利用信息技术画片和音频的特点,可以把上课时使用的黑板作图等不易表达的知识,使用逼真、直观的情境、较容易理解的音频和视频,进行直观形象的反馈,可以把新的信息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但高职教学中也非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多益善。目前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有如下一些现象:

第一,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当前,使用信息技术到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中学和小学,学校都会积极筹备资金投入到教学设备中。教师适当地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有的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排在多媒体教室,这样过分崇拜和依赖信息化教学,不但发挥不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特点,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第二,使用信息技术时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独立性。目前在高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是要求学生的独立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实践教学时,信息技术很多体现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不适应被动的、违反教学规律的教和学,所以说,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性。

第三,学生可以操作完成的实验也用信息技术效仿。实践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对于不可以操作的实验和做实验难的现象教学效果好。可是不能把很多实验都用信息技术教学替换,有的符合操作实验的也应用信息技术效仿,而不让学生自己操作,结果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很多,可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打折扣。

第四,信息技术应用中出现脱离教学内容的花样现象。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能表现为只能看不能使用,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经常困扰教师的一些比较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和教学重点更易理解。教师有时会对多种实用的信息技术效果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看似使自己的教案或课件丰富多彩,但有的东西跟教学内容没有丝毫关系。这种情况很难起到突出知识点的作用,相反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上去。

事实验证了信息技术教学有许多好处,可是也会折射出很多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出现了不少问题。

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有:

第一,辅助性原则。信息技术会在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再快,不能替代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想用信息技术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会违反教学规律和教育管理。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可以把它的作用过分夸大,也不能使它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创造性工作。教师不可以把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丢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任何信息技术不能替代的。

第二,适应、适度原则。适应就是合适的,也就是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应有的作用。适度即是说程度相适当,根据情况适可而止。部分教师总想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把时间花费在整理、调试技术设备,感觉是很忙,但是这样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和互动;另外部分教师感觉不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不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情况只是片面的。教师应依据实际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权衡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时直观、形象、内容适度、更便于理解的信息技术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实效原则。实际效果即是实效。构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认知工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真正的目的是在课堂上把教学效果进行提高和升华。

信息技术教学中现在出现了很多难解的问题,特别是体现在部分教师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把教育学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抛到脑后,没有将充足的教学新思想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所以若要把信息技术引入到高职教学中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就要依据上面总结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去吸收和掌握新的教学思想,严肃、认真地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认真地把它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它充分发挥真正的教学作用。

第一,明确教学设计中的指导思想,使用便于操作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教师使用计算机设备操作,用自己设计的计算机电子课件和教案实现教学的方法。计算机中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文本教案相比,体现不出简单化,让学生感觉更复杂化了。显而易见,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强调教师不仅要熟悉具体的实际教学内容,还要懂得很多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知识,二者均要学会应用。同时要求设计的教案和课件都要有合理性、教育性的明显特点,还要有技术性和逻辑性。信息技术教学在应用中一定要有合理的教学思想,防止出现信息技术的“黑板移动”、“有肉不吃豆腐”等现象。

第二,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思想,科学安排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过程。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应用的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样的,均由很多因素组建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想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一定要权衡所有因素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更要把教育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去看,整个过程中要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学习,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对象,再确定使用更合适的信息技术,这样去选择和形成整体的教学策略,通过策略和系统整合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依据学科特点,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就在它有具体的学科内容。不同的学科特点也不同,这就要求依据学科特点,把具体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二者进行合理的整合,使本学科的信息技术在在教学中有更多的创新。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信息技术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是相对复杂的过程。首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课件或教案的设计要进行合理性评价,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其次,对信息技术教学在使用过程的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实际教学中的评价,也要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设备系统对学生的教学参加和反馈进行适当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引入高职教学活动后,其优势有目共睹。但是,只有正视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把握原则,不断完善和提高,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1]张伟平,杨世伟.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01).

[2]叶依如,叶晰.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04).

[3]王佑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07).

[4]孟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01).

[5]方威,邓德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4,(5):107.

[6]郭庆,陈尚松.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1):95.

[7]刘志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5,(6).

猜你喜欢
教案课件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立定跳远》教案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