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渠灌区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2014-09-28 02:27周伍光郑红霞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6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周伍光++郑红霞

【摘 要】本文简述了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灌区内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强调绿化美化、人文建设,注重日常管理维护,“以绿养绿”良性运行机制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各地新时期河渠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东风渠 河道生态 绿化美化 以绿养绿 实践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和基础,而河渠道的生态绿化建设便成了摆在水利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既与民生息息相关,又与城市绿化步调一致;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以美化环境;既能提高渠道运行的安全性,又能实现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1 基本情况

东风渠灌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管理的干渠16条,全长816公里。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大多处于郊外农村,河渠道两岸地形千差万别,这也为渠道生态绿化治理及景观打造提供了天然的大舞台。从2004年至今,东风渠管理处每年利用丘陵区干渠进行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之机,对改造渠段两岸进行生态绿化,在管理站、点或必要地点打造水文化景观长廊,相续建成了一批在大型灌区具有示范作用的河渠道生态绿化示范点。如东风渠眉彭干渠生态渠建设,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生态之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如东风渠总干南北闸景点建设以历史人文景观来突显水文化的特点,既富含哲理又具浓厚的文化底蕴等等。

2 实践与探索

2.1 将新理念融入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的原则之中

在渠道岸坡绿化的规划设计中,以现代水利的理念为依托,重点突出人文水利及生态水利,按照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注重特色的原则,突出山系与水系融为一体的和谐绿色长廊特色。在规划设计中,严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科学搭配乔、灌、草三层绿化物种和巧妙布局小景点,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冲刷侵蚀两岸水土,最大限度降低入渠洪水的浑浊度和有效拦蓄入渠洪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对新建水利工程设施的破坏,充分发挥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同时达到绿化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的人、水、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目标。

(1)在沿渠带状绿化规划设计方面,利用渠道地处郊外、农村原有的田园风光,以及河渠道两岸自然的挖填相间的起浮地形,形成高雅别致、错落有致、美观和谐的绿化风景;依托河渠道原有的弯曲,制造出曲径通幽、曲则有情的效果,以岸坡绿化衬托出水的洁净之美和灵动之美。在绿化效果上,按照注重层次、合理搭配的原则,充分利用植物的大小、色彩、季相等特点,把乔木、灌木、图案及地被植物进行巧妙配置,努力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常青、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在绿化苗木选配上,充分考虑维护成本、适宜性、成活率,按照“观赏、实用、便于维护”的绿化要求,做好苗木品种的选配。以渠堤两岸生态绿化治理为侧重点,大面积铺种防冲刷、耐干、维护方便、低成本的草坪。新南干渠王家冲填方渠段外坡在物种的选择上,大面积铺种根系发达、生命力强耐旱、耐冲刷的铁线草,渠堤外坡间种植美人蕉和芭蕉树加以点缀,增添了美感。通过治理,达到了固坡、减小雨水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如图1所示。

(2)充分利用一些节点工程,依托河渠道两岸现有的挡墙、桥梁等水工建筑物,植入具有个性的文化小品,用以增加渠道绿化的文化品位和哲学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眉彭干渠地处丘陵山区,在生态渠道打造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挖方渠段两岸现有条石挡土墙的立面,打造成壁画形式展现出来。壁画两端雕刻有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者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千古名言。壁画巧妙点题、引题将人文生态融入自然生态之中,更展现了水利人知性的一面。如图2所示。

(3)在重要枢纽闸、管理段的景点,根据管理段庭园结构形式的特点,引入园林景观打造的风格,将增加水利工程的水文化作为重点,突出景观的哲理和文化底蕴,以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品位。总干渠南北闸景点建设,利用总干渠和北干渠分水处的三角地带,在原堰塘内作景观设计,共设计“太极阴阳、龟负洛书、飞沙溢流、翠瀑洒珠、碧泉吐玉、七星伴月和空亭翼然等景点,用“龟负洛书”展现大禹治水,“飞沙溢流”则是小型的宝瓶口,展现李冰治水的画面。如图3所示。

