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变得快乐

2014-10-14 10:26林彩虹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享受感受

林彩虹

摘 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教学理念,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变成了老师一味地知识灌输,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快乐学习成了新形势下的教学亮点。

关键词:设置快乐;感受;享受

“2017年英语将退出统一高考,改成社会考试,语数将加大分值……”这消息令大多数学生欢呼雀跃,但是语文的加分又让他们牢骚不断。原因各种各样,有的认为先前的语文课索然无味,有的认为阅读题难于解答,有的认为写作困难重重,有的认为语文成绩难以提高,没有成就感。汉语本身结构复杂,学习收效缓慢,急功近利的考试更是对语文产生负面的影响。人们对母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而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样的现状下,努力发掘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极为重要。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我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教学,不断探求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置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舞蹈、美术、体育能使人快乐,这些活动快乐的源泉来自美感、兴趣、变化等等。那么,我们的语文学习同样在这样的环境进行,为什么就不能快乐呢?语文拓展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将语文的音乐,美术之美,形象地展示出来为学生开辟学习语文的新天地,尋找学习语文的快乐,因此语文学习是能够快乐的,关键是看如何设置。如,上《青海湖》时,可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天堂》,使学生的心绪随着美妙的歌曲飞入青青的草原、碧蓝的湖水,为随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准备状态。

当然要做到让学生快乐,能说会道、满腹经纶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懂得说话的艺术;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识各种网络语言,能使语文课堂变成一个磁场,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课程倡导体验、倡导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可以组织接力游戏、猜词游戏、小品、课本剧等;也可以模拟电视举行“开心辞典”“汉字听写大赛”“成语英雄”等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型精心安排一些活动。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无疑就避免了那种枯燥之嫌,切实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中感受快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互动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要精心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老师要带着真诚的笑容,对学生的信任,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教学。课堂上少一些责备、约束,多一些宽容、欣赏。让师生关系变得亲密和谐,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心里喜欢老师,而喜欢上老师的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甚至从平等中的首席退位,走近学生,与他们共同学习,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在课堂上要善于使用激励性评价,善于发现亮点,多鼓励,建立小组活动,让他们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避免那种只当观众不当演员的现象,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体验快乐。

三、享受和延续快乐

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动感的画面,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通过录音再造形象,在学生面前再现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学习语文求取快乐不仅仅在材料的选择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成为享受的一个方面。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中巧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再现疑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地学习语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力,变被动为主动。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最能充分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及教学机智。教师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来组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得到快乐!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享受感受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几点感受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列维纳斯关于“家园”的生存论分析
情法共奏让写字插上隐形的翅膀
“享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