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听民声:“百姓问政”震宝鸡

2014-08-20 19:36计科宪
当代陕西 2014年1期
关键词:宝鸡市宝鸡问政

文/计科宪 王 玲(本刊记者)

直播间里听民声:“百姓问政”震宝鸡

文/计科宪 王 玲(本刊记者)

电视直播“百姓问政”,开辟了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平台,建立起群众工作和作风建设常态化新机制,带来一系列新变化。

2013年12月11日晚八点半,和许多宝鸡人一样,贺东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紧盯着电视荧屏,等待着第15期《百姓问政——干部作风大家谈》的电视直播节目。

实际上,自从去年5月21日开播以来,隔周周三的晚上,他都要从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来收看这档节目。特别是去年9月履新宝鸡市政府秘书长之后,他更是把收看这档节目当做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仅因为这档节目“牵动着人心”“搅动了官场”,而且因为这档节目的“总策划人”正是他的“顶头上司”、时任宝鸡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上官吉庆。当晚,上官吉庆将第3次到直播现场担任点评嘉宾。

从27条到114条——上千条意见里的民意期盼

“前期暗访不设定范围,现场直播不‘彩排’、不‘演练’,原汁原味的节目形式保证了‘百姓问政’的客观性、真实性,也使各级各部门干部更真切地了解到群众的所急、所盼、所忧、所怨。可以说,每一条意见建议里都包含着真切的民意,都是百姓对政府和各级干部的期盼。”

——宝鸡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李侠侠

当晚接受电视问政的是渭滨区政府。

八点一刻,渭滨区区长李晓阳就带着教体局、文化局、卫生局、交警大队等与民生联系紧密的几个部门负责人来到电视直播间,准备接受现场观众面对面“问政”。同时,3部热线电话以及短信、微信、微博平台也及时开通……

节目一开始,先播放由宝鸡市政府纠风办、宝鸡电视台“秘制”的暗访短片——

“按照宝鸡市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小学生每人每学期是500元补贴,可这些学生领到手的只有400元。晁峪小学没有一个老师能够说清楚这少发的100元到底去了哪里——贫困寄宿生的权益应由谁来保护?”

“还没到下班时间,金陵办事处多个办公室却大门紧锁,前来办事的群众到处找不到人。我们要问,这是什么样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抓干部作风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工作状态怎么行?”

“这是某中学学生宿舍,二层楼及以上的窗户都没有安装防护栏,学生在窗户上攀爬玩耍,连窗台上的棱角都磨没了。我要问的是,类似这样的校园安全隐患,教育行政部门有没有进行过排查整改?”

“石鼓镇后山地区包括高家河、窑院村等好几个村的孩子要上学,但村小撤并后学校变远了,再加上路况很差,又没有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只能坐三轮车或摩托车,太不安全了。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

一个个真实的暗访镜头,一个个具体、尖锐甚至不乏“犀利” 的问题使身在直播现场的记者暗暗心惊,却又不得不佩服宝鸡电视台的这些同行们。

在宝鸡市政府纠风办,记者看到厚厚两大本登记簿,上面记满了群众到纠风办上门或电话反映的问题,足有上千条之多。

“新建路自来水公司门口道路狭窄,行人流量大,经常发生拥堵,市上是否考虑拓宽?”“我们小区旁边一建筑工地昼夜施工扰民,你们何时处理?”“公交36路空调车不开空调,难道我们花坐空调车的钱就是为看‘空调’两个字吗?”“宽带网速提供的实际流量和缴费购置的流量差异很大,电信方面也没有向公众拿出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这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服务指导思想问题?”“‘城市公馆’的房屋产权证啥时能办下来?住宅期限为啥只有50年?”“宝成航空精密制造工业园已建成投产,但自来水、供气、供暖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对企业精密制造生产影响极大。这些问题啥时解决?”

“《电视问政》节目开办后,我们这里都快成信访局接待室了,现在群众家里不管有什么事,都爱给我们反映。”宝鸡市政府纠风办副主任赵宏斌对记者说。

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底的全部16期节目中,宝鸡市纠风办、市电视台前期暗访和现场观众共提出各种尖锐、“扎手”的问题、意见1159条;单期节目征集问题、意见也从最初的27条增加到114条。

“前期暗访不设定范围,现场直播不‘彩排’、不‘演练’,原汁原味的节目形式保证了‘百姓问政’的客观性、真实性,也使各级各部门干部更真切地了解到群众的所急、所盼、所忧、所怨。可以说,每一条意见建议里都包含着真切的民意,都是百姓对政府和各级干部的期盼。”作为这项工作牵头部门的领导,宝鸡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李侠侠也参加了12月11日晚的节目。

从“躲避”“怕‘出头露脸’”到积极报名、踊跃参加——“请群众帮我们把脸洗干净”

“有些干部本来脸上没洗干净,但是他‘自我感觉’还很好,觉得自己挺干净、很漂亮。站到政府领导的角度给他指出来,他有时还会觉得领导不够客观。让群众来评价,面对面提出问题,最有说服力。‘百姓问政’,就是请群众来帮我们把脸洗干净。”

——宝鸡市委书记 上官吉庆

与反映意见建议日渐增多同时发生的,是自愿报名到直播现场参与节目的观众人数的明显变化。

赵宏斌仍然清楚地记得,去年5月下旬第1期节目开播时,邀请了5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监察员。但是临到跟前,却有多一半人以各种理由推托、躲避,不来参加节目。还有的人尽管提出了问题,却不愿到节目现场,更不愿意在电视上“出头露脸”、当面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企业界的代表更是坦言:公开提意见、当面反映问题,“怕被人穿小鞋”“担心受到打击报复”。

