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的即时型案例教学法探索

2014-10-17 02:38徐小龙
金融理论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情境

徐小龙

(上海金融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1209)

一、问题的提出

PBL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讨论学习的教学方法[1]。在这一方法中,教师扮演着引导、推进和教练的角色,把学生置身于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获得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PBL方法包括问题、问题解决技能、学习小组、问题解决程序和自主学习精神五个基本要素[2]。PBL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技能,得到医学院的普遍采用。它之所以在医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具备丰富的临床病例这样一个重要的先导条件。在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如果缺乏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PBL方法的应用就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也是PBL方法在医学教学中容易推广而在其他学科教学应用较少的重要原因。

案例教学法是财经专业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实例,设计若干项问题,供学生在课堂上分析和讨论。学生们运用理论知识剖析案例,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分析问题的技能。案例教学法虽然克服了单向传授知识的弊端,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案例的编写需要由具备一定经验和技能的教师耗费不少的时间才能完成,许多普通高校并不具备这样的人力和财力来建立丰富的案例库。其次,教学中的案例情境都经过编写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挑选,由于案例文本篇幅有限,案例所包含的信息量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比显得非常有限,甚至一些比较重要的背景信息可能被案例编写者忽视,不能完全再现企业当时的真实情境。编写质量不高的案例会使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最后,编写好的案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无法反映企业的最新经营状况。这样,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PBL方法和案例教学法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克服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传授单向性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性等缺点。囿于缺乏真实、复杂问题情境的材料,PBL方法在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而案例教学虽然丰富了教学手段,但案例的时效性制约了案例教学效果,过时的案例往往缺乏代表性,陈旧的案例内容甚至丧失教学价值,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基于PBL的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

(一)教学模式设计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创造能力。PBL方法和案例教学法既有优点,又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发挥两者的优点,避免一些不足,本文把PBL方法与案例教学法有机整合,将PBL方法融入到即时型案例教学过程,形成“基于PBL的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PBL的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

即时型案例教学与传统案例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案例的时效性。即时型案例是指刚刚发生过的事例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例。目前,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请亲历案例发生的负责人以特邀嘉宾身份进入课堂,面对面讲解案例发生过程并与学生互动,另一种是邀请他们用MSN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案例分享与讨论[3]。但这两种形式对缺乏社会资源的本科院校都不太合适,难以请到案例嘉宾参与课堂案例教学。本文的即时型案例教学采用第三种形式,由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收集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企业事例,然后自主完成案例分析。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详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实施步骤、监控措施、考核评价方式和时间安排等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定问题方向,提出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和即时案例的情境要求,限定案例的主题和情境内容要求,规定即时案例的收集要求,告知学生选择案例对象的原则。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成立学习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分工。按照教师规定的案例情境要求,学习小组提出想要选择的案例对象(比如某个企业),向教师征求意见。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案例对象把关,确保学生选择的案例对象与教学主题相关并具有实现学习目标的可能性。为了保证案例的多样性,一般要求各个学习小组不要选择相同的案例对象。在确定案例对象后,教师要告知学生对案例资料的收集要求,比如案例资料收集的详细程度、收集方法、收集渠道等。

学生对案例资料的收集可以采用第一手资料收集方法和第二手资料收集方法。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现场考察,进行访谈收集,或者利用在企业实习的机会收集,也可以从新闻报道、企业公报及其他出版物获得资料和信息。企业网站也是学生收集企业背景资料和动态信息的一个途径。无论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资料,都要求学生注意资料的即时性和准确性。除了必要的背景资料,学生主要收集企业正在发生、即将发生或者一年内刚发生的事件和信息,这样可以确保案例资料的即时性。案例资料收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生需要对案例对象进行持续跟踪,及时对案例资料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

在学生初步完成某个企业的案例资料收集后,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提出思考问题并进行自我解答。思考问题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思考问题主要围绕“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三个方面,目的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在企业真实情境中认识基本概念和学习基本原理;第二个层次的思考问题主要围绕“可能怎么样”、“应该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样”等三个方面,目的是运用在第一个层次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案例中有关事件的动向进行预测,或者进行理论探究,对其提出建议和对策。

学生在自主完成思考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后,即可撰写即时案例分析报告,制作案例PPT,在课堂进行演示和交流,将习得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结果与其他同学分享。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即时案例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教师可以采用书面评价和口头答辩的方式结合进行。书面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做评价,口头答辩主要是在学生演示环节提出相关问题,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同时,通过演示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模式特色

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1.案例选择具有自主性、动态性、即时性和多样性。在一般的案例教学模式中,案例都是由教师指定或者事先设计好的,学生无论喜欢与否只有被动地接受。而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案例资料全部来自学生收集和编写。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案例对象,案例资料全部由学生取自企业正在发生的事件和面临的问题,具有动态性和即时性。每个学习小组选择不同的企业对象,使得案例具有多样性。

