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研究

2014-11-03 19:42赵喜仓任洋
软科学 2014年10期

赵喜仓 任洋

摘要:通过利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2002~2011年间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的提高,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专利产出效率主要受自身和R&D投入的影响,说明江苏省专利产出效率严重依赖于R&D投入。

关键词: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经济增长实力;PVAR

中图分类号:F127;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18-04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专利这一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2002年初科技部率先提出实施“专利战略”后,专利事业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专利已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依托。江苏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2009 年2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署《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合作协议》,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发展专利事业上升到全省经济科技战略层面加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完成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跨越。2012年,江苏省经济总量达到5.4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与第一名广东省的差距在逐渐缩小。R&D经费投入1287.9亿元,居全国首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8%,居全国第四。专利申请总量为4726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0091件,均居全国第一。虽然江苏经济基础和科研基础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提高专利活动的产出效率和整体质量,就必须更好地把握研发投入、专利活动、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江苏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数量分析,为制定科学的专利战略提供依据。

4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PVAR模型度量了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显示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

率对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产生正向影响,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同时,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江苏省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专利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也未得到充分挖掘。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江苏省经济转型、创建创新型省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江苏省要想在新一轮增长中继续处于领先位置,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所以专利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形成江苏省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给出如下建议:首先,应加大各城市特别是宿迁、淮安、盐城等苏北城市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单位R&D经费的利用率,有效促进专利产出效率的提高。其次,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专利意识,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应积极发挥各地政府的组织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其他主体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全省范围内的政产学研合作,加强苏南对苏中、苏北的创新帮助与指导,提高专利产出质量,鼓励企业将引进、购买和自主拥有的专利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尽快建立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实力的良性循环,让创新真正地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Pakes A, Griliches Z. 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 A first look [J].Economic Letters,1980,5:377- 381.

[2]Hausman J,Hall B,Griliches Z. Econometric Models for Count Data with an Application to Patent R&D Relationship[J].Econometrica,1984(152):909- 938.

[3]孙杨,许承明,夏锐.研发资金投入渠道的差异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J].金融研究,2009(9):165-174.

[4]霍静波.研发人力资源投入、知识溢出和专利产出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技术经济,2012,31 (1): 29-33.

[5]Mark Crosby. Patents, Innovation and Growth[J]. Economic Record,2000,76(234):255-262.

[6]吴建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研发、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研究,2008(3):9-12.

[7]张庆,冯仁涛,余翔.专利授权率、经济绩效与技术创新——关于专利契约论的实证检验[J].软科学, 2013,27(3):9-13.

[8]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71-102.

[9]黄苹.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J].软科学,2008,22(8):87-90.

[10]靳丹丹.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

[11]徐竹青.专利、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04(5):109-111.

[12]Dorothée Brécard,Arnaud Fougeyrollas,Pierre Le Mouёl,Lionel Lemiale,Paul Zagamé. Macro-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European Research Policy: Prospects of the Nemesis Model in the Year 2030[J]. Research Policy, 2006,35(7):910-924.

[13]廖中举.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32(1):19-23.

[14]毛昊,张洪吉,王锦旺.基于我国地区经济实力、科技研发费用投入和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产出的计量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2):110- 115.

[15]高锡荣.技术开发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省级Panel数据的经验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 2007,25 (4):31-35.

(责任编辑:李映果)

摘要:通过利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2002~2011年间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的提高,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专利产出效率主要受自身和R&D投入的影响,说明江苏省专利产出效率严重依赖于R&D投入。

关键词: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经济增长实力;PVAR

中图分类号:F127;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18-04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专利这一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2002年初科技部率先提出实施“专利战略”后,专利事业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专利已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依托。江苏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2009 年2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署《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合作协议》,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发展专利事业上升到全省经济科技战略层面加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完成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跨越。2012年,江苏省经济总量达到5.4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与第一名广东省的差距在逐渐缩小。R&D经费投入1287.9亿元,居全国首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8%,居全国第四。专利申请总量为4726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0091件,均居全国第一。虽然江苏经济基础和科研基础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提高专利活动的产出效率和整体质量,就必须更好地把握研发投入、专利活动、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江苏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数量分析,为制定科学的专利战略提供依据。

4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PVAR模型度量了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显示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

率对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产生正向影响,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同时,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江苏省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专利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也未得到充分挖掘。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江苏省经济转型、创建创新型省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江苏省要想在新一轮增长中继续处于领先位置,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所以专利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形成江苏省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给出如下建议:首先,应加大各城市特别是宿迁、淮安、盐城等苏北城市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单位R&D经费的利用率,有效促进专利产出效率的提高。其次,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专利意识,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应积极发挥各地政府的组织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其他主体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全省范围内的政产学研合作,加强苏南对苏中、苏北的创新帮助与指导,提高专利产出质量,鼓励企业将引进、购买和自主拥有的专利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尽快建立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实力的良性循环,让创新真正地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Pakes A, Griliches Z. 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 A first look [J].Economic Letters,1980,5:377- 381.

