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与历史文脉的传承

2014-10-21 10:23王雅莉刘书豪
关键词:商业街改造

王雅莉+刘书豪

[摘 要]商业街中的历史文脉是在城市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地域性的景观氛围和环境,是历史与文化的丰厚积淀。在商业街改造中,是否重视和融入历史文脉,对能否提高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与整体城市功能有重要影响。事实证明,忽视历史文脉传承,会造成商业街改造的失败。只有切实尊重城市文化传统和商业街的地域符号,尊重群众的消费习惯和要求,尊重循序渐进的商业业态演化,才能使传统商业街在传承、延续和发展历史文脉中获得新的强大的生命力。以大连天津街改造的实际为例,处理好商业街改造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关系应在公众参与、提炼地域符号、城市空间规划等方面多下工夫,采取适宜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文脉;商业街;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01-04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street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culture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ianjin Street in Dalian

WANG Ya-li, LIU Shu-ha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Abstract:Historical culture in commercial streets refers to the landscape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 of history, culture and geography, which is a rich herita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streets, whether we value and integrate into historical cultu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urban vitality and enhancing the city image. As the fact proved that ignoring the herita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will result in the fail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streets. Only by truly respecting local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regional symbols of urban commercial streets, respecting the peoples consumption habits and demands, respecting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can we make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s gain powerful new vitality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historical culture.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ianjin Street in Dalian, we suggest that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s of commercial street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cultu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refining of territory symbol and the planning of urban space, and should take proper countermeasures also.

Key words:historical culture;commercial streets;transformation

一、历史文脉及其传承的意义

(一)文脉与历史文脉的构成要素

文脉一词,最早起源于语言学,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一种文化的脉络”,往往是依托于对某种物质状态的认识而沿承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意识;广义上则引申为对“某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联系”的认识,往往表现为沿承于某种物质状态的广泛的习俗、感受或习惯性的时间与空间的选择[1]。在历史上,随着人们生活的特定空间与时间的某种秩序的延伸,所形成的相对固化的依托于某种物质状态的对时间与空间秩序的认识,即文脉,对人们的行为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文脉由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个部分构成。历史文脉的物质要素指文脉产生的物质依托,可细分为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人工要素指人们生产的结果,例如各种建筑物、桥梁、街道、人工植物绿化、其他空间布置等。目前主要指城市传统街区的空间格局、院落、建筑等一系列传统的具有可视性、可观赏性,并且具有触感的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人工景观。自然要素指自然界赋予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然物,包括地形、石水、绿化植被等存在于传统街区中或周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脉的非物质要素指文脉的认识形态本身,它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相对抽象的文脉要素,如民俗习惯、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民间艺术等等,它向人们展示着传统生活空间秩序独特的文化特色[2]。可以说,非物质元素是一种社会氛围、是一种民俗的文化形式。

(二)历史文脉对城市及其传统商业街的作用

传统商业老街与历史文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文脉诉说着传统商业街的过去,而传统商业街作为载体,是历史文脉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逐渐趋同化,城市专有的历史与文化也受到排挤,甚至逐渐被抛弃。这已经造成了城市个性发展和整体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损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历史文脉是城市商业街的灵魂。传统商业街区的历史文脉记录了其所在城市的过去,记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给城市未来的发展带来启迪。历史文脉对商业区独特个性的塑造,起到指导作用。因为历史文脉犹如一盏灯,会照亮商业街的发展道路,她又像一个路标,指引着城市的前行。若不顾其历史文脉的特征,可能就会造成商业街的衰落。

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商业街所独有的文化瑰宝,它在凸显其地域特征的同时,也展现其文化特征。虽然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水泥楼宇和电子信息,但是每一座城市的历史都不是能够由现代建筑的格式化和爆炸式信息所能限制的,它的独特性存在于人们口口相传和囿于文化观念的行为选择中。虽然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也有多元化,但是相对于每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文脉,又都显现其泛泛的一般性。城市的历史文脉记录了它自己特有的故事:它过去的繁荣与萧条,过往文人墨客都已深深地扎下了根,埋在了城市的土壤里。历史文脉在岁月中沉淀,在大地中安然,散发着浑厚的气息,绽放着浓浓的芳香。

历史文脉与商业街有着相辅相成的关联,历史文脉犹如一个城市的名片,商业街是历史文脉表达的载体,只有对于不同地域独特的历史文化的描绘与创新才可能创作出一个承载人们记忆与情感的动人景观。在当今的传统商业街区改造中,了解街区的历史是更好发展其独特街区景观环境的前提。

(三)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商业街的改造中如果能够最高程度地提炼出历史文脉所特有的符号,并将这些符号表达传承下来,必然会给人带来浓厚的社会“归宿感”和“认同感”[3],从而使传统商业街在融入现代元素的过程中,使传统元素焕发新的光彩,绽放新时代的光芒,在融合中延续其相对固定的历史与文化,使城市发展与民俗、民意紧密结合。因此,如何更好地运用新符号、新语言来表达和传承历史文脉,是传统商业街改造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商业街改造中融入那些具有历史感的、为人熟悉的、承载城市记忆的因素,才能使传统商业街改造获得成功。

