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分析

2014-09-08 02:18王毛红邢琳妍
食管疾病 2014年2期
关键词:死亡数三门峡市早产

李 红,王毛红,邢琳妍

·预防医学·

三门峡市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分析

李 红1,王毛红2,邢琳妍2

目的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13年死亡的1 295例5岁以下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4年的 11.81‰下降到2013年5.26 ‰,各年度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04~2013年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死亡数的78.65%~65.96%,婴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0.82%~78.43%,1~4岁儿童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20%~21.67%。结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和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巩固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提高危重患者急救能力、普及妇幼保健知识等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死因分析;干预措施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水平及各项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可比性指标。作者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近10 a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死亡趋势,评价和制定预防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现对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河南省三门峡市6个县(市、区)向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和报表。以2004~2013年三门峡市出生的所有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为统计对象;为孕满28周,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指标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对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10 a内总活产数为195 37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为1 295例。统计对象为户籍人口及居住1 a以上的流动人口。

1.2 方法按照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运用三级网络监测进行逐级上报,死亡病例均填写死亡报告卡、登记表,死因诊断和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l0)进行评价。

1.3 质量控制建立逐级检查年考核制度,由市妇幼保健机构统一组织质量检查,确保资料真实完整,市卫生局每年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形成完整的评审报告。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03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定基比对死亡趋势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死亡率及年龄构成比三门峡市2004~2013年共监测活产儿195 378例,5岁以下死亡1 295例(11.81‰~5.26‰),婴儿死亡1 090例(10.72‰~4.12‰),新生儿死亡818例(8.43‰~2.72‰),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2013年与2004年死亡率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定基比情况

2.2 不同年份儿童死亡变化趋势采用定基比说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的变化幅度,以2004年为基数,2013年与2004年相比下降了55.46%,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各年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 2008年开始死亡率下降幅度增大为48.09%,与2008年开始三门峡市6个县区均实施“降消项目”后,使住院分娩率大幅提高,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有关。但2009年后死亡率稳定在一定水平或出现小幅波动,表明死亡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再下降难度加大,详见表1。

2.3 死因顺位及构成比2004~2013年三门峡市1~4岁儿童前5位死亡原因分别为肺炎、意外死亡、先心病、早产或低体质量、其他先天异常;婴儿死亡原因前5位分别为早产及低体质量、出生窒息、肺炎、先心病、其他先天异常;新生儿死因前5位分别为出生窒息、早产、先心病、其他先天异常、肺炎。见表2。

表2 2004~2013年三门峡市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2.4 年龄构成比2004~2013年三门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中,新生儿死亡率为 8.43%~2.72%,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死亡数的78.65%~65.96%;婴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0.82%~78.43%;1~4岁儿童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20%~21.67%。见表3。

表3 2004~2013年三门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构成比 例(%)

3 讨论

3.1 生命监测结果及死亡率经济发展水平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直接关系,已为国内外所公认。本资料显示,10 a来本地区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各期定基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4年的11.81‰下降到2013年的5.26‰,接近欧美国家水平。其中2008年全市6县“降消项目”全面实施,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并保持在6.13‰~5.26‰的较低水平,“降消项目”促进了儿童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3.2 死亡年龄构成2004~2013年的数据表明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死亡数78.65%~65.96%,婴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0.82%~78.43%,所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但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也要重视1~4岁儿童的保健。

3.3 死因构成

3.3.1 新生儿死亡 早产或低体质量儿、出生窒息位于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前2位,所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必须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人手。减少早产或低体质量儿直接取决于产科的质量建设和妇幼保健措施的落实。而早产的原因大多为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所以应加强孕期保健[1]。积极预防和治疗导致早产的疾病,要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对早产儿应尽早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要在基层医疗保健单位普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减少出生窒息,形成产科、儿科合作机制,提高高危新生儿的抢救水平;培训助产人员掌握胎儿宫内监测与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操作。同时要加强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提高胎儿宫内监护技术及水平,形成孕期、孕妇、医疗机构、家庭立体保健网,将影响新生儿死亡的高危因素降到最低。

3.3.2 先天性心脏病死亡 近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位于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3位或第4位。目前该病病因不明,也是多基因易感性疾病,可能与早期孕妇感染风疹有关[2]。因此必须做好孕期教育和孕期保健,避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风疹的发生。有条件的可以开展病毒感染的筛查及胎儿产前B超检查等诊断项目,提高产前发育异常的诊疗水平,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才能有效地降低先心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3.3.3 肺炎和意外死亡 肺炎和意外死亡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WHO儿童疾病的综合管理项目研究报告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肺炎通过综合管理是可以治愈的,不应导致儿童死亡。因此,加强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综合管理十分重要[3]。由于小婴儿肺炎起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就诊很容易造成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亡,应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防治肺炎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水平,做到早期识别和诊治,从而降低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儿童意外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4]。由于该年龄段的儿童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差,自身因素加上“留守儿童”家长疏于管理,该年龄段的儿童容易发生意外跌落、意外中毒、意外窒息、淹溺、交通意外等。因此提高家长及儿童的安全意识,要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的安全工作,为其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3.4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一项长期工程综上所述,2004~2013年三门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三门峡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早产或低体质量、出生窒息、先心病和肺炎仍然是威胁5岁以下儿童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政府部门持续保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力组织实施妇幼卫生项目;持续培训妇幼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产科、儿科急救质量;落实补助政策,完善妇幼卫生基层网络;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知识,强化母婴安全意识,对可能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危害因素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1]赵剑锋,李君,孙泽河.菏泽市2002~2007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4):492.

[2]张晓茹.367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2011,6(5):610-612.

[3]赵祥文.提高儿科急救水平把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下来[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0):507-508.

[4]陆永建.2002~2005封丘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2):162-163.

AnalysisonLifeMonitoringResultinChildrenundertheAgeofFiveinSanmenxiaCityin2004~2013

LI Hong,WANG Mao-hong,XING Lin-yan

(Sanmenxia TCM Hospital,Sanmenxia 472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se the mortality,death causes and trends to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of Sanmenxia city between the years of 2004~2013,proposed interventions;MethodsThe data of 1295 death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five during 2004-2013 yea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Child mortality rates decreased from 11.81‰ in 2004 to 5.26‰ in 2013,child mortality was downward trend for each year.neonatal deaths accounted for 78.65~65.96% of infant mortality,infant mortality accounted for 90.82%~78.43% of children under five mortality and 1 to 4 years old child deaths accounted for 9.20%~21.67% of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Conclusion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f age is premature or low birth weight and birth asphyxia and pneumonia.Consolidate and improv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three-level network and strengthening the perinatal health care,improving the level of obstetric skills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to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mergency,popularize the knowledge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s the key to reducing the mortality rate of maternal and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five.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five;life monitoring;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death;interventions

2014-04-04

1.三门峡市中医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 2.三门峡市妇幼保健所,河南三门峡 472000

李红(1960-),女,河南南乐人,副主任医师,从事妇幼卫生工作。

R174

A

1672-688X(2014)02-0133-03

猜你喜欢
死亡数三门峡市早产
台湾新冠死亡数破200,增速全球第二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2015年中国PM2.5相关超额死亡数集成评估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三门峡市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三门峡市印染厂唐墓陶器研究
Kingsman:The Golden Circle: Mankind Is the Virus, and I Am the Cure
三门峡市果树产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