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生课堂参与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4-10-31 08:30张雪梅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教学方式影响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课堂参与逐步提升到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和实践中。课堂参与是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该文分析认为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因素主要是学科、教师、学生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策略。旨在引起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视,并为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学段目标时,提出了“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可见,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已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主观能动性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三方面 。学生课堂参与是学生参与在课堂上的体现,是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影响初中数学学生课堂参与的因素分析

(一) 学科教学内容的影响

数学学习内容的偏难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参与。这涉及到两方面:第一,数学学科本身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数学历来被许多学生认为是很难的科目,并且因此而对数学产生了恐惧,从而影响了数学课堂的参与,最终导致的是数学成绩低下,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恐惧;初中生注意维持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生动的学习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防止注意力分散,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以及全面的课堂参与。因此学习内容是否生动、不枯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

(二) 教师影响因素

首先,教师个人魅力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数学老师魅力大而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另外,从对教师的访谈结果来看,许多教师均表示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在这位教师的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在调查学生喜欢的教师类型时我们也发现,学生最喜欢幽默型的教师,其次是温柔型、朋友型、互动型,接下去是渊博型、传授型,严谨型占到比例最低。

其次,教师给予学生的参与机会。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应当有义务也有能力组织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许多教师还采取自己讲的方式,没有给予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发言的机会,就无所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了。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提供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才能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最后,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了单一的教学方式,缺少创新和变通,学生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进而选择了较少参与课堂或不参与课堂。教师在教学时可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

(三)学生自身影响因素

首先,学习基础。学生过往的学业成绩是他们学习基础的体现。纵向的数学学习特点奠定了数学学习难度螺旋上升的趋势,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在前一阶段已经落下了一部分知识,对他们后面的学习必然产生影响,当他们认为学习内容太难时,就会排斥学习,从而影响课堂参与; 其次,学习习惯、态度和喜爱程度。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会驱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而不良的习惯会让学生逐渐脱离学习。最后,学生越喜爱数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越大,对课堂上教师授予的知识就越期待,会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建构知识,强烈的情感参与体现在行为上就是课堂行为参与水平增加。

(四)环境影响因素

学生在班级内的座位、数学课程的上课时间及班级学习氛围也成为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环境因素。以往的研究表明,课堂中参与度较高的学生往往集中在前排和中间。其次,上课时间对学生参与程度的影响表现为一节课中各个时间段学生的参与情况差别和数学课安排在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学生的参与情况差别。上午9点左右是人精神最充沛的时候,最适宜于学生学习,而经过前两节课到了第三、四节课甚至是下午,学生倦意增加,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就会降低。此外,初中生的注意力极易转移到感兴趣的事物上,也极易被周围事物影响。

三、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

(一)学科内容影响因素的策略

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安排的内容如果过于简单,时间一长,学生不但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更会养成不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不良习惯;但教师若给予学生的任务,安排的内容太难,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或在尝试失败后滋生自卑、失望的负面情绪,其结果必然也是不乐观的。因此,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地布置任务,循序渐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的情感参与,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教师教学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面对枯燥的数字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富于这些数字以实际的含义,在实际的含义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会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教师影响因素的策略

学生喜欢哪个老师,自然会喜欢那个老师上的课。相反地,如果不喜欢哪个老师,就会排斥参与那个老师的课。因此,教师的个人魅力需要在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和期待中提升。如果教师不关注学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是不是喜欢自己,就不会注意到自己的个人魅力正在慢慢影响学生在自己课上的参与程度;教师营造自由发言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不断辩驳中发现规律、探索验证规律的方法,从而得出规律。如果一些发现、规律由学生自己说出来,教师自然就可以引导其他学生验证或者反驳他,学生参与动机加强,课堂学习效率就远要比教师自己讲、学生被动接受好得多。此外,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不再想要参与课堂。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单单是运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多尝试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三)学生自身影响因素的策略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教师在课外辅导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知道他哪一方面的知识不够扎实。要注意的是,数学的学习具有纵向和螺旋上升的特点,前面知识往往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及时地进行课外辅导,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查漏补缺,防止其这一知识的缺失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造成更大的知识漏洞。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能够驱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学习中,学会倾听和思考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习惯养成的最好方法还是言语的表扬,这也关系到教师的语言魅力。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相互依存,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态度也会随之而来。

(四)环境影响因素的策略

研究表明,课堂参与度最高的学生往往集中在中间,这与教师的关注最多落在中间位置密不可分。每一位学生都有公平的参与课堂的权利,因此教师可以在考虑身高的基础上,定期地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更换座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坐在中间的机会。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关注后排学生。同时,学生最能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上课时间是在上午第一二节课,这基本符合现在初中的上课安排。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兴中学)

作者:张雪梅 ,浙江省龙湾区永兴中学,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永兴中学,邮编:325024 ,联系电话:13695803168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教学方式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