2.2 强化河渠道绿化管理,巩固绿化效果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作好日常管理和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加大生态绿化建设的同时,要按照“建管并举”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已成绿化区域的管护力度,巩固绿化成果。

(1)聘请专业绿化维护公司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绿化管护的专业性较强,植物的习性各异,需制订具体的维护方案。为此,东风渠管理处聘请专业绿化维护公司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签订维护合同,明确维护目标。由承包人负责实施绿化合同区域内的管护养护和保洁工作,管理项目包括:绿化区域的施肥、施药、杀虫、修剪(树、灌木、草坪)、清除杂草、换种、延伸草皮等技术管理。绿化维护公司聘请当地群众为管理员,并对他们进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业务知识讲座和实际操作,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绿化管理任务的有效圆满完成。同时聘请的管理人员要负责日常巡查工作,防止并制止出现侵占、人为损坏绿化工程的现象发生。如图4所示。

(2)加大绿化执法力度,维护绿化成果。为确保河渠道绿化的长效管理,要认真抓好绿化执法工作。充分利用水管单位已有的水政执法队伍优势,安排执法人员参加绿化执法方面的业务培训,负责对破坏绿化行为的查处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实行“群防群治”,确保损坏绿地和苗木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3)加大舆论宣传,提高沿渠居民文明素质。进行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主要受益的是当地居民,加大宣传,强化舆论监督,鼓励、引导沿渠两岸居民参与绿化管理。充分结合水法规宣传和平时普法的时机,不断地加大绿化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参与爱绿护绿的氛围。设置温馨标语牌,提醒广大居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共同爱护我们共同的水利生态环境。endprint

2.3 大力发展“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

随着绿化工作的不断开展,绿化面积及规模越来越来大,需要投入的维护经费也不断增加。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费管理模式为自收自支,绿化建设方面已投入很多资金,在没有国家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还需要在维护方面投入大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为此,要尽可能地开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现有的大面积绿化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减轻单位支出负担。

(1)利用已成绿化区域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圃产业,套种生态经济林。在新南干渠生态绿化区域,由专业绿化维护公司牵头运作,业主单位以现有绿化区域为资源入股,用分红收入抵扣部分维护费。绿化公司在渠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长势和见效较快的巨桉树,计划用5至10年时间,逐步减少河渠道绿化维护方面的投入,实现生态绿化自身良性循环。

(2)充分利用部分河渠道管理段(点)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补贴绿化建设。总干渠进口段约有8000余平方米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招租,盘活了资源。

3 经验与启示

3.1 按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按照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树种、草种的合理配置,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坚持五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二要坚持“满足功能,兼顾景观”的原则;三要坚持“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原则;四要坚持“保护与新建结合”的原则;五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3.3 按照“突出功能,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与搭配物种

(1)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层林冠结构。乔灌草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林冠对降雨的截流作用,减弱雨水直接对地面的溅击作用。

(2)深根系植物种类和浅根系植物种类结合,形成立体的地下根系结构,不仅能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提高了土层营养的利用率。

(3)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植物群落可以形成不同的季相,避免色彩单调,提高景观效果。

(4)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搭配,河坡和堤顶较宽时,在四周可采用阳性树种,林带中间和林下则采用阴性树种,以减少树木间的竞争。

(5)不同花期的植物种类混交,不同花期的植物混交,改善河道的视觉效果。

(6)在优先考虑防止或控制河岸水土流失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植物护岸植被带的绿化,美化的亲水景观效果和提供动物良好栖息地等生态效能。

4 结语

做好灌区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为灌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水利生态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我们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水利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人水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冠美.水工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6.06.

[2]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4:54-57.

