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访谈:“官权官风治理”核心是权力入“笼”

2014-08-20 19:36王慕科
当代陕西 2014年1期
关键词:官场权力官员

文/王慕科 张 军 周 明(本刊记者)

综合访谈:
“官权官风治理”核心是权力入“笼”

文/王慕科 张 军 周 明(本刊记者)

主持人 张金菊 《当代陕西》总编辑嘉 宾 熊 晖 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高 峰 省委党校副校长石 英 省社科院副院长邹俊杰 旬阳县委书记雷二虎 洛南县委书记张慎重 户县祖庵镇党委书记许明武 旬阳县城关镇党委书记白世峰 西安市和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官场治理”是党主动而为的治理

当代陕西:“官场病”是官场生态文化和运行模式中的不正常现象,它是长期的积疴。十八大以来,中央接连出台新规治理官场,细化具体标准,力度很大。

熊晖:首先,“官场治理”这个概念是个俗语。大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官场治理”包含对领导等管理职能的规范,是围绕政治权力环境展开的改革与治理。包括选官、用官、管官等对官员行为进行规范、限定、约束的措施。狭义上,“官场治理”是对领导层,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所处的从政环境、权力运作进行治理。

其次,对“官场治理”目标要有两方面认识。一方面,是强调对权力进行限制和制约,发动大家用民主的方式来监督权力。另一方面,是提倡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在权力的规定范围内或是自身职责范围内,勇于负责,大胆用权。

也就是说,“官场治理”设计者的预期目的,应该是实现权力的规范使用。既要考虑权力规范使用的范围和原则,又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社会存在的一个必然现象,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杠杆之一,不能因监督权力、限制权力、制约权力,使我们都不敢担当和正确地行使权力。

雷二虎:我认为,“官场治理”应该包括正向治理和反向治理。治理不等于仅仅是治理腐败,反腐是一种反向治理。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治理的一大支点,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如果用“为民”这个标准来衡量,凡是与“为民”这个主题相对立的、相违背的、相对不足的都要治理;如果用国家考核公务员的标准来看,凡不符合的都应治理;以勤政、廉政的标准来衡量,凡是不符合就治理。

石英:“官场治理”是执政党主动而为的社会治理,也是长远考量的治本之策。不是第一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展。这次能够持续深入,说明管理层是从社会治理而不是简单的“官场治理”来抓。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个含义十分明确,不仅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官员素质的现代化,也是执政理念、执政手段的现代化。治理腐败,也是引导社会资源重新配置。

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当代陕西:官场歪风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官场治理”是一场持久战,既需要顶层设计,还要从各级各部门执行层面寻求对策。

石英:是的,这次治理就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针对性很强,具体的实施细则都有量化,把各种弹性的操作空间尽可能压缩。督导也好,巡视也好,都很认真,不走过场。通过组织监督、舆论监督,可以说在官场治理上各种监督手段非常到位,党风、政风有了明显好转。这也是新一届党中央“官场治理”和往届不同之处,或者说深化之处。

熊晖:中央出台一系列治理措施,就是为了解决当下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党和国家实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探索。从这个意义上看待“官场治理”,就是要把中国从传统社会推向现代社会,是将传统社会改造成现代社会的一个系统的治理方案。既包括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改革措施,也包括对传统官场文化的“扬弃”。目前,要特别防止和打击那些披着“惯例”、“人情”、“习俗”外衣的腐败现象。

当代陕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三中全会的新提法,“官场治理”如何走向制度化、现代化?

高峰:官场治理也要用现代化手段,最核心的是要维护制度的刚性和法律的权威,不能靠人治。要给地方政府设置权力清单,这件事情做到了,我们面对的问题就好办了。

根据法律、党章列出权力清单,单子上列出来的权力项,一定要严格去做,不做你就是不称职、不负责的官员;单子上没有列出来的权力项,你就不能干,干了就是违法。

邹俊杰:过去反腐败往往是层层下发文件,可管不了这么具体,这么细,说的很宏观,很原则,操作性不强。比如“五个一律”,谁犯了咋办?没下文。这次官场治理就是从月饼、吃饭、接待等细处入手,从一件一件具体事项抓起,操作性很强,确实抓出了成效。

以治标换取治本时间和空间

当代陕西: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共在6处9次提到“治理”一词。有人说,从“管理”走向“治理”,标志着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型,也是“官场治理”相较以往明显不同之处。

石英:前两年“社会管理”是个热词,现在从管理变成治理,一字之差,却是治标到治本的巨大转变。

管理更多的是就事论事,是一种治标,而治理则要从根本上去治。总而言之,这种转变反映出党中央的决心和信心,从细节之处着眼,从对官场的硬约束入手,逐渐走向良治、善治。治标治本一起抓,“老虎”“苍蝇”一起打,实际上从治标开始,逐渐走上深层次治本。

所以,“官场治理”本质上是对我们国家官本位的治理。这次治理,针对的不仅是官员的权力规范,还有其中的特权,就是用刚性的制度尽可能压缩官员享受特权的弹性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用治标来给治本换取时间和空间。

“刀下见菜”效果被社会认可

当代陕西:这次官场治理手段硬、措施严,“刀下见菜”,社会各方反响强烈。

许明武:“八项规定”在各个层面的影响都是最强烈的,可谓掷地有声。现在各级各部门明察暗访式的监督,让一些官员感觉日子不好过,群众却非常欢迎。我们镇上有个社区自乐班还编了快板:“‘八项规定’好,贪官污吏倒,繁文缛节少,干群一体了,问题解决早,小康路上跑。”反映了群众心声。

白世峰:总的来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特别是“八项规定”“四风”整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三公”经费、会风作风、铺张浪费等方面转变都很明显,我个人的感觉是,近20年来整治干部作风见效最快的一次。

