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评价

2014-10-14 14:17张春英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素质

张春英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过程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课程研制和改革必然涉及的环节。但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人才的水平,用高考升学率来体现学校的办学质量,这种单一的评价途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评论结果有利于将学生划分等级,而不利于说明学生实际掌握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素质。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学是最终结果,是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应教会学生学习,然而,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一般比较重视对教师“教”的评论,而比较忽视对学生“学”的评价。这是十分片面的,我们要重视教育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学习和研究可行的评价机制,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谈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语言文字,正确地理解语文的思想内容,从而掌握有关听、说、读、写的知识,进而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怎样听、说、读、写和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过程。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由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果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由于教学手段一般不能一次性地直接达到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结果,必须反馈出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的差异,以便調节和控制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结果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因此,教学评价一定要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状态评价,保证教学过程处于良好的状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传统教育教学评价重视期中与期末增长率,而不管平时教师教的情况和学生学的情况如何。以最后考试分数的高低体现教学结果而掩盖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实际情况和现象。这不利于对具体教师的具体教学做出公正的评价,也不利于对具体学生的具体学习做出科学的评价,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进行素质教育,更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教学评价绝不只是为了反映教学最后的结果,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哪一个环节搞不好,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学评价应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真正发挥教学评价应有的作用。

其次,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定,也是教学评价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所谓教学效果则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根据提出的学习任务,尽最大可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发展方面的水平,任何一种教学活动,最后总有一定的效果,这个效果可能好,也可能坏,可能优,也可能劣,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就是看整体效果。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方面的、有教材方面的,也有学生智力、能力、态度、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对教学效果、质量的评价,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改革以单一量化评价为尺度的评价体系。提倡利用定量评论与定性评论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变以“选优为主”的评价观念为“发展为本”的评价态度,首先强调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才是接受社会选择的观念。

总之,教学评价的标准要力求科学,克服主观臆断,克服片面的经验主义,以达到促进语文教学,使课程评价体系具有促进青少年素质整体发展的功能,具有激励教师不断上进的作用,具有优化课程结构的效果,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素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