其次,历史文脉是传统商业街改造的核心表现,其地位不可替代。历史文脉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是人类文明的延续,是城市历史延留的风貌,也是地域的独特个性特征的体现。当我们将商业街的现代化与历史文脉结合起来时,就为历史文脉赋予了新的生命。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城市之间逐渐趋同,历史与文化走在一种渐行渐远的边缘,这使历史文脉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从而使城市个性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对此,只有依据城市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等差异性因素,针对城市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历史文脉特点,在历史、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中,将历史文脉的核心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才能真正使特定地域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和获得创造。故商业街改造基于历史文脉的“和而不同”[2],是传统商业街改造的重要原则。

再次,历史文脉还能通过唤起回忆,提高大众的舒适感,增加城市认知度。历史文脉如同一条纽带,将客观的物质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传统商业街在社会方面和使用方面的普遍价值,证明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能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传统商业街所特有的符号,为行人营造出温馨的空间氛围,让人们倍感亲切,缩短了人与城市的距离。而这种地域特色又难免唤起当地人多年前的回忆,让人们在购物、娱乐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感受文化的价值,进而引发对历史文脉的思考。可以说,这种氛围使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不知不觉提高了大众的舒适感,增加了城市的认知度。

二、忽视历史文脉的社会影响

我国许多城市的传统商业街历史悠久,名闻天下,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以及大连的天津街等。这里,仅就大连天津街的改造为例,分析其对历史文脉忽视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警示于城市传统商业街的改造。

天津街地处大连市中山区,始建于1909年,是大连历史最悠久的百年老字号商业街,是大连中心商业区的发祥地。在大连百年城市的历史中,天津街始终都是大连市最繁华的商业地带。2005年,大连天津街被评为“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4]。然而,在2002—2004年的天津街改造中,由于改造的主导思想是改造的“标准”要实现和国际“接轨”,结果是,在“豪华时尚的地面设施、流光溢彩的高楼大厦、无不让行人惊叹”的同时[5],天津街的人流少了,人气不旺了,大连市民急了,天津街的商家急了,政府有关部门也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面对人们的疑问,有人说是大连市西部商业城的崛起分散了人流,有人说天津街的改造失去了其以往的“个性”,也有人说改造后天津街只有“商业”而失去了“传统”和“文化”,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从历史文脉的视角出发,不难发现,天津街改造恰恰是忽视了历史文脉。

第一,商业街区改造到底该是以市情民情为本,还是该以国际标准为本。以国际标准为本没有错,但是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市情民情的基础上。市情民情就是城市的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和城市历史文化演变,起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民的消费心理需要,二是市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不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就不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有市民说:“刚改造后的天津街我们都不敢进去,到处是装修华丽的商场和价格昂贵的商品,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购物的天堂。”[6]可见,脱离市情民情实际的商业街改造,必然会使一些商家关门①。

第二,商业街区改造到底该是在传承历史的同时讲求现代化,还是单纯的“洋”“精”“尖”。追求现代化的“洋”“精”“尖”也没有错,但是必须建立在以传承历史为原则的基础上。传承历史就是要多考虑一些商业街已形成的相对固化的特点,起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相对固定的人们十分习惯的商业业态,二是市民的消费习惯和对商业街的要求。不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也不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有市民说:天津街曾经是其最爱,“记得谈恋爱时,和对象一起最爱逛的就是天津街了,如果有外地的亲戚或是朋友来大连旅游,总是自豪地领他们到天津街逛逛,也总是不无得意地说,大连的天津街一点也不比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差。”[5]可是,这些以往的熙熙攘攘的人流和一张张兴奋热烈的笑脸,由于过去那种小店林立、步行街上到处是叫卖声的个体营销业态的消失,而在天津街少了。可见,脱离市民传统需求的商业街改造,必然会使“人气”流失。

2006年以后,大连市的各有关部门对恢复天津街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努力②。天津街重现了中低档商品的花车热卖,同时特色小吃一条街扑鼻的香气牵引着人们的胃口。为保障最终建设效果,政府甚至贴款,把大连的老字号商家都吸引回来③。目前,天津街已由步行街为主要形式,以中外文化区、休闲文化区、特色餐饮区等不同主题段落为特色成为吸引人们逛街的热门选择。

三、城市商业街改造如何传承历史文脉

天津街改造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传统商业街的改造,是否重视和融入历史文脉,对能否提高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与整体城市功能有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中传承历史文脉呢?

