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B超诊断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意义

2014-09-18 06:54魏芳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1期
关键词:病理学盆腔B超

魏芳

宫颈癌临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但是对于本病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对于本病的最为常用、最准确的诊断方式为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选取可疑患者进行宫颈局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最终对本病进行确诊[1-3]。但是病理学检查需留取局部组织,属有创操作,故临床患者常不易接受,故应用病理学检查来对患者进行病情检测及评估可操作性较低。因此选取准确有效的无创理化检查替代病理学检查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不仅易于操作,而且也可减轻患者的局部创伤。近年来有研究显示,CT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对本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初步评估[4],故本研究对本科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CT及B超对宫颈癌ⅠB至ⅡA期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0月收治的,均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宫颈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8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需符合本研究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患者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为(38.23±13.13)岁;病程2~4年,病程平均(3.71±1.61)年;所有患者中,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者51例,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者26例,表现为性交痛者4例;存在有妊娠史者66例,既往行剖宫产者42例,行人工流产者16例。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需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宫颈癌诊断均需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行病理学检查前均需行盆腔CT及经腹部子宫B超检查;除外近期接受放疗或化疗治疗者;除外存在有其他组织器官肿瘤者。

1.3 CT检查 应用Philip 64排螺旋CT进行盆腔脏器扫描,所有患者均于同一技师操作下进行盆腔CT平扫检查。且均由同一影像科医师进行报告,并由上级医师进行审核。CT对于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标准:宫颈边缘毛糙,并见明显条索影及软组织结节影或见有输尿管末端的管壁增厚、扩张及积液,周边包绕软组织密度影。

1.4 B超检查 应用Philips IU22型彩超诊断仪,经腹腔对子宫进行检查。同样均由同一超声医师进行检查并出具诊断报告,并由上级超声诊断医师进行审核。B超对于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标准:宫颈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见有宫颈内低回声肿块,内见丰富血流。

1.5 评价标准 诊断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诊断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得数据均为计数数据,故均以百分率进行表示,应用 字2检验及ROC分析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检查及B超检查诊断结果分析 CT检查的灵敏度为83.33%,明显优于B超检查的50.00%(字2=4.5000,P=0.0338); 而 CT检 查 的 特 异 度 为88.89%,明显优于B超检查的74.60%(字2=4.3081,P=0.03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CT检查及B超检查诊断结果分析 例

2.2 CT检查及B超检查诊断价值分析 经ROC分析显示,CT检查其曲线下面积为0.777(P=0.000),其诊断价值显著高于B超检查(曲线下面积为0.737,P=0.000)。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5]。本病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6-8]。直接蔓延为宫颈癌患者肿瘤转移的主要方式,且其转移情况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9]。而肿瘤转移情况与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及预后评价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0-11]。宫颈癌转移的主要部位位于宫旁,因其属疏松的结缔组织,其中淋巴系统丰富。临床对于宫颈癌的首先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通过切除局部肿瘤组织以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12]。而存在有局部宫旁浸润患者的手术方式与未存在浸润的患者不同,因此术前明确是否存在宫旁浸润对本病的手术治疗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 两种检查诊断价值比较

CT检查及B超检查均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两种检查方法均属无创检查,操作方便,患者也易于接受。临床观察发现两种检查方式各有其优势。CT检查可对不同密度组织进行显影,因此其在显示宫颈癌早期原发病灶上优势有限。但当肿瘤组织出现坏死等密度改变时,在CT上可见有明显的低强化表现。目前所应用的多层螺旋CT检查,可通过三维重建方法对局部组织进行立体成像,大大提高了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率[13-14]。而超声检查则是通过不同组织的不同回声对局部组织器官进行检查,因在宫颈癌早期,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形态变化,因此应用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率并不高。但当宫颈癌浸润至宫旁时,局部组织可发生结构改变,且血供较前丰富。此时可利用超声检查可对宫颈各层组织的结构及血供情况进行评价,间接的为宫颈癌宫旁浸润情况进行评价[15]。

目前有研究显示,CT检查及B超检查对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存在差异,故本文对两种检查对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T检查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明显优于B超检查。同时CT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B超声检查。其与临床相关检查所得结果相一致。此外尚有学者研究显示联合应用CT检查与B超检查其对于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纯应用CT检查或B超检查,本文未做分析,因临床多数患者仅应用CT检查或B超检查发现局部组织改变后,即行局部组织活检,应用病理学检查已明确诊断,联合应用两种检查的患者较少,故为予评价。

综上所述,CT检查及B超检查均对ⅠB至ⅡA期宫颈癌宫旁浸润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但CT的诊断价值较B超检查更优。

[1]佟丽员,房立琴圆,赵晓娟,等.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12-113.

[2]罗雅君.阴道镜在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181-182.

[3]吴三春.妇科普查对预防宫颈癌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91-92.

[4]于梅艳,时惠平,李春东,等.宫颈癌MRI分期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36-3038.

[5]费华丽,宫卫国,谢幸.宫颈癌筛查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5):314-317.

[6]彭建华,余友霞,杨君,等.重庆地区719例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9):1007-1008.

[7]庞丽蓉.社区妇女与妇科门诊患者宫颈癌情况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4,5(30):53-54.

[8]陈彩霞.子宫颈糜烂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与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48-149.

[9]余慧敏,易村犍.子宫颈癌ⅠB至ⅡB期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070.

[10] Richard S D, Krivak T C, Castleberry A, et al. Survaval for stage IB cervical cancer with positive lymph node involvement: acomparison of completed vs abandoned radical hysterectomy[J]. Gynecol Oncol,2008,109(1):43.

[11]潘秀玉,艾文霞,熊慧华,等.ⅠA至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9):686.

[12]魏伟锋,吴成勇,杨海坤.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31-32.

[13]李相生,周纯武.子宫颈癌CT分期的研究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9):1073-1075.

[14]韦俊,裴红蕾,李奇林.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31-33.

[15]余秀华,施红,李黎,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1):4-7.

猜你喜欢
病理学盆腔B超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