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的采访技巧

2014-10-27 19:51宋薪宏
记者摇篮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流浪狗专题片编导

宋薪宏

人物的采访在专题片的构成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专题片结构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承担了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重要作用。相比较于传统的新闻人物采访,专题片需要更深入的、探进人物内心层面上的挖掘。因而专题片的拍摄,应当充分重视和其采访对象的沟通和交流。

一、充分了解采访人物,进行多种方式的采访

传统的新闻采访往往追求的是“短平快”,但是这种采访方式不能完全满足专题片的内容需要。专题片的拍摄往往会有相对充裕的拍摄时间,所以也就有了更多和采访对象了解、沟通的可能。和采访对象的沟通有时候要抛开预设的采访内容和计划,这样可以避免对人物认识上的先入为主。最好的采访和沟通就是让采访对象觉察不到他是在被采访,善于倾听有时候要比善于提问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了解采访对象的方式是多元的,有的时候我们拿到的新闻线索并不是第一手的素材,这样其他媒体过往的报道会成为我们的参考,我们可以借此来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和人物事件的简要过程等等。

而所谓的多种方式的采访,就是不要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对采访对象进行的一对一采访。有时候可以将采访融进采访对象的生活、工作之中,随时遇到情况,随时进行采访,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下的采访对象更容易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想法,这样的采访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式采访时背景单一、情绪呆板的弊病。让采访对象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消除采访对象的紧张和不适,这样的采访既有生动的画面又有丰富的同期声,这是十分受观众欢迎的一种采访方式。

二、摆正身份,让采访对象成为自己的朋友

随着电视、纸媒的大幅扩张以及网络等第三媒体的迅猛发展,现在电视和摄像机已经不再像二十年前那样是老百姓眼中的稀罕物了。大众和媒体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再那么遥远,对有的采访对象来说,他们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明白该通过何种方式来表达,他们有的人甚至明白媒体和观众的诉求是什么;而有的人会很明确地拒绝采访,他们知道作为媒体没有权利强迫他们接受采访,他们还知道,现如今媒体报道出来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一点用都没有,他们更能认识到媒体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实际价值。所以作为专题片的编导更要摆正身份,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而要想了解采访对象,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成为朋友。

和采访对象结交的先决条件是,编导自己要珍惜和尊重自己的节目,要有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才会尊重所涉及的采访对象。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要多听听他们在说什么,要尽可能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来为他们考虑,而发现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共通点往往会让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

笔者曾经去武汉采访过一个收养流浪狗的中年男人,他每天五点多起床,到晚上九点钟睡觉,他一直都在为他收养的这两百多只流浪狗忙活着。当我和摄像第一天来到他的家里时,他对我们对他的关注表示感谢,但是他真的很忙又很辛苦,我明显感觉到他和我们之间隔着一道厚厚的墙,他似乎不愿意提及他内心的苦闷和生活的艰辛。但是当我们在吃饭聊天时聊到我家里也养狗,而且我对狗也十分喜欢时,他突然来了兴致,后来我们越聊越多,虽然拍摄只有五天,但是告别的时候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也许只是和采访对象之间只有那零星的相似点,但是很有可能成为打开他心锁的钥匙。

三、耐心、冷静,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媒体出品的专题片,为了节省经费,大多数情况下会省略去采访对象家里“踩点“这一环节,这样编导在和采访对象见面之前只能通过电话来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这样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有的采访对象“晕镜头”,平时说话聊天都很好,摄像机一架上,话筒一递上,他就不会说话了;有的人心里对媒体抱着怀疑的态度,电话里明明聊得很好,见了面却又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冷冰冰,对编导不理不睬的……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前期的沟通和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想完全杜绝,其实还是很难的。这样的情况万一发生了,那么编导就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来解决问题,打消采访对象的疑虑,揣摩采访对象的心理,要尽可能冷静地处理问题。有的编导遇到这种情况会干脆放弃,笔者觉得这是一种很不专业的做法,因为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我们本来要面对的就是突发的事件,接触的本身就该是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时候并不是这个人难以被媒体采访,而是这个采访对象很难接受被眼前的这个编导或者记者采访。所以问题如果发生了,那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多从自身找原因,这样才会更好地解决问题。出发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到了采访地要能接受发生的一切,包括预想中的以及突发的情况,遇到了问题要能积极地来解决,这是媒体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今,专题片常常踱步在纪录片身边,这实际上对媒体从业者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对于人物的采访又是专题片中的重中之重,所以要想真正提升专题片的质量,就要切实加强相关的人物的采访广度和深度,这是需要我们长期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反思的地方。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流浪狗专题片编导
流浪狗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他来中国只为寻找一只流浪狗
可怜的流浪狗——丢丢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