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2014-08-21 07:30杨邓红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际高三高中生

杨邓红

(湖北师范学院 文理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当代高中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能力结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近几年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研究者们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源于社会人际交往方面,学习和学业方面,与父母师长交流方面等,并且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中生的身体或心理健康。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育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心理问题对高中生各方面的发展意义深远,因此,研究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目的在于为教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心理学调研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此次调查研究是以某市的四所高中生为调查对象,抽样调查人数为462人,其中高一161人,高二149 人,高三152 人;男生219人,女生243人;文科249人,理科213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

2.研究工具:笔者在测量当中运用了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该量表由10个因子组成,即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利用学生的自习课时间指导学生填写了测量表。

3.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二、调研结果

(一)不同性别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分析表1可以得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1 性别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不同年级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得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的10个因子只有人际敏感因子存在年级差异(F=4.082,P<0.05),其余因子均不存在年级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高一和高三学生的人际敏感度均显著高于高二,而高一和高三学生无显著性差异。

(三)不同和谐度家庭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分析表2可以得出,不同和谐度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在强迫症、敌对、人际敏感、焦虑和心里不平衡因子上,很和谐与比较和谐家庭的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和谐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和谐家庭和比较和谐家庭的学生;在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以及情绪不平衡因子上,很和谐、比较和谐以及不和谐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依次显著降低。

(四)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分析表3可以得出:在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心理不平衡因子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余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在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上家庭经济好与一般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经济条件好和一般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在强迫症和心里不平衡因子上,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一般和较差家庭的学生,而一般和较差家庭的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这里仅对性别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不同年级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讨论和分析。

(一)不同性别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1显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女生的抑郁、焦虑问题比男生严重。这一点也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它受个体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要素影响,单一的性别因素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不突出,因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差异上的体现不显著。另一方面,由于男、女生的生理特点不同,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上女生大多感知细腻、思维具体、情感上脆弱、敏感、多疑以及自卑自轻,她们产生内心冲突的机会比男生多,因此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表2 与父母关系的和谐度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表3 家庭经济状况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不同年级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的10个因子只有人际敏感因子存在年级差异,其余因子均不存在年级差异,且高二学生的人际敏感度高于高一、高三学生。

在强迫症、敌对、偏执、抑郁、焦虑因子上不存在年级差异主要是因为强迫、敌对、偏执、抑郁等都是在客观环境和个体自身长时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而不会因为年级的差别而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情绪不平衡、心里不平衡是个体在受外界事物的刺激短时间内形成的一种反应,是外因作用的表现与年级差异并非有多大的关联,因此,在情绪不平衡、心里不平衡因子上,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差异不明显。

高中生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高中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温馨的集体环境中,与周围的同学、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他就会消除孤独感,产生安全感,保持情绪的平静和稳定。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和压抑,进而影响学习、生活。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我们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人际敏感因子上高一学生与高三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高一、高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二,主要是因为高一学生才刚迈入高中,他们远离了原有的交际圈,父母也不在身边,他们迫切希望在高中这个新环境里结交新的友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圈,渴望自己能够得到周围同学、老师的肯定、理解、信任。因此,高一学生的人际敏感度相对高二学生来说较高。

高三学生,一方面经过年三年高中生活,有了一定的比较牢固的自己也非常珍惜的人际关系交际圈,他们希望可以一直将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持下去,因此人际敏感度较高。另一方面,高三学生都期望自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面临着极大的升学压力,他们的内心相对比较脆弱也就对周围人际关系的变化表现得较为敏感。

[1]孙义农.高中生心理辅导[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9.

[2]游铭钧.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70.

[3]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56.

猜你喜欢
人际高三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搞好人际『弱』关系
高三·共鸣篇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