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4-08-15 00:52肖方竹龙鼎新何淑雅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衡阳421001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

黄 波,龙 颖,肖方竹,唐 艳,李 乐,龙鼎新,何淑雅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衡阳 421001)

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任。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一个合格研究生从学校带走最有价值的不是毕业论文和文凭,而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

1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1.1 不注重启发和引导,对学生未做到因材施教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自觉意识、强烈愿望和积极情绪。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能自觉、有意识地支配自己进行实践活动,摆脱原有的思想桎梏,表现出高度的创新自觉性。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缺乏创新意识的引导,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自信,没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意识,不善于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

1.2 课程知识基础薄弱,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课程设置雷同,学科之间,知识重复严重,课程设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设置不够,学生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缓慢。

1.3 教学思维缺乏创新,本质仍为应试教育模式落后的教学理念以及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我国研究生习惯于跟随性学习,形成了依赖的心理,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在课程教学中,多是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忽视归纳法;重继承,轻开拓;以讲授为主,讨论、试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应用较少;多认同性,少创造性[1],使得学生习惯于填鸭式学习,形成依赖心理,科研导向依赖于导师,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研究生心态浮躁,不能专心学习和工作,只求早日发表文章,顺利毕业,对自己要求不严。

1.4 科研成果缺乏,整体学术水平低 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多处于模仿的模式,受我国目前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创新技能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实现。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的“201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美国哈佛大学排名第一位,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列二、三位。东京大学是亚洲大学中排名最靠前的,排在第20位。在中国高校中,台湾大学排名最高,排在161位,中国大陆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为清华大学,排名167位,北京大学排名228位。

1999 年-2002年,哈佛大学博士生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203篇,东京大学发表63篇,而北京大学仅发表3篇;在Nature上哈佛大学发表184篇,我国仅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发表1篇[2]。

2 构建放射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医学教育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保障医学教育的质量,并强调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放射医学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伤机制及其对损伤的诊疗、对疾病进行放射线诊疗及其防护的学科,是一门医、理、工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南华大学是我国国控核类专业人才战略储备培养的10所高校之一,是湖南省唯一、全国少有的具有核医结合特色的高校。为避免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应充分利用南华大学核医教学和科研优势,有效加强放射医学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开阔学生视野,实现较好的教学科研效果和最大的社会效益。

2.1 采用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放射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 如何有效地培养放射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避免走错路,走弯路。可采用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放射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在国内外原有的放射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构建开放性创新性的研究生教学模式。

2.2 根据南华大学核医特色,转变传统培养观念,建立开放性创新性的培养模式 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充分体现放射医学的核、医特色。扩大研究生选课范围,增大学生的选课权限,鼓励不同学院教师增开交叉性,综合性强的课程,使研究生通过学习打下宽广的基础。其次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填鸭式教学,重视引导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应用型实践环节教学,注重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新课程内容,剔除陈旧过时内容,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改革考核方式,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撰写文献综述等相结合的形式,重视能力考核。

2.3 加强科研能力训练,提早进入自主课题研究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专业素养,拓宽研究生知识面,促进创新思想的萌发。

研究生入学后,鼓励撰写标书申报课题,引导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使其研究工作与导师的项目结合起来;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博士、高年级低年级硕士共同组成专项课题研究组,相互学习,共同攻关,在这一过程中培养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4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中,导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导师所掌握的国内外科研动态,某一研究内容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均有助于学生的选题及设计。另外,导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培养放射医学研究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转变育人理念,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构建学习型组织,这些都是提高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2.5 根据各学院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整合教学科研优势,构建放射医学研究生科研培养平台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汇集可以共用的仪器设备,整合教学科研资源。依靠公卫学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医学实验中心,采用构建教学网站和精品课程等方式,实现放射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

3 放射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成效

3.1 整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改革 放射医学是个交叉学科,在课程体系上,我们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以学科为中心、界限分明、缺乏交叉融合等问题,在保持课程教学体系相对固定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素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通过早期接触放射医学、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实践,对基础课程与放射医学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使课程内容相互渗透形成整体,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意识的目的。

3.2 构建了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我们创建了三早(早进实验室、早进社区、早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三层次(基础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性实验)和三环节(校内实验、校外实践、毕业论文)的“三三”实验教学模式[3]。在教学内容上,为避免过分强调单一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造成的内容庞杂、相互重复较多的弊病,根据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从而释放出一定的教学时数。

3.3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在课程教学组织方式上,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研究生被动学习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组织方式,设立自主学分,强化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完善与发展已开展的放射医学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加强互动式教学。

3.4 建立综合的考评体系 在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上,改革以往以知识为本的考试,建立以能力为本、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角度立体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综合考评体系。

3.5 组成了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目前,放射医学硕士点已经成功聘任芙蓉学者一名(我国放射医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学科带头人。将通过高档次的科研项目的开展及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研究生和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形成了具有一定学术竞争力的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团队。

3.6 整合教学科研优势,构建放射医学研究生科研培养平台 我们整合了拥有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具有“核辐射生物学效应”国防重点学科研究平台、“芙蓉学者”周平坤研究员领衔的核医交叉复合型研究队伍,“放射性测量与防护团队”为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国防科工委资助的核辐射生物损伤与修复效应研究平台,构建了多个教学精品课程网站。

在放射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和解决。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研究、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亓翠玲,王丽京.加强研究生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J].中国医疗前沿,2010,5(7):85 -88.

[2]鲁峰.关于加强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2:7 -8.

[3]让蔚清,何淑雅,王永生,等.创新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21-22.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