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例感染性眼内炎的回顾性分析以及相关因素探讨

2014-10-21 20:14冯蕾梁辉吴培林苏才培季娴谢欣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外伤性内源性玻璃体

冯蕾 梁辉 吴培林 苏才培 季娴 谢欣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09.029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30229)

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冯蕾、苏才培、季娴、谢欣),医务部(吴培林);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梁辉)

通信作者:谢欣,Email: xiexin163@163.com

感染性眼内炎是指微生物侵入眼内组织并生长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1]。根据感染途径不同又分为外源性眼内炎和内源性眼内炎。该疾病严重损害视功能和眼球结构,可导致视力下降、丧失甚至眼球不保,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2]。笔者回顾了2008年 5 月至 2014年1 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101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关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14年1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眼内炎患者101例(均为单眼患病),右眼43例,左眼58例。其中同时伴有白内障56例,同时伴有青光眼9例、同时伴有视网膜脱离25例。发病至来院时间间隔在24 h内为7例,1~3 d 29例,3~7 d 28例,7 d以上37例。所有患者均是严重的感染性眼內炎患者或由其他医院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或恶化转诊而来,入院后92例患者接受了急诊玻璃体切割手术/和晶体切割术,9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和眼球严重损毁接受了眼球摘除手术。

1.2 感染性眼内炎诊断标准

发病后眼部疼痛、视力减退、房水混浊和/或伴有前房积脓、玻璃体呈灰白色颗粒状混浊或瞳孔区呈灰白或黄白色反光、形成玻璃体脓肿、眼底模糊不清甚至不能窥见眼底红光反射。结合病史及B超声波等检查,给予临床诊断。微生物培养取材部位为前房和玻璃体取样,如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符合感染性眼内炎的标准,但微生物培养阴性的病例也予以感染性眼内炎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人群特征

2.1.1 年龄性别分布

2008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因感染性眼内炎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共101例(101眼),男性78例(77.3%),女性23例(22.7%)。患者年龄3~82岁,(41.4±19.9)岁。

2.1.2 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

初中及以下文化77例(76.2%),初中以上至大专18例(17.8%),大学及以上6例(6.0%)。工人41例(40.6%),农民35例(34.7%),学生15例(14.8%),职员10例(9.9%)。

2.1.3 致伤物分布

致伤物中铁钉14例、金属丝 11例、铁片7例、刀具7 例、铁屑5例、枪钉4例、针头4例、竹竿4例,树枝4例、木块3例、石块3块,砖头2例、木棍2例、板栗刺2例、玻璃渣2例、拳击伤2例、螺丝帽1例、啤酒盖1例、竹签1例、钻头1例、手指1例、鸟啄伤1例。

2.2 发病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所有患者的致病因素中,由外源性因素所致的眼内炎为94例,占93%,其中外伤性82例,占81%,内眼手术相关性眼内炎12例,占12%;内源性眼内炎7例,占7%。

2.2.1 外源性眼内炎

外源性眼内炎包括外伤性眼内炎和内眼手术相关性眼内炎。

(1)外伤性眼内炎:

外伤后眼内炎82例,均为开放性眼外伤(破裂伤、穿通伤和贯通伤等)。将外伤按照是否与工作相关分为两组,比较性别、年龄、眼别、致伤物等因素(表1)。从表1可见,不同的致伤环境下,性别和眼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致伤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内眼手术相关性眼内炎:本研究中内眼手术相关性眼内炎共12例,其中白内障术后8例,占66.67%,发生时间为手术后3 d至5个月;青光眼术后3例,25.00%,均为滤过泡感染,发生时间为手术后2个月至2年,玻璃体腔内注药术1例,8.33%,发生时间为术后1个月。

2.2.2 内源性眼内炎

本研究中内源性眼内炎共7例(单眼),继发于急性蜂窝织炎1例, 糖尿病2例,尿毒症1例,心脏支架术后1例,原因不明2例。

3 讨论

感染性眼内炎是眼科的致盲性急症,可累及和破坏眼内各种组织,甚至发展为眼球周围炎。在本研究中,9例患者因感染不能控制和眼球严重损毁不得不接受了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手术。术后病理检测显示,眼球萎缩,球壁不均匀,角膜、巩膜、色素膜变性坏死。感染性眼内炎一旦发生,治疗棘手,预后差。所以目前普遍认为临床诊断后,应即刻全身和局部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同时做前房和玻璃体腔穿刺取液进行培养;必要时行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或玻璃体切割术。