2.教学方法趋于实战应用,具有趣味性。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对企业即时发生的真实情境分析中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又进行理论应用,从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怎样在实践中应用理论。通过对企业真实情境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对理论知识应用过程产生深刻的认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围绕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把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应用,可以有效掌握知识应用技能。

3.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多边互动、平等参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对知识主动的意义性建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而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呈现出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等多样化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教学参与感和体验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局限于课堂、教室及面对面方式,还包括利用课下各种能够教与学的场所及网络交流和电话沟通方式。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完成学习过程。教师始终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进程中,必要时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获得主体性发展。

4.课堂变成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信息分享、思想火花撞击及能力提升的平台。在这一模式中,课堂不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理空间,而是发挥着知识共享的平台功能。不同学习小组在课堂将收集到的不同真实情境的案例通过PPT演示介绍,阐述不同的思想观点,相互质疑解惑,使课堂表现为促进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的一种综合平台。

三、基于PBL的即时型案例教学法应用

(一)应用过程

只要能收集到即时真实情境的社会科学课程,都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方法。特别是那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更能凸显这一教学法的优点。笔者在2013年选择《金融营销学》课程对这一教学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围绕《金融营销学》课程方向,自主选择某一个金融机构的营销活动作为案例对象,考察金融机构正在实施的金融营销策略和正在开展的金融营销活动,从这些活动中理解金融营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从中发现若干个营销问题,围绕营销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应用,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学期开始时,笔者就对选择《金融营销学》课程的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确定小组长和成员分工。要求每个小组选报一个金融机构的营销活动作为案例对象,各个小组选择的金融机构不能雷同,以尽可能覆盖各种性质的金融机构,使各个小组所选择的金融机构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每个学习小组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营销活动作为案例对象。

然后,要求各个小组对选定的金融机构进行直接观察和资料收集,了解金融机构正在开展的营销活动并逐步做深入了解。各个小组在收集资料和分析时,围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做相应展开,要求发现和提出其中存在的营销问题。各个小组至少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营销问题上报教师,经教师同意后进行案例剖析、探究式学习和理论思考,至少编写一个营销解决方案,要求营销解决方案具备可操作性和完整性,表现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在学生准备一段时间之后,每个小组向教师提交即时案例资料及营销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书面的营销解决方案通过教师审查后,各个小组将即时案例资料和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制成PPT,在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应章节课堂,由这些小组进行课堂演示和交流,然后由任课老师进行点评。

(二)应用效果

这一教学方法以即时型案例为知识学习和探究载体,以问题思考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知识学习和理论知识应用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向老师提问和回答课堂提问也非常踊跃,明显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采用这一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角色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老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向老师学”。学生在从即时案例选择、收集、分析到提出解决方案的活动中,自主完成学习过程,而且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要与教师沟通,向老师请教,这样就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频次和深度,学生的学习劲头十足。

2.即时型案例分析增强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却不知道怎样应用于实践。这一方法要求学生从金融机构的现实营销活动出发来学习和探索理论,形成了“问题提出→理论学习→问题解决→理论提升”的循环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在教室和课堂上,而是引导学生面向实际思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知识要点掌握更牢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较好的锻炼。

3.以问题为导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教学法要求学生从真实复杂情境问题出发来学习和探索理论。学生既要全面认识金融机构的营销现状,又要为其存在的营销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他们不仅不满足于书本的理论知识介绍,而且学会怎样质疑已有理论的科学性,有的学习小组甚至尝试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来解决金融机构的营销问题。

这一教学法对任课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对即时案例的收集和分析主要在课下完成,需要教师在课外给予非常多的指导,教给学生方法和思路。其次,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学生在对即时案例的收集和分析时,往往查阅非常多的参考资料,借鉴不同的理论观点。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而且对各种理论要有深刻理解,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和给予到位的点评。最后,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掌控力。以即时型案例为载体的学习质量,受到案例收集质量的制约。教师需要监控学生的案例收集和分析过程,确保他们的自主学习内容、进度与教学计划同步。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小组收集的案例情境,这样才能对他们的分析结果做出准确判断。需要指导学习小组在课堂上高效分享案例结果,并利用这种分享深化全体学生对理论要点的理解。

四、结束语

基于PBL的即时型案例教学法整合了PBL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这一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选择案例对象,了解企业正在发生的真实情境、正在进行的营销活动,分析企业正面临的问题,思考和探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自主应用这些理论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在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下,获得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际应用技能,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造,最终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课程理论知识,使他们的高层次思维技能、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1]Barrows,Howard 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6,68:3-12.

[2]蓝进.PBL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训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5):77-79.

[3]郭文臣.即时型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5-58.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