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水平的影响

2014-09-04 03:33邱贞琴杜忠德许加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丹红细胞因子注射液

邱贞琴, 杜忠德, 许加刚

(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 1.统供中心; 2.神经内科, 山东 潍坊, 261021)

急性脑梗死(ACI)是全球范围内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疾病,是由脑部供血障碍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并引发不可逆的局限性脑组织损伤所致,研究[1-3]表明, ACI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状态可能出现紊乱。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脑缺血保护作用,研究[4]表明其对ACI具有确切疗效。本研究观察了ACI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其血清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住院治疗的ACI患者9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的诊断标准[5],排除伴有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疾病者,及近6个月内有手术史或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者。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42例和常规组50例,其中丹红注射液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6~68岁,平均(61.25±3.34)岁;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69岁,平均(62.47±3.15)岁。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设为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5~68岁,平均(61.38±3.46)岁。3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常规组均给予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及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山东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规格: 10 mL, 国药准字Z20026866)20 mL加入250 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1次/d, 连用14 d。

1.2.2 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 以4 000转/min的速度离心5 min后分离血清,弃上清后将标本置于-80 ℃冰箱保存备用。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试剂盒均由法国Immun Otech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血清IL-6、IL-10水平的差异,丹红注射液组与常规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第7、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1.4 疗效评价

根据NIHSS评分及病残程度分级进行疗效判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91% ~10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在46%~90%且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 无变化:评分减少0~17%。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3组血清IL-6、IL-10水平比较

经统计检验,丹红注射液组及常规组的血清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丹红注射液组与常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3组血清IL-6、IL-10水平比较±s) pg/mL

2.2 丹红注射液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丹红注射液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2例,无变化8例,总有效率80.95%(34/42); 常规组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0例,无变化20例,总有效率60.00%(30/50)。丹红注射液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均无显著变化。

2.3 丹红注射液组与常规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血清IL-6、IL-10水平变化

治疗第7天, 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 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血清IL-6、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 丹红注射液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 治疗第14天,2组NIHSS评分及血清IL-6、IL-10水平均较第7天显著降低(P<0.01), 且丹红注射液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见表2。

2.4 ACI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IL-6、IL-10水平的相关性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ACI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IL-6、IL-10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888, 0.771,P<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血清IL-6、IL-10水平变化±s)

3 讨 论

ACI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常导致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临床治疗时应遵循改善脑组织供血、纠正缺血状态及防止继发性脑损伤的原则。研究[6-7]表明,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激活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参与炎症反应,是ACI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环节。

细胞因子是机体重要的免疫递质,根据其在炎症反应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6作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其血清表达水平在ACI早期即可显著升高,是判定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物[8-9],其机制可能是: ① 与白细胞形成的聚集物阻塞微小血管,形成血栓,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使梗死面积扩大; ② 增加白细胞的黏附力,促进磷脂酶释放,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重组织损伤; ③ 使局部脑组织处于促凝血状态,加快脑细胞坏死、凋亡。IL-10是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活化的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可发挥下调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表明, ACI早期血清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脑梗死面积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10-12], 可能是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下,大量促炎因子释放,导致机体代偿性分泌IL-10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ACI患者的血清IL-6、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治疗后,其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且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88, 0.771,P<0.01), 与上述报道一致。

丹红注射液由中药丹参、红花经提纯后制成,丹参具有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降低红细胞压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减轻脑水肿的功能[13]; 红花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对脑缺血再灌注其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ACI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常规治疗者(P<0.05), 且对血清IL-6、IL-10水平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后者(P<0.01), 表明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抑制ACI患者的炎症反应,迅速纠正脑缺血、缺氧状态,抑制血栓形成,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1] Kim J, Song T J, Park J H, et al.Different prognostic value of white blood cell subtyp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Atherosclerosis, 2012, 222(2): 464.

[2] Yan J, Greer J M, McCombe P A.Prolonged elevation of cytokine levels after human acute ischaemic stroke with evidence of individual variability[J].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2012, 246(1): 78.

[3] Ormstad H, Aass H C D, Lund-S rensen N, et al.Serum levels of cytokines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troke lateralization, type, and infarct volume[J].Journal of neurology, 2011, 258(4): 677.

[4] 江承平, 吴碧华, 刘福, 等.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NF-α、IL-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 2008, 19(24): 1900.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 146.

[6] Khan M M, Motto D G, Lentz S R, et al.ADAMTS13 reduces VWF mediated acute inflammation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mice[J].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2012, 10(8): 1665.

[7] Hoyte L C, Brooks K J, Nagel S, et al.Mole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acut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expression in a mouse model of cerebral ischemia[J].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 2010, 30(6): 1178.

[8] 邰炜彦, 王蓓蕾.血清中IL-6, IL-8及TNF-α水平与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损伤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2, 11(003): 269.

[9] 林久座, 缪克强, 张海霞, 等.急性脑梗死早期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0, 39(4): 415.

[10] Vila N, Castillo J, Dávalos A, et al.Levels of anti-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neurological worsen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 2003, 34(3): 671.

[11] 赵香生, 郑定容.复方地龙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IL-6、IL-8、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9): 31.

[12] 何伟.脑卒中患者血清HCY、IL-10及MMP-9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2(5): 440.

[13] 程玉莲.浅析丹参的药理作用[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12): 27.

猜你喜欢
丹红细胞因子注射液
碘帕醇注射液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