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性作业”的布置策略

2014-10-24 12:31谢兆占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0期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前置自学

谢兆占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

一、“前置性作业”的价值和意义

1.彰显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性

前置性学习是在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中始终指向既定的目标,方向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自主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2.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

前置性研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通过自主的学习和交流展示,构建学习组织。让学生既要自我学习、自我研究,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形成组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得恒久的学习动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凸显。

3.树立学生自主探究的自信心

前置作业的设置,使得学生自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后续新知的成功探究和疑难问题的有效解决,加之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与有序竞争,和谐氛围的着力营造,浓烈学风的逐步形成,适时恰当的激励鼓舞,置身如此宽松愉悦的状态下,学生始终保持亢奋激越、敢为人先的良好心态,就会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不断获得成功的感受和体验,自我认同感和学习自信心就会逐步增强。

4.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瞻性

前置作业的设置和使用,促使学生在课前对于所需探究新知中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具有急切探究的强烈欲望,进而强迫和勉励自己进行必要的预估和探索,积极进行自主思考和意义建构,甚至可能自觉进行资料收集和提前预习,能够站在探究未知的制高点,超前谋划,尽早自学,蓄势待发,如此下去,问题意识、追问意识自然得以有效激活。

5.显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尽相同,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促使不同学生对于前置作业的处置可能采用不同的解决方式,必然导致多样性学习方式的形成、碰撞和优化,学生因此也会由原本的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主动学习,课前学生是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必将成为学习的主流。

二、布置“前置性作业”的策略

1.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章可循”

前置性作业布置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使这种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有章可循”,教师就必须有相应的策略。以记叙文为例,进一步探究出“四读八步”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按图索骥,阅读课文一步一步落实“前置性学习”目标。第一遍:速读;第二遍:细读;第三遍:研读;第四遍:诵读。通过认真的预习,学生课堂上表现相当活跃,纷纷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所查找的资料展示出来,一改以往教师为主的课堂气氛,教学目标达成度大大提高。

2.尊重个体差异,设置弹性灵动的学习目标

如同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也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更没有相同的智力,表现在学习上,其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首先应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求知的欲望确定前置性学习的目标,再进行尝试学习。这就要求前置性学习一定要富有弹性。

3.调动学生兴趣,布置作业要有吸引力

在很多学生心里,相对于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前置性作业并不是作业,至少不是真正的作业。前置性作业完成质量的低下非常普遍。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教师多加引导,让学生明确先学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前置性作业本身趣味性来予以改进,让学生把前置性作业当成作业在完成。作业能激发起多少兴趣,学生就能发挥多少的学习主观性。教师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做到形式多样,突出趣味,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前置性学习是教师导学,学生自学的一种形式,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是教师“帮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上利用好前置性学习的话,不仅可以激活课堂的教学,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和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踩着音乐的节奏,方能跳出美丽动人的舞蹈;遵从阅读的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置性作业前置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