[3]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endprint

2.3 大力发展“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

随着绿化工作的不断开展,绿化面积及规模越来越来大,需要投入的维护经费也不断增加。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费管理模式为自收自支,绿化建设方面已投入很多资金,在没有国家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还需要在维护方面投入大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为此,要尽可能地开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现有的大面积绿化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减轻单位支出负担。

(1)利用已成绿化区域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圃产业,套种生态经济林。在新南干渠生态绿化区域,由专业绿化维护公司牵头运作,业主单位以现有绿化区域为资源入股,用分红收入抵扣部分维护费。绿化公司在渠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长势和见效较快的巨桉树,计划用5至10年时间,逐步减少河渠道绿化维护方面的投入,实现生态绿化自身良性循环。

(2)充分利用部分河渠道管理段(点)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补贴绿化建设。总干渠进口段约有8000余平方米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招租,盘活了资源。

3 经验与启示

3.1 按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按照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树种、草种的合理配置,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坚持五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二要坚持“满足功能,兼顾景观”的原则;三要坚持“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原则;四要坚持“保护与新建结合”的原则;五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3.3 按照“突出功能,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与搭配物种

(1)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层林冠结构。乔灌草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林冠对降雨的截流作用,减弱雨水直接对地面的溅击作用。

(2)深根系植物种类和浅根系植物种类结合,形成立体的地下根系结构,不仅能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提高了土层营养的利用率。

(3)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植物群落可以形成不同的季相,避免色彩单调,提高景观效果。

(4)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搭配,河坡和堤顶较宽时,在四周可采用阳性树种,林带中间和林下则采用阴性树种,以减少树木间的竞争。

(5)不同花期的植物种类混交,不同花期的植物混交,改善河道的视觉效果。

(6)在优先考虑防止或控制河岸水土流失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植物护岸植被带的绿化,美化的亲水景观效果和提供动物良好栖息地等生态效能。

4 结语

做好灌区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为灌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水利生态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我们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水利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人水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冠美.水工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6.06.

[2]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4:54-57.

[3]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endprint

2.3 大力发展“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

随着绿化工作的不断开展,绿化面积及规模越来越来大,需要投入的维护经费也不断增加。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费管理模式为自收自支,绿化建设方面已投入很多资金,在没有国家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还需要在维护方面投入大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为此,要尽可能地开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现有的大面积绿化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以绿养绿”的循环模式,促进绿化工作良性循环,减轻单位支出负担。

(1)利用已成绿化区域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苗圃产业,套种生态经济林。在新南干渠生态绿化区域,由专业绿化维护公司牵头运作,业主单位以现有绿化区域为资源入股,用分红收入抵扣部分维护费。绿化公司在渠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长势和见效较快的巨桉树,计划用5至10年时间,逐步减少河渠道绿化维护方面的投入,实现生态绿化自身良性循环。

(2)充分利用部分河渠道管理段(点)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补贴绿化建设。总干渠进口段约有8000余平方米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好,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招租,盘活了资源。

3 经验与启示

3.1 按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按照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树种、草种的合理配置,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坚持五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二要坚持“满足功能,兼顾景观”的原则;三要坚持“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的原则;四要坚持“保护与新建结合”的原则;五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3.3 按照“突出功能,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与搭配物种

(1)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层林冠结构。乔灌草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林冠对降雨的截流作用,减弱雨水直接对地面的溅击作用。

(2)深根系植物种类和浅根系植物种类结合,形成立体的地下根系结构,不仅能更好地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提高了土层营养的利用率。

(3)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植物群落可以形成不同的季相,避免色彩单调,提高景观效果。

(4)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搭配,河坡和堤顶较宽时,在四周可采用阳性树种,林带中间和林下则采用阴性树种,以减少树木间的竞争。

(5)不同花期的植物种类混交,不同花期的植物混交,改善河道的视觉效果。

(6)在优先考虑防止或控制河岸水土流失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植物护岸植被带的绿化,美化的亲水景观效果和提供动物良好栖息地等生态效能。

4 结语

做好灌区河(渠)道生态绿化建设,为灌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水利生态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我们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水利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人水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冠美.水工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6.06.

[2]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4:54-57.

[3]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