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4-09-04 03:34冯亚新刘忠志王月海薛玉增黄广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汀对瑞舒伐他汀瑞舒伐

周 敏, 冯亚新, 刘忠志, 王月海, 薛玉增, 黄广勇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冠心病由血液中异常脂代谢产生大量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的血管粥样硬化,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病变。研究[1]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属于他汀类药物[2-3]。本院研究2种药物在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门诊接诊的160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男39例,女4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2.3±4.8)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病程(3.5±0.4)年;对照组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3.6±5.1)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4±0.5)年。排除标准: ① 由药物引起的高血脂; ② 正在服用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 ③ 对他汀类的药物过敏者; ④ 严重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晚上服用瑞舒伐他汀, 10 mg/次,1次/d; 对照组同一时间服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61, 20 mg×7片), 10 mg/次, 1次/d。连续服用30 d。采血检查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TC、TG、HDL-C、LDL-C等指标,并记录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疗效评判标准: ① 显效为TC水平降低超过20%或TG降低超过40%, 或HDL-C升高超过0.26 mmol/L; ② 有效为TC降低在10%~20%,或TG降低20%~40%,或HDL-C升高在0.104~0.26 mmol/L; ③ 无效为以上2个标准均未达到。

2 结 果

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减少,而观察组H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mmol/L

观察组中显效7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77/80);对照组中显效61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6.25%(69/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中消化不良3例,便秘4例,乏力6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6%(13/80); 对照组中消化不良7例,便秘3例,乏力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13/8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虽能立即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但手术过程中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极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造成局灶性心肌损伤或者坏死[4]。冠心病的发生和血脂水平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作为 HMG-CoA 还原酶的抑制剂,可以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的代谢途径,减少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血清胆固醇的清除;同时又可抑制肝脏载脂蛋白的合成,是具有显著作用的一类调脂药,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5-8]。在人体内存在一条普遍的通路即Rho/Rho 激酶信号通路,它在血管内皮通透性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抑制此通路,则内皮细胞受到保护,他汀类药物便是通过抑制此通路发挥作用[9]。

研究[10]发现,在动物模型中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给予瑞舒伐他汀使得转化生长因子β1下调,从而保护受损的血管球囊避免再狭窄。该研究通过构建家兔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内膜损伤模型,观察了瑞舒伐他汀对家兔血管成形术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瑞舒伐他汀预防血管成形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可行性,这是瑞舒伐他汀抗炎作用的表现。他汀类药物中对冠心病疗效显著的是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很多研究[11-13]在探讨这二者疗效异同以及安全性。随着近年对他汀类药物认识的提升,并有大量临床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存在许多降脂之外的作用。特别是在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其抗细胞增殖作用、调节免疫作用、抗炎症作用以及改善肾脏循环等方面综合实现。另有研究[14-15]表明,阿托伐他汀对PCI冠心病CHF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益,且与药物剂量有关。CHF作为冠心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该研究[16]显示CHF患者经过治疗,普伐他汀使NT-proBNP与MMP-2水平降低,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表明了普伐他汀具有改善心功能作用。冠心病在终末期可发展至心力衰竭,同样阿托伐他汀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水平,稳定甚至可以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抗炎、降低血浆的NT-proBNP水平等其他作用,改善心脏功能。

本研究选择本院接诊的1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2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通过检测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一步证实了2种药的降血脂功能,并发现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比较轻微。这与上述研究的结果相一致。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其中瑞舒伐他汀的降血脂效果更加显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2种药物都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反应轻微,并自行消失,2种药的安全性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1] 陈羽中昊, 王广燕, 苏衡,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29(2): 126.

[2] 李庆云, 刘丰, 谭荣荣,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和GMP140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9): 1102.

[3] 石蕊, 姜铁民, 赵季红, 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3): 2619.

[4] 余东彪.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PCI围术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18): 3432.

[5] 高远, 关启刚, 孙宇姣, 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汀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3): 235.

[6] Skochko O V, Kau dashev I P.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Lik Sprava,2012 (5): 72.

[7] 徐惠, 崔飞飞.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发冠心病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53(48): 38.

[8] 杨文, 刘洁云, 秦雷,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6): 621.

[9] 吴丁烨, 冯健, 尤华彦,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Rho激酶活性和内皮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 21(1): 52.

[10] 刘长青, 尚小明, 纪征, 等.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内皮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1, 19(8): 637.

[11] Geng D F, Meng Z, Yan H Y, et al.Bare-metal stent versus drug-eluting stent in large coronary arteries: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13, 81(7): 1087.

[12] 陈懿, 徐世鄂.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9): 2389.

[13] 赵希哲, 马凤云, 罗维,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9): 1631.

[14] 王大强, 王革新.阿托伐他汀对PCI冠心病CHF患者NT-proBNP、hs-CRP和左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3): 59.

[15] Newman M F, Ferguson T B, White J A, et al.Effect of adenosine-regulating agent acadesine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he RED-CAB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 2012, 308(2): 157.

[16] 崔飞飞, 徐惠.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4, 54(8): 42.

猜你喜欢
汀对瑞舒伐他汀瑞舒伐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强化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研究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