[2]Hausman J,Hall B,Griliches Z. Econometric Models for Count Data with an Application to Patent R&D Relationship[J].Econometrica,1984(152):909- 938.

[3]孙杨,许承明,夏锐.研发资金投入渠道的差异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J].金融研究,2009(9):165-174.

[4]霍静波.研发人力资源投入、知识溢出和专利产出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技术经济,2012,31 (1): 29-33.

[5]Mark Crosby. Patents, Innovation and Growth[J]. Economic Record,2000,76(234):255-262.

[6]吴建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研发、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研究,2008(3):9-12.

[7]张庆,冯仁涛,余翔.专利授权率、经济绩效与技术创新——关于专利契约论的实证检验[J].软科学, 2013,27(3):9-13.

[8]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71-102.

[9]黄苹.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J].软科学,2008,22(8):87-90.

[10]靳丹丹.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

[11]徐竹青.专利、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04(5):109-111.

[12]Dorothée Brécard,Arnaud Fougeyrollas,Pierre Le Mouёl,Lionel Lemiale,Paul Zagamé. Macro-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European Research Policy: Prospects of the Nemesis Model in the Year 2030[J]. Research Policy, 2006,35(7):910-924.

[13]廖中举.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32(1):19-23.

[14]毛昊,张洪吉,王锦旺.基于我国地区经济实力、科技研发费用投入和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产出的计量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2):110- 115.

[15]高锡荣.技术开发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省级Panel数据的经验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 2007,25 (4):31-35.

(责任编辑:李映果)

摘要:通过利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2002~2011年间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的提高,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专利产出效率主要受自身和R&D投入的影响,说明江苏省专利产出效率严重依赖于R&D投入。

关键词: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经济增长实力;PVAR

中图分类号:F127;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18-04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专利这一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2002年初科技部率先提出实施“专利战略”后,专利事业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专利已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依托。江苏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2009 年2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署《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合作协议》,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发展专利事业上升到全省经济科技战略层面加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完成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跨越。2012年,江苏省经济总量达到5.4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与第一名广东省的差距在逐渐缩小。R&D经费投入1287.9亿元,居全国首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8%,居全国第四。专利申请总量为4726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0091件,均居全国第一。虽然江苏经济基础和科研基础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提高专利活动的产出效率和整体质量,就必须更好地把握研发投入、专利活动、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江苏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数量分析,为制定科学的专利战略提供依据。

4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PVAR模型度量了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显示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

率对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产生正向影响,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同时,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江苏省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专利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也未得到充分挖掘。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江苏省经济转型、创建创新型省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江苏省要想在新一轮增长中继续处于领先位置,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所以专利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形成江苏省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给出如下建议:首先,应加大各城市特别是宿迁、淮安、盐城等苏北城市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单位R&D经费的利用率,有效促进专利产出效率的提高。其次,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专利意识,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应积极发挥各地政府的组织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其他主体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全省范围内的政产学研合作,加强苏南对苏中、苏北的创新帮助与指导,提高专利产出质量,鼓励企业将引进、购买和自主拥有的专利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尽快建立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实力的良性循环,让创新真正地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Pakes A, Griliches Z. 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 A first look [J].Economic Letters,1980,5:377- 381.

[2]Hausman J,Hall B,Griliches Z. Econometric Models for Count Data with an Application to Patent R&D Relationship[J].Econometrica,1984(152):909- 938.

[3]孙杨,许承明,夏锐.研发资金投入渠道的差异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J].金融研究,2009(9):165-174.

[4]霍静波.研发人力资源投入、知识溢出和专利产出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技术经济,2012,31 (1): 29-33.

[5]Mark Crosby. Patents, Innovation and Growth[J]. Economic Record,2000,76(234):255-262.

[6]吴建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研发、专利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研究,2008(3):9-12.

[7]张庆,冯仁涛,余翔.专利授权率、经济绩效与技术创新——关于专利契约论的实证检验[J].软科学, 2013,27(3):9-13.

[8]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71-102.

[9]黄苹.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J].软科学,2008,22(8):87-90.

[10]靳丹丹.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

[11]徐竹青.专利、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04(5):109-111.

[12]Dorothée Brécard,Arnaud Fougeyrollas,Pierre Le Mouёl,Lionel Lemiale,Paul Zagamé. Macro-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European Research Policy: Prospects of the Nemesis Model in the Year 2030[J]. Research Policy, 2006,35(7):910-924.

[13]廖中举.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32(1):19-23.

[14]毛昊,张洪吉,王锦旺.基于我国地区经济实力、科技研发费用投入和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产出的计量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2):110- 115.

[15]高锡荣.技术开发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省级Panel数据的经验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 2007,25 (4):31-35.

(责任编辑:李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