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重在教师理念先行

2014-09-01 02:58胡敬勇
文教资料 2014年14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美术

胡敬勇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重在教师理念先行

胡敬勇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800)

近十年来,关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话题铺天盖地,相关论述多不胜举。在众多论述中,谈新型课堂的多,谈教学改革的多,谈创造力培养技巧的多,且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对象落实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育”如火如荼,但只是表面现象。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理论与实践很容易脱节。作者以一个美术教师的立场,阐述了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创造力培养重在理念先行,教师充当先行者角色的观点。

创造力 思维方式 专业创作能力 教学标准化

近十年来,关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话题铺天盖地,相关论述多不胜举,在众多论述中,谈新型课堂的多,谈教学改革的多,谈创造力培养技巧的多,且不约而同地把培养落实于学生。这些论述让人感觉“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正如火如荼,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理论与实践很容易看到脱节之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感应试教育下,阻碍美术教育发展的首要是认识问题。与此同时,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那么美术教育的困境和优势如何转化呢?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是“突破口”,且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教师要理念先行,并充当先行者角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自身的创造影响学生的创造。“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的知识方面及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将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①。作为承担教育重责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无疑自身首先要具备创造力。那么,教师的创造力是什么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他认为最能体现创造力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美国学者威廉姆斯主张应从一个人认知思考的方式及从个性和处世风格中了解创造力。我们通常认为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提供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和物化成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创造力就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教学的个人化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教育情境,运用有效教学方法,高效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同时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能力。其外在表现是教育教学的技巧技能,内在支撑是个人的教育思想与创造性思维。

1.明确认识任何有效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创造力的表现。

教师创造力主要体现就是有效教学方法的创造能力。教学创造能力指的就是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能力。

专家或工程师的创造,是能产生具有社会历史首创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处在教学岗位上的教师,自然不能要求我们做出惊天动地的创造。教师如果在自己的课堂里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实效的教学方法,那么这样的能力自然就是教师的创造力。

明确以上概念,就是要树立“每个教师都有创造力”的概念,不要妄自菲薄,认为创造市少部分高级教师的事。同时还要说明的是,从更广的意义上说,一个教师为一个堂课准备的课件是教师创造力的体现。但如果你想用你的这点创造力影响或赢得你的学生,那肯定不行。

所以,在认识有效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力的体现的同时,我们要让这些有效教学方法新颖性,独特,最好还有首创意义。

2.美术教师的创造力体现在专业创作能力上。

创造性的美术教师只有理论知识还不能完全胜任美术教学,还应具备相应的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美术教师的创造力还重点展现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上。

美术教师要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课余积极创作美术作品甚至发表美术作品,引领学生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自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创造力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创造的成就感。这种直观榜样作用是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

除此以外,课堂范画也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展现美术教师创造力的方式。综观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所取得的精彩之道,无一不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范画。

在绘画专业课堂上自不必说,在鉴赏课堂上,教师也应该能出手时就出手,随时展现创造力。

这对美术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不唯此,教师何以教授学生,教师何以要求自己的学生成为有创造力的人呢?

3.教师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是提高教师创造力的内在要求。

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提高教师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它是在把握某一领域和专业水平知识的基础上,融思维的逻辑性、原理的通识性、问题的惊异性与想象的诗意性为一体的心理活动的展示过程。

没有思维的独特性,就没有个性发展,教师自身的创造力也就无从谈起。独特性是以个性倾向性为基础。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的个性倾向才能产生创造性的教学意识与行动。当然,这种独特性是建立在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的,它不是个人行为的独立独行或乖张。

美术教师思维的独特性重点表现为独特的洞察力和辨析力。美术教师的洞察力来自于生活、自然、艺术的感受和内在体验,同时,对这种内在体验的反思则与其辨析能力密不可分。美术教师应广泛接触或了解人类艺术大师的作品,因为关于艺术作品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源于已有定论,另一方面源于自身对艺术的辨析能力。在这点上,美术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定型化的思维方式,并对已经定型化的艺术评价或教科书中现成的东西提出批判性的问题。批判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更是为了影响学生。

美术教师思维的独特性反映到教学中,就是教学思路要新颖,要不同凡响,要别出心裁,要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

独特性是创造性的铺垫,是培养创造力的要求。我们要培养鲜活有个性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个性,所以个性尚未被磨灭的年轻教师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4.教师以自身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创造影响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在培养创造性动机实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说明学生创造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造性的高低。

什么样的教师教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各方面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对世界不好奇,他的学生怎么对世界产生好奇?如果教师自己的思想是封闭的,他又怎么使学生形成开放的态度?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创造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又怎么可能有效影响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熏陶出来的”②。好奇心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冲动。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是由教师培养的,教师的好奇心越强,学生的创造力就会越强。因此,在学生创造力培养上,教师可以将其分解落实到好奇心培养上。教师以好奇之心,关注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以求新、求异、求奇之精神对待学生的学业,对待自己的事业,最终以自己的好奇之心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冲动。

综上所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富有创造力,以自身的创造影响学生的创造。

注释:

①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61.

②林金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在理念和机制.人民教育,2010,21.

[1]翟振业.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常熟高专学报,2001,6.

[2]贾立敏.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1,32.

[3]王琛瑛.浅谈高效课堂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