开放性眼外伤破坏了眼球完整性,致使微生物进入眼内,是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最常见的原因[3-5]。本研究中外伤性眼内炎占了总例数的93%。其中,就致伤物而言,工作组和非工作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工作组金属性致伤物(金属丝、铁钉/片/屑等)占绝对比例,非工作组致伤物种类较多,除了金属性致伤物(针头、剪刀等)外木制品(木块、树枝等)也占了不少的比例。这与工人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有关。而非工作环境,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接触的是日常用品和自然环境,所以致伤物的种类较多。因此,加强不同危险环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危险工具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工作安全教育和流程的开展,相当一部分眼外伤应该可以避免[6]。此外,工作相关组中,青中年是发病的主要人群,而非工作相关的人群比较分散,这与中青人群是社会的劳动主体密不可分。非工作组中,<18岁年龄组患者患病占了不少的比例,社会和家长仍应重视儿童眼外伤的防范。

几乎所有的内眼手术后均可发生眼内炎,但是常见的多为白内障术、青光眼术后发生的眼内炎[7-8]。近年来,随着玻璃体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的开展,其术后眼内炎的发生也被逐渐发现和报道[9-10]。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8例外院白内障术后发生的眼内炎,3例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和眼内炎症的发生,1例玻璃体腔注射后发生的眼内炎。考虑微生物是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所致。所以,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流程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术前排除慢性泪囊炎等感染性疾病;术前睑缘清洁消毒;术中无菌透明塑料薄膜覆盖睫毛根部及眼周围皮肤;眼内植入物及气体必须经确实消毒,或经0.20~0.22 μm微孔滤器;术后眼部应用抗生素眼药水等。

内源性眼内炎是一种眼外的感染源通过血源性播散而引起的眼内感染[11-12]。目前文献报道显示,糖尿病、免疫缺陷、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慢性肺部疾病、口腔感染、肿瘤术后、心内膜炎等是高危因素。本研究中显示内源性眼内炎占同期眼内炎的7%,急性蜂窝组织炎、糖尿病、尿毒症和心脏支架术后是眼内炎相关的疾病。内源性眼内炎的早期诊断困难,往往耽误了最佳治疗阶段,预后较差,本研究中7例眼中4例因为炎症无法控制和眼球损毁严重进行了眼球摘除。

综上所述,感染性眼内炎病情危急,要想完全避免似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了解其不同病因及相关的因素,提高防范意识,并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才能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Durand ML. Endophthalmitis[J].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3, 19(3):227-234.

[2]Gelston CD. Common eye emergencies[J]. Am Fam Physician, 2013, 88(8):515-519.

[3]谢欣,杜新华,姜节凯.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 17(3): 316-317.

[4]Essex RW,Yi Q,Charles PG,et al.Post-traumatic end-ophthalmitis[J].Ophthalmology, 2004, 111(11):2015-2022.

[5]Bhagat N, Nagori S, Zarbin M. Post-traumatic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J]. Surv Ophthalmol, 2011, 56(3):214-251.

[6] Chen SY, Fong PC, Lin SF, et al. A case-crossover study on transient risk factors of work-related eye injuries [J]. Occup Environ Med, 2009, 66(8):517-522.

[7]曹向榮,龚力力,杨漪,等.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眼内炎的临床分析[J]. 中华眼科杂志, 2005, 41(6):519-522.

[8]黎晓新,张正.眼内炎的诊断与处理及预防[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0):946- 950.

[9]Schwartz SG, Flynn HW Jr. Endophthalmitis Associated with Intravitreal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jections[J]. Curr Ophthalmol Rep, 2014, 2(1):1-5.

[10]Shah CP, Garg SJ, Vander JF, et al. Outcomes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ndophthalmitis after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gents[J]. Ophthalmology, 2011, 118(10):2028-2034.

[11] Flynn HW Jr.The clinical challenge of endogenous end-ophthalmitis[J].Retina, 2001, 21(6):572-574.

[12] Jackson TL,Eykyn SJ,Graham EM,et al.Endogenous bacterial endophthalmitis:a 17-year prospective series and review of 267 reported cases[J].Surv Ophthalmol, 2003, 48(4):403-423.

(收稿日期:2014-06-09)

(本文编辑:沈惠云)

P1057-1059

猜你喜欢
外伤性内源性玻璃体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眼前“小蚊子”到底是什么
高职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
新常态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内源性及防范策略研究
哪些病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后脱离需要做手术吗
从教育的“内源性”探讨教育的本真
内源性12—HETE参与缺氧对Kv通道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