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探讨

2014-10-26 02:13吴大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会计学会计核算基础

吴大红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探讨

吴大红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是以会计核算流程为基础,运用项目化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对《会计学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模块化教学为背景,以会计核算流程为主线,项目驱动为起点,对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实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会计学基础;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

一、教学现状分析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将学生带进会计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理论课程奠定基础的课程。目前《会计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按传统的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线的学科课程模式,该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强调了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但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过多强调理论性忽略趣味性。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的大一的新生,由于在学习中无法接触到企业实际工作、对会计工作岗位及过程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工作联系起来,也不能深刻体验到知识对技能的指导作用,因而普遍觉得学习该课程抽象难以理解,同时也不明确自己需要形成什么样的职业能力进而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

(二)技能训练不足。尽管《会计学基础》课程在期末有为期一周的模拟实训,但是,教学和实训分离的结果是,上课时学生觉得枯燥难懂,实训时又将部分理论知识抛之脑后,如果能建立一座桥梁,将理论教学和模拟实训有机连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三)考核和评价侧重于理论知识。一般采用闭卷考试,分数还是学生考核的标准。这样的考核过于单一,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会计教学脱离了会计工作过程是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因此,会计教学应从会计工作过程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二、《会计学基础》采用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是以实践操作过程引领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原则,以会计核算流程为主线,按会计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在教学项目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最终由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采用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的优势主要有:

(一)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其实质是搭建了一座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桥梁。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把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拆解融合到各项目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和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这样,学生既能体会会计职业行为,感受到会计核算工作岗位的真实感觉,又能提高操作能力,为期末的模拟实训打下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通过适时且适度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过于依赖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最终会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而现代教学评价观提出要建构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发展性教学评价[1]。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在考核时既要考核学生在参与项目时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在解决问题时的贡献大小、在完成项目时所负责部分的工作量大小,又考核学生在完成项目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三、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应用

(一)分析会计工作过程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首先应明确会计核算基本流程,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如下: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二)确定教学内容

结合会计核算流程,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架构,突出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将传统10章的内容进行整合,共设计了5个模块教学模块。见表1。

表1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模块划分与项目设计表

(三)设置项目

根据教学模块共设置5个项目:

表2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项目设计表

(四)实施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

基于对会计职业情境和岗位的分析,教师可创设信息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供一些开放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解决教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

如在讲授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这一模块前,教师会给学生播放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的过程录像,介绍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的流程以及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2)实施项目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各项目的具体特点,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项目1、项目2和项目3主要结合会计实训软件,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进行凭证——账簿的会计处理流程,实现了教学和实际工作的对接。

项目4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5-7个人分为一组,每组分别以某种财产的清查为小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商定财产清查的方法、顺序,然后以小组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小组成员的财产进行清查,清查结果出来后,按照财产管理责任制度,层层把关审核报批,再进行处理。

项目5中,要求学生以学习团队形式上网查找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学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讨论、探讨,解决不了的问题咨询老师,老师也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根据进展情况随时进行指导。

(3)总结、评价

项目完成后,各小组将完成的成果上交,进行交流、讨论,探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并分享工作经验。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以引导和监督。评价是项目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评价有利于下一次项目教学的积极展开,一般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在项目学习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以后的项目学习。

四、结束语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一方面与企业的会计核算流程紧密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具体企业为依托,进行仿真讲解训练,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完成项目的过程,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构建,从而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1]李继红.会计学科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方法的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2]王峰.中小企业任务驱动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0,(10).

[3]孙清娟,李永川.基于“工学结合”的“五化教学法”课程开发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

[4]李启平,王冠.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素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5]左平.基础会计课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

2014-09-25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项目“基于项目团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战略成本管理课程为例”(kg2013395)研究成果。

吴大红(1968-),女,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G642

A

1008-293X(2014)12-0013-03

(责任编辑周一农)

猜你喜欢
会计学会计核算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