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数学复习课引发的思考

2014-08-20 04:41黄颖彬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一节课切线数学课

黄颖彬

摘要:一节复习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亲切感;探究过程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结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趣味性学习兴趣学情反馈教学语言

一节数学课就如同一篇完整而优美的文章,有开头、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节好的数学课的开头,一定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以亲切感;探究的过程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结果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一节数学课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教研活动谈谈在课堂设计活动中的一些体会.

一、明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节新授课的教学内容是很明确的,但是,一节复习课的内容不一定十分明确.在设计一节复习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的完整性.

例如,在复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时,重点是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及对应的数量关系,包括点与圆、直线与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而这节课的难点又是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在研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针对“切线长定理”是否在本节课的范围展开讨论,最终我们通过仔细研讨认为重点是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而“切线长定理”主要揭示的是线段与线段、角与角的数量关系,所以不能列入这一节课的内容.

二、确保一节课的课堂容量

有的教师认为,一节数学课要安排的内容,尽可能详细或是练习要安排充足;有的教师认为,围绕重点知识安排适当的习题,通过学生练习、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自己,学生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保护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容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新授课的容量不宜过大,重点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减少落后面.但是,一节复习课既要安排基础知识,也要安排能力提升的训练题,让成绩落后的学生获得重新学习的机会,成绩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复习课堂的容量可以安排大一点.

三、设计好一节课的开头

“万事开头难”.的确,一节数学课的开场白十分重要,开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复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开始提问:同学们,喜欢看奥运会比赛吗?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学生不喜欢.教师介绍:如果你喜欢,你一定认识这位选手.教师展示杜丽在奥运会赛场的照片,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这个时候正好是切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好时刻.接下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海上日出吗?有的学生去海边见过,有的学生的确没见过.教师:如果你没有,今天老师帮你实现这个梦想.这时展示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处理好知识之间的衔接

众所周知,一节数学复习课往往是由好几个知识点组成的,并且知识之间又相对独立.因此,知识与知识之间需要一些承上启下的句子来衔接.这些语句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环节与环节之间起了润滑作用,知识的呈现和链接实现了“软着陆”,从而使一节数学课流畅得好像一条优美的抛物线,平滑而波澜起伏,看不出有焊接点的痕迹.

例如,在复习“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时,介绍“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后,要进入“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复习.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图形与圆的位置关系,其中最关心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那么,在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中,你认为哪一种位置关系最为特殊?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导到探究“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环节中,正好进入了这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开足马力把课堂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五、关注学生的学情反馈

上课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敢于发言的时候,要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对于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要放慢节奏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化解难点,促使学生理解知识.

此外,数学课也需要教师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让学生在你的感召下,像被磁铁吸引住了一样,享受诗一般的意境,让你的课成为学生的期盼.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节课切线数学课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托马斯的一节课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