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效果观察

2014-09-04 03:34徐日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脾脏栓塞肝硬化

徐日安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桂东人民医院, 广西 梧州, 543001)

脾功能亢进是以脾肿大、外周血细胞减少、感染、出血倾向以及骨髓造血功能代偿性增强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导致脾功能亢进的原因较多,其中肝硬化可导致脾功能亢进的发生[1]。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脾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脾肿大、外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造血功能代偿性增强等临床表现。但因该病患者多一般情况较差,肝功能失代偿,且多合并较为明显的腹水或低蛋白血症,对手术造成较大限制[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推广,介入手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在多学科领域均取得较为可喜的成效,其以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而受到欢迎[3]。本文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龄21~63岁,平均(41.4±19.8)岁。所有患者均经腹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67例,慢性丙肝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其他1例。Child分级:A级者58例,B级者16例。所有患者均有脾大表现,重度脾大16例,中度脾大58例。所有患者均除外肝癌,除外其他系统性疾病,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将上述所有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脏原发疾病、肝功能、脾肿大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脾切除术治疗。均于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于左肋缘下切开腹壁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腹腔,将脾动脉主干进行结扎,并将脾胃动脉、脾肾动脉及脾膈动脉韧带分离,将脾脏完整切除,彻底止血后置管引流,关闭腹腔。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静滴3~5 d预防感染。

1.2.2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经皮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选择脾动脉造影,实质期显示脾脏体积增大,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脾动脉远段,在X线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经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颗粒,当血流速度减慢后,停止注入栓塞材料,再行造影显示3级分支呈枯支状改变,栓塞面积约30%~40%, 拔管后加压止血15 min, 包扎伤口。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1年时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同时详细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 总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细胞变化

2组患者术前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2组患者红细胞未见明显变化(P>0.05); 但2组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显著增高(P<0.01),且术后1周2组白细胞均显著高于其他各时点(P<0.01),术后1个月、术后1年则稳定在正常水平;术后1个月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时点(P<0.01),而至术后1年时,则恢复至正常稳定水平。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细胞变化比较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比较

观察组:3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但体温均在38.5 ℃以下,腹胀腹痛7例,术后短暂性腹水7例(均为Child B级患者,予以抗生素静滴3~5 d症状缓解),于术后3~5 d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无患者死亡;对照组:术后发热22例,体温均在38.5 ℃以下,未予处理,于术后3~5 d恢复,败血症4例,切口感染6例,其中3例患者因败血症死亡,另外1例因术中血管结扎处破裂导致大出血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86.5%, 死亡率为1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623,P<0.05), 但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286,P<0.05)。

3 讨 论

脾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生成以及多种抗体的合成均在脾脏内完成,同时脾脏对于衰老血细胞、寄生虫、细菌及碎屑等也具有一定清除能力,并且也是人体内的重要血液储存库。脾功能亢进患者脾脏明显肿大,脾静脉窦也相应扩大,造成其内部网状内皮细胞增多,进而对脆弱血细胞的破坏、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也将增强,进而导致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等血细胞的减少[4]。肝硬化是中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以肝功能减退以及门脉高压为主要特征。长时间门脉高压将造成脾脏的血液回流障碍,进而导致脾瘀血加重,继发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临床主要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血细胞计数的降低以及骨髓造血功能的代偿性增强[5]。脾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效果显著的外科治疗手段,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全脾切除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将明显减低,造成爆发性感染的概率明显增高,尤其在未成年患者,脾切除术后患者的感染率高出脾未切除患者58倍,而死亡率则高出200倍,数字惊人[6-7]。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临床各学科的推广应用,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指的是通过阻断脾实质供血动脉导致脾组织不可逆的缺血坏死,在栓塞后的2~3周后,坏死区内可有新的肉芽组织生成,并继以纤维化,而纤维组织将对脾组织的再生产生抑制作用,起到缩小脾脏体积、减弱脾脏对血细胞的破坏及吞噬作用的目的[8-9]。为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采用外科脾切除治疗的37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 总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脾部分栓塞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且无需行复杂操作的外科手术,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同时住院费用也相对较低。2组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 但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显著增高(P<0.01), 白细胞在术后1周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至正常并维持稳定;术后1个月血小板达到高峰,至术后1年时则恢复至正常稳定水平,但2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脾功能亢进的症状体征,且疗效基本相当。还有研究指出,脾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脾切除术可能对机体免疫功

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大幅降低,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及术后的生活质量[10]。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由于仅栓塞30%~50%的脾动脉,保留了部分供血,避免了脾脏缺血部分坏死、机化,既能改善脾功能亢进状态,同时又保留了部分脾的免疫功能,达到了部分脾切除的效果[11]。2组并发症统计结果显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虽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无死亡病例;脾切除术患者因创伤较大,免疫功能损伤较重,故术后感染、败血症等发生率相对较高,另外开腹手术出血量较大,本研究中脾切除组死亡4例。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均能有效缓解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状态,但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部分脾功能,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保留及术后恢复、生活质量等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临床应慎重选择脾功能亢进治疗方法,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尽可能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1] 刘雪莲, 杨见权.脾功能亢进症治疗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 16(4): 382.

[2] 黎东明, 汪谦, 胡文杰, 等.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105例的外科个体化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2013, 7(2): 110.

[4] 宋浩, 于友涛.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现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 16(4): 684.

[5] 张澍, 李宗芳.脾脏功能与脾脏外科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4, 31(2): 231.

[6] 余昌达, 叶琳, 胡东, 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 2013, 53(20): 57.

[7] 苗宁宁, 孙汉英, 肖毅, 等.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并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体会[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3, 19(5): 280.

[8] 潘敦, 李宗芳, 陈辉, 等.脾切除对晚期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3, 12(10): 788.

[9] Hayashi H, Beppu T, Okabe K, et al.Therapeutic factors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the preoperative splenic volume for a prolonged increase in platelet count after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for liver cirrhosis[J].J Gastroenterol, 2010, 45(5): 554.

[10] 曹晓飞, 刘庆宏.脾动脉栓塞对脾功能亢进复发再手术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 11(12): 943.

[11] 周智锋, 柳硕岩, 郑庆丰, 等.体外扩增对食管癌患者NK细胞表面受体表达及其抑瘤活性的影响[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3, 20(3): 330.

[12] 占国清, 谭华炳, 李芳, 等.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 26(1): 33.

猜你喜欢
脾脏栓塞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