现在,半年多时间过去,教育、民政、卫生、公安、住建、规划、环保、城管等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百姓生活的市直部门和金台、渭滨等多个区县政府的负责人先后走进电视直播间,当面接受质询,对群众的问题现场解答、现场表态。

也就在这样的一场场领导干部“头顶冒汗脸发红”的“问政”中,宝鸡的市民群众对政府通过这档节目真心倾听意见建议、认真整改实际问题的信心增强了——带着问题、主动报名参与节目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远在陇县、凤县等地的农民专门到节目现场来反映问题的。

“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评议”——《百姓问政》节目片头的这三句话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落实和认可。一位市民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写道:“《百姓问政》节目帮我们普通老百姓问了很多以前想问而没有机会问的问题,节目真实、富有深意,也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想干事、干成事的魄力和决心,看到了宝鸡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动力!”

《百姓问政》电视节目稳步攀升的收视率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解。现在,“电视问政”也已成为宝鸡城乡居民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大家纷纷称赞节目“给力”“解馋”。

另一方面,被“问政”的部门单位却觉得“火力太猛”“问题太尖锐”,电视直播中被群众当面批评“有点下不来台”。

渭滨区领导面对面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 梁生树//摄

记者采访中,有一位部门领导就说:“平时都是我们批评别人,哪里被人这么批评过,还是电视直播呀。”

对此,作为力推电视问政的“总策划人”,上官吉庆坚持节目直播,“不回避矛盾,不怕在镜头前揭丑亮短”,“问题可以提得更尖锐些,要让一些干部脸红心跳,以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对于那些评功摆好的,主持人要掌控好现场,及时纠正”,“要把节目时间更多地留给现场观众”。

“打个形象的比喻,有些干部本来脸上没洗干净,但是他‘自我感觉’还很好,觉得自己挺干净、很漂亮。站到政府领导的角度给他指出来,他有时还会觉得领导不够客观。让群众来评价,面对面提出问题,最有说服力。‘百姓问政’,就是请群众来帮我们把脸洗干净。”他说。

每次到现场参加节目后,他都要和市纠风办、电视台节目组一起当场研究,就节目流程、内容、制作甚至主持方面的细节提出改进意见。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参与、点评,分管副市长和副秘书长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的节目,常务副市长先后多次召集市纠风办和我们开会研究节目改进的具体措施。可以说,市上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我们做好节目的坚强后盾。”《百姓问政》栏目工作人员说。

从“再研究”到“立即改”“马上办”——建立长效机制 解决实际问题

“让全市上下从市级机关干部到县乡干部都动起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查找群众工作方面的不足,解决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建立起群众工作和作风建设常态化新机制。”

——宝鸡市委常委、

市纪委书记 田筱虎

市上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些困扰普通群众的实际问题得到了重视和解决,有些甚至可以用“马上办”“立即办”来描述,再不是以前的推诿拖拉、“再研究”。

还以渭滨区为例。11日晚节目播出时,渭滨区政府各部门及教育系统各学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3000余人收看了节目。随即,各镇街及有关单位立即组织座谈讨论,对照节目中群众的质询及意见、建议,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12日下午,渭滨区区长李晓阳主持召开专门会议,按照“能办的立即办,一时不能办的创造条件加快办”的要求,对节目中反映的食品卫生、交通安全、师德师风等方面的68个问题,逐部门、逐条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到13日上午,晁峪小学68名学生的生活补助费全部足额发放到位;到19日,完成晁峪中学、晁峪幼儿园、石鼓小学学生宿舍防护网安装;在石鼓小学设置寄宿制学生宿舍,配备床位48个,一举解决石鼓镇后山地区学生上学难题……与此同时,对有关责任人的组织调查处理也正在按程序进行。

赵宏斌介绍,每次“问政”后,群众反映的问题都会以“整改函”的形式下发相关部门。各部门接到整改函后立即调查情况、召开会议、研究方案、迅速整改。“‘坐不住、立即办’成了政府部门解决问题、转变作风的真实写照。”

“现在,经过十几期节目的‘锤炼’和‘脱敏’,到节目现场接受问政的部门和单位也都能摆正态度,虚心接受群众的质询和问政,对节目中反映的问题立查立改,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宝鸡市监察局副局长、市政府纠风办主任宁新远说。

宝鸡市住建局参加了第7期《百姓问政》节目。住建局局长张德科告诉记者,根据节目征集、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住建局对全部105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做到了“件件与反映人见面或沟通,事事有结果和下文,让群众明白满意”。“特别是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房产证办理、物业管理和服务、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问题等,分别制定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对类似问题进行机制化解决。”张德科说。

宝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田筱虎告诉记者,从10月起,宝鸡市已将“百姓问政”延伸拓展到全市13个县区,市县两级同步进行、良性互动。“让全市上下从市级机关干部到县乡干部都动起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查找群众工作方面的不足,解决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建立起群众工作和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新机制。”

省政府纠风办副主任、省纪委监察厅纠风室主任郑东平曾专程到宝鸡参加了一期电视问政节目。他认为,这档节目架起了政府部门听民意民声、解民忧民怨的桥梁,强化了百姓的监督意识,促进了各级政府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猜你喜欢
宝鸡市宝鸡问政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问政“小事”解决民生难题
太阳第一家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宝鸡非公企业多种形式学习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