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冲击性探讨

2014-10-14 05:41姚红艳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自主招生创新型人才体育教学

姚红艳

摘 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基本上全面放开,由自主招生招入的学生在性格、身体素质等方面表现出了两个极端,个性强、思想活跃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相对较高,反之则身体素质较低,这和中学阶段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和体育项目有着密切的关系。给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授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提高学生认识、拓展体育项目、提高授课质量是解决该冲击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自主招生;体育教学;创新型人才

我国自2003年开始把部分高等院校作为自主招生的试点单位,到2014年大量开放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选拔具有一定特长和个性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打破了“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途径,完善了高考的选拔制度,使得一些特殊人才能够顺利进入高校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行业需求,形成了多元化、自主化的人才选拔途径。

一、我国自主招生的现状

自主招生政策是我国高考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高校自主招生的人才选拔途径,当时的22所高校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2009年,增加至68所本科院校, 2014年则增加到了88所本科院校。其中,河南省从2012年对高职院校实施自主招生政策,由最初的7所高职院校增加到2014年的62所高职院校,录取单独招生采取总量控制、市场调控的办法,原则上在不超过去年本校专科招生计划30%的情况下由各高职院校自定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二、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

自主招生政策在完善高考制度的同时,在招生生源、衡量标准以及试卷命题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1.自主招生生源不稳定。目前,报考高职高专院校的自主招生生源相对不稳定,主要和各高职院校的地理位置分布、知名度大小以及行业特色等因素有重大关系。各高职院校为抢夺生源,制定加分等优惠政策,使学生在择校时受到误导,导致想学专业与报考专业出入较大;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不均衡,学生被录取后,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较为不适应,出现了上课学习的消极情绪。

2.自主招生实施过程缺乏衡量标准。按照教育部自主招生流程,由各高校制定选拔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学生通过中学推荐或自荐的形式向高校提供相关材料提交申请,高校确定生源范围并组织测试,高校审核学生材料、评定测试结果、确定入选考生名单,高校公示入选考生名单,入选考生参加当地高考,入选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则被录取。高职院校则被允许实行“校考单录”模式,高职高专院校一旦公示录取学生名单,学生则不用参加当年的高招考试,对于录取考生是否达到行业要求的人才需求缺乏科学合理的衡量评价标准。

3.自主招生试卷命题缺乏全面性。自主招生主要采取笔试形式,笔试内容包含“文化基础课+综合素质评价/技能考核”,文化基础课涵盖语、数、外等综合考核,综合素质考试主要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及职业能力进行测试。试卷由各高职院校进行自主命题,试题内容不尽相同,评价标准不尽相同,有的高职院校还会依据学生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进行相应加分,学生最终成绩的权衡指标不一。

三、自主招生录取学生存在的差异

由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性格、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较快适应高职生活,有的学生则不能适应高职生活。

1.性格体现出的两个极端。由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一种是性格活跃,说话幽默诙谐,对人表现得热情、大方,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或物具有刻苦钻研的韧劲,思维发展较快,逻辑性较强;另一种是性格内向,对所有的人、事、物都表现得很平淡,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最多的是怯懦、平淡、无所谓的态度,一般不善言谈。

2.身体素质发展表现出的两个极端。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和后天的身体锻炼和营养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一种身体综合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协调能力、速度能力、跳跃能力和力量能力;另一种则身体综合素质较差,身体的协调性、反应的灵敏性、速度和跳跃能力相对较差。

四、自主招生模式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反思

学校体育是在学校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通过学校体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科学定位,提高认识。由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对学校、自身定位及同学之间关系的认识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学习中,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做好自身的社会定位,缩短由被动式学习进入主动式学习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量身订制,因材施教。针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兼顾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兴趣项目授课制进行授课,将有特长的学生,依据特长和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在自愿提出申请的前提下,编入兴趣班进行统一授课,对于没有特长的学生,可依据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授课计划开展相关项目的学习和锻炼。

3.拓展项目,提高质量。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较快,高职院校也应顺应潮流的发展,开展相应的体育项目,如轮滑、街舞、瑜伽、普拉提等。高职院校还应定期派出体育教师进行学习,掌握新兴体育项目的运动方法、安全卫生、授课安排等相关技能与理论知识,提高教師授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大忠,杜婷婷.行业特色院校特殊专业自主招生模式的探索[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3(05).

[2]许妍.高校自主招生的现状与反思[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自主招生创新型人才体育教学
天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能力测试现状研究
关于中高职对口衔接自主招生综合文化科考试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犯罪学人才培养体制变革初探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