(一)广泛地倾听群众呼声,尊重公众的参与

传统商业街是面向大众的,历史文脉的传承首先是延续市民的逛街习惯和需求,即改造的方案必须能延续和扩展“人气”。为此,商业街的改造,一方面,应倾听群众的呼声,“在改造的过程中,进行调查统计,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群众资源,“在传统商业街区复兴或新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业品和民间职业”,使之加深加厚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特色[6]。大连天津街的改造,一个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在改造方案实施之前没有“多听点老百姓的意见”。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不要担心群众说的话不够标准,不够完美,重要的是时刻信任群众,处处依靠群众,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5]。而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要,必然会失去人气。所以,传统商业街的改造其定位必须面向大众,不能仅局限于中高档消费群体。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参与,鼓励社区进行历史文脉传承的培训活动。例如,社区可以组织居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培训手工艺人、说唱艺人等,节假日时间在商业街组织民间艺术活动;开发具有商业街风俗的各种营销模式,把商品销售与观光、情趣活动结合起来。这些活动会使群众在抓住创业就业机会的同时,传承历史文脉。

(二)充分地了解传统商业街的文化底蕴,提炼地域符号

对历史文脉的了解,要深层次地挖掘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历史信息和民俗民风,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各种代表地域特征的元素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提炼出可以用于传统商业街改造的地域和空间符号。对于经过提炼的历史文脉符号,不能只对其简单的表象进行单纯的融入,而是要整体规划设计,比如将这些历史文脉符号应用到传统商业街的铺装、布局、造景等当中,还可以应用到商业街导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及店面设计等方面。这些历史文脉的符号,会延续商业街的记忆,容易使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将不断扩散着浓浓的人情味、风俗范,形成城市的突出特色。大连天津街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引人入胜,例如昔日的大连摄影社故址,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拍照留念。事实证明,大连天津街所缺少的不是文化,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挖掘的意识和提炼的行动。

(三)重视反映不同商业业态特点及其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商业街空间规划,依据历史文脉来确定改造原则,实施渐进式改造

传统商业街的改造,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第二点做法中所提炼出的反映商业街文化底蕴的地域符号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这种融合是通过对商业街传统元素的现代化来实现其共生再生、从而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的。共生,是指将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与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实现传统商业街景观在城市景观活力构建中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也使传统商业街的历史文脉得以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对传统商业街的改造,应采取“整旧如旧”的保护方针,以增强当地原生态居民在城市中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荣耀感、认同感。再生,是指对传统商业街的各种元素移植或融入现代街区形态中[2]。例如,可以把传统店铺“移植”到现代商业广场中,使传统历史文化在新的空间形态中再现,历史文脉得以在现代形态中还原。当然,历史文脉的传承不是仅依靠旧式建筑与风貌,而是在保留原有历史语言的同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使人们在这种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商业形态中,既能读出历史,又能咀嚼出历史空间的演化,从而不断以新的形态使城市的历史文脉增厚。这需要一种渐进式的改造过程,“避免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改造方式”[7]。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才不会让商业街一下子失去其原有的记忆,才不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面目皆非”的感觉。如果丢弃传统商业街的各种历史符号,或者割裂历史,可能会出现所谓“镜像世界”景象,使人们感到虚幻无实,从而丧失商业街原有的魅力。因此,在深刻理解历史文脉的同时并将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中,这样的商业街规划才能在历史文脉与现代文化语言的结合中发挥强大的城市功能。

(四)商业街的具体规划要通过“市声市色”的环境建设,来传承历史文脉

市声,是指商业街上广泛的吆喝声、营销表演声、讨价还价声等汇集而成的巨大的喧闹声,这种声音使得街区热闹非凡,展现出特殊的文化氛围;“市色,是指商业街上的各种招牌、幌子、广告匾额、电子屏幕等”[2]。这些招牌、匾额通常色彩比较鲜明,高挂于店面,不仅向过往行人传达经营内容,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展现出商业街的浓浓味道。然而,传统商业街的市声市色,与现代商业街比较,人工的吆喝声会多一些,店面的招牌会比现代的广告牌多一些,露天的活动会多一些。如今的大连天津街,招牌比较现代化,不妨适当地还原一些当时街道的场景,再现当年的老店铺形象;在带来商业效益的同时,也增添几分文化气息。目前,街道中间搭建了临时店铺,使人们不再感到空旷,符合人们走“之”字形购物路线的习惯。如果在市声市色的环境建设上,在现代化的环境布局中再适当地多融入一些传统元素,将人们的记忆延伸到现在乃至未来,将会使天津街重振雄威。

四、结束语

如果说空间形态和建筑结构一起构成了传统商业街区的骨骼,那么历史文脉则是在这个空间中流动着的血液和街区的灵魂。当行走在传统商业街的道路上,用脚步来记录一座城市的时候,眼睛便是最好的单反相机。如果无视历史文脉在商业街改造中的重大作用,商业街必将陷于困境。因此,传统商业街在改造中,只有切实地尊重当地历史文脉、尊重城市文化传统,尊重群众的习惯和要求,尊重循序渐进的商业业态演化,历史文脉才能得以在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中传承、延续和发展,才能使传统商业街产生新的强大生命力。

猜你喜欢
商业街改造
完美小店
李晶晶作品
世界商业品牌名街评价研究
今非昔比的商业街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浅谈商业街的文化氛围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