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对比观察

2014-09-04 03:34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肌钙蛋白心肌炎

杨 娟

(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 十堰, 420000)

小儿心肌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控制本病造成的心肌损伤是治疗本病的最重要原则之一。磷酸肌酸(CP)与果糖二磷酸钠(FDP)均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多种循环系统疾病。本文通过治疗小儿心肌炎74例,比较2种药物对于心肌的保护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炎患儿,随机等分为C组和F组,每组37例。C组中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1±1.22)岁,发病时间(1.17±1.09) d; F组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3.42±1.31)岁,发病时间(1.14±1.01) 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C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0.25 g/100 mL, 200 mL/d)静注,疗程4周; F组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0.2 g/(kg·d)静注,疗程4周。

1.3 检查项目及方法

本研究监测项目包括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患儿外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1(LDH-1)、谷草转氨酶(AST)、心脏肌钙蛋白T(cTnT)及心脏肌钙蛋白I(cTnI)。通过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美国)测定CK-MB、LDH-1、AST,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美国)测定cTnT及cTnI,所使用试剂盒均为生产厂家配套提供,血液样品预处理及测定相应操作均按照厂家提供说明书进行。

1.4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诊断均遵循中国1994年制定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及其1999年修改后相关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C组外周血cTnT及cTnI活性明显低于F组(P<0.05),CK-MB、AST活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DH-1活性F组明显低于C组。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

3 讨 论

小儿心肌炎对患儿最为严重的影响为心肌损伤,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造成的严重心肌损伤在心肌炎治愈后仍难以完全恢复,可导致长期甚至终生心功能缺陷,造成患儿远期发生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的可能性增加[1-3]。因而,尽最大努力保护患儿心肌、有效减低病程中心肌受损程度,是小儿心肌炎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治疗原则[4]。CP及FDP均是体内能量缓冲剂及组织功能载体,是目前常用的心肌功能保护剂: ① 供能作用。由于2种药物均是高能碳酸基的储存形式,能够提供大量能量,维持心肌组织内ATP含量,防止能量耗竭对心肌收缩能力的损伤[5]; ② 抗过氧化作用。两者均具还原基团,能防止心肌舒缩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堆积对心肌造成的过氧化损伤[6]; ③ 减少CK消耗,维持CK水平,减轻细胞膜损伤[7]。本文比较2种药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而CP与FDP在功能上较为相似,因此其预期差异可能较为微弱,需要能够准确定量的测定指标反映二者疗效差别。目前最为有效的评价心肌损伤情况的指标是通过测定外周血中相关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含量水平,可较为精确地进行量化,较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CT等定性或半定量检查更能准确反映心肌损伤情况。本文选取的5种心肌损伤标志物中,cTnT和cTnI是心肌特有的标志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是目前心肌损伤检测最为理想的标志物[7-8]; LDH-1是LDH所含5种同工酶中心肌活性最高的一种,在心肌病造成的心肌损伤中活性提高较为明显,主要作用为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还原与氧化反应[9];CK-MB也是特异性较高的心肌酶之一,其与三磷酸腺苷(ATP)的再生有关,能较好地反映心肌功能情况[10];AST广泛存在于各个组织器官中,对心肌损伤的特异性稍差,但由于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几乎不含AST,只有出现心肌损伤部分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后才释出AST,因而其敏感性较高[11-12]。本研究发现,治疗后C组外周血cTnT及cTnI活性明显低于F组,说明CP对于心肌保护效果较FDP更好。CP对心肌具有直接保护作用,且应对过氧化物导致心肌损伤方面效果优于FDP,FDP心肌保护也是通过诱导产生CP发挥作用[13]。因此在治疗急性发作的小儿心肌炎中,CP保护心肌效果优于FDP。其他3项中CK-MB、AST活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LDH-1活性F组明显低于C组。由于CK-MB、AST在外周血中活性有限,且有诸多报道CK-MB、AST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不及cTnT及cTnI,检验结果中假阴性及假阳性率也均较多,故只作为心肌酶谱中多种参考值之一[14-15]。CK-MB及AST 2组差异不明显也说明FDP对小儿心肌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LDH-1主要反映心肌的能量供应情况,LDH-1活性F组明显低于C组说明FDP在改善心肌功能方面效果要优于CP。由于FDP含有2个磷酸基团,相同分子数FDP所携带的能量要高于CP, 且FDP具有促进CP生成的效果,因而在改善心肌组织供能方面,FDP效果优于CP。

[1] Ghelani S J, Spaeder M C, Pastor W, et al.Demographics, trends, and outcomes in pediatric acute myocard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to 2011[J].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2, 5(5): 622.

[2] Klugman D, Berger J T, Sable C A, et al.Pediatric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myocarditis: a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J].Pediatr Cardiol, 2010, 31(2): 222.

[3] Shu-Ling C, Bautista D, Kit C C, et al.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Pediatric Myocarditi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10-Year Case Series in the Asian Population[J].Pediatr Emerg Care, 2013, 29(3): 346.

[4] Canter C E, Simpson K P.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yocarditis in Children in the Current Era[J].Circulation, 2014, 129(1): 115.

[5] 王宇波, 武英凤, 侯金香.小儿病毒性心肌炎[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0): 67.

[6] Levine M C, Klugman D, Teach S J.Update on myocarditis in children[J].Curr Opin Pediatr, 2010, 22(3): 278.

[7] Eisenberg M A, Green-Hopkins I, Alexander M E, et al.Cardiac troponin T as a screening test for myocarditis in children[J].Pediatr Emerg Care, 2012, 28(11): 1173.

[8] Mavrogeni S, Bratis K, Georgakopoulos D, et al.Evaluation of myocarditis in a pediatric population using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endomyocardial biopsy[J].Int J Cardiol, 2012, 160(3): 192.

[9] 李武勇.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 C 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J].广东医学, 2011, 32(15): 2047.

[10] Foerster S R, Canter C E.Contemporary etiology, outcomes, and therapy in pediatric myocarditis[J].Prog Pediatr Cardiol, 2011, 31(2): 123.

[11] 李艳, 韩大兴, 王芳芳, 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108 例肌钙蛋白 I 与高敏 C 反应蛋白检测价值比较[J].武警医学, 2011, 22(10): 886.

[12] 彭宗生, 孟宪文, 王玥玲, 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肌钙蛋白 T 与肌钙蛋白 I 检测价值比较[J].河北医药, 2010, 32(8): 956.

[13] Miyake C Y, Teele S A, Chen L, et al.In-Hospital Arrhythmia Development and Outcomes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tis[J].Am J Cardiol, 2013, 113(3): 535.

[14] Teele S A, Allan C K, Laussen P C, et al.Management and outcomes in pediatric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J].J Pediatr, 2011, 158(4): 638.e1.

[15] Chong S L, Bautista D, Ang A S Y.Diagnosing paediatric myocarditis: what really matters[J].Emerg Med J, 2013: emermed-2013.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肌钙蛋白心肌炎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益心解毒汤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对血清IL-6、IL-8、IL-35影响研究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56例分析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磷酸肌酸钠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存在配伍禁忌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