特别是三中全会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提出深化改革,群众拍手叫好。加上这一年对官场的整顿,咱们基层对新一届党中央充满信心。

石英:尽管效果立竿见影,但一些群众还存观望心态,有人总觉得这是一阵风,权宜之计。对于官场治理的评价,多数正面拥护,也有认为矫枉过正,包括处理的官员,还有人认为是谁碰上了谁倒霉。

这反映出对官场治理的认识,一些人还是从反腐败的角度去理解,从迫不得已、权宜之计去看待。从深层来讲,我们要从适应现代社会转型的角度,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来理解,正确认识整顿治理官风的目标,才能把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更深刻。

比如宁陕县官员出国,某个单位中秋节发月饼被通报,大家觉得这要放在过去是普遍现象,司空见惯。而现在粘上、碰上就“中箭”,威力极大。这实质是制度的刚性执行。

不是搞运动,而是常态

当代陕西:根治“官场病”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熊晖:对。目前不管是抓大案要案也好,规范和整治官员的行为也好,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作用首先出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与我们党长期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一贯做法和要求一脉相承。

因此,这件事情,不仅现在要抓,将来也要一直抓下去,要成为一种常态。而不能把它当作一种运动,不能当作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治理手段。

张慎重:防治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头号难题,是一场必须长期坚持打下去的战役。官僚主义实质是一种特权意识,是心里没有群众的表现。形式主义是不敢担当、自私自利、推诿责任的一种表现。

我们党出台的制度很多,可以说面面俱到,包括接待、廉政等各种制度,关键是要内化于心,养成习惯,自觉执行。不仅要落实相关规定,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教育,尤其是要从领导干部做起,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正如齐心在纪念习仲勋文章中所讲,“当领导一定要谦虚低调,谦虚可以防止官僚主义,低调可以防止形式主义”。

要把权力关进制度、法律“笼子”

当代陕西:中央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老虎苍蝇一起打”,实际上就是用制度、法治来约束权力,规范权力运行。

熊晖:“权力关笼”的比喻很形象,一方面讲要限制权力,另一方面强调权力公开透明。如果是“把权力关进箱子里”,就是不透明的;如果是“把权力关进玻璃框里”,权力就得不到有效行使。

我们虽已进入信息时代,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牛笼关猫”,原来设计“笼子”的效果可能就要打折扣。在目前,我们设计的权力制约若干机制中,组织监督不可或缺。

因为,时下官员的推荐和提名由组织启动,组织对官员的监督最直接。如果只讲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而言路不畅的话,效果依然不佳,群众监督最后还要靠组织监督来落实。从最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看,督导的作用非常明显,说明不是组织不管用,关键是组织要“认真”。

因此,除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外,最核心的、能够直接抓住的还是组织监督,由组织来实施多数对少数的监督、集体对个人的监督、上级与下级的相互监督。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有两个明显进步,一是进一步强化了群众意识,大家心里要有群众;二是实现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提高党内生活的质量。把过去我们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重新拿起来,让它制度化、规范化。这样,“官场治理”效果也会更明显。

治理要坚持实事求是

石英:我认为,“官场治理”首先要持之以恒,其次要实事求是,比如公务接待、招商引资,不能因为“官场治理”,把正常的工作停下来。

同时,要考虑配套措施,治理特权不是说绝对的压缩特权,官员的个性、共性都要考虑进去,不同级别的官员对社会的贡献不同,得到相应的待遇也应分层,最重要的是对官员的待遇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同时做到公开透明。

另外,要创新治理理念,应坚持小政府、大社会,摒弃单一的行政命令式的社会管理,转而采用更能调动各方参与的治理模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邹俊杰:“官场治理”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如果还跟以往一样对腐败现象视而不见、习以为常,再这么下去,就会像有人说的,有些共产党员就不像是共产党员了。治理官场始终要靠长效机制起作用,即长效化、常态化,让这项工作成为各级党委、纪委的日常工作。

雷二虎:标本兼治,就是从上到下治本,从下到上治标,在“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要树立一个争取的方向,上级能动,下级主动,上下联动,全员行动。

上下联动听起来简单,但对于官场负面的治理最关键。基层干部刚开始都不会做官,但时间长了就学会了,跟谁学的?上行下效。所以官场治理从上面起带头作用是关键。

还应厘清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界限。治理官场是体制内的事情,不能把体制内的“官场治理”延伸到体制外。官场风气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它能影响整个社会,所以要把体制内和体制外分离开,不能混为一谈。

许明武:对于“官场治理”,官员要有一个平和心态,不能出现思想上的偏左或者偏右。这里有个“和面”理论:和面时,硬了要加水,软了要加面,“官场治理”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两者甚至多者之间的平衡。

白世峰:实事求是,是做事的前提和根本。这就需要领导要敢于担当,政策来了,我们先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基层干部也要敢于担当,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对不成熟的问题应敢于向上级反映,不能只是迎合。

邹俊杰:在建章立制时,要实事求是。规范制度不仅要可操作,还要合情合理,因地制宜。比如公务用车,要从平原县与山区县的工作实际出发,以不影响工作为原则分别规定。此外,要正确处理节约与发展、廉洁与干事的关系。要把法治社会建立起来,这是当务之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建立幸福社会、反腐败的前提。

雷二虎:这还是一个正向治理和反向治理的问题,正向就是便民服务提升工程,反向就是“官场病”的整治工程。消极的官场文化是诱发“官场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达到标本兼治的最佳效果,还需打造积极向上的政务文化,推动官场文化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官场权力官员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丘琼山巧对官员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权力的网络
“搞”艺术的官员们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官员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