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制与企业寻租

2014-11-03 23:46周晨
软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规制矿产资源

摘要:从规制与寻租的理论联系出发,构建了一个政府规制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生产行为影响模型,分析实施规制前后矿企的要素投入和生产决策行为,并探讨规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如果政府准备实行总量控制的矿产资源规制,单个矿企会在规制发生前就改变其生产决策,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与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规制实施后更多的开采配额,从而实现所有时期总利润的最大化。矿企的这种寻租行为既造成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又影响了规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规制;寻租;矿产资源;生产行为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60-05

1 引言

矿产资源是一种可耗竭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可采取一种或几种规制来优化资源的开采路径,以实现资源的最优管理。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实行了一些矿产资源规制,例如,2002年起,国土资源部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钨矿资源,实施钨矿开采的总量控制;从2007年起,国家针对稀土的生产计划由指导性调整为直接的指令性,总量控制规制更加严格。但这些规制并未有效解决中国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规模过大、掠夺性开发等问题,特别是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其开发利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许多文献[1~3]证明,资源规制通常会引致企业的寻租行为,即企业会使本来可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要素浪费在那些无益于社会发展的活动上,扭曲资源的配置,以此来追逐由规制带来的租金,这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使规制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无效性。

4结论与建议

政府规制将引致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寻租行为,这种行为导致企业生产无效率,并对规制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政府实施规制后,企业获得配额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企业利润,而其劳动量、资本存量和开采量又是政府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政府实施规制前,企业往往会有改变劳动量、资本投入量并扩大开采规模的冲动,以此影响政府的预期,获得更多的配额,实现所有时期的利润最大化。大中型企业会投入更多资本,增加企业的开采设备,提高企业的开采技术水平;而小企业和小矿山由于拥有的开采设备有限,开采技术水平低下,则会投入更多劳动量。企业的这种生产决策造成了要素投入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寻租行为。而且,矿产资源规制效果是否能够达到规制机构的预期目标,是资源开采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行为及其他扰动因素的综合反映。只有将这些因素全面考虑,才能把握矿产资源规制的运行机理,从而准确反映规制效果。

通过放松某些假定,本文的模型可以进一步修正和扩展。政府规制可能是连续多期的,也就是说,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年)便修正规制措施,这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如果规制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出现了较高的垄断利润,企业会进入,并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较高配额;如果规制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出现了较低的垄断利润,企业会退出,由于存在进入壁垒,企业数目也可能保持不变。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中国矿产资源规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规制可以通过引入经济激励因素等间接规制措施而得到改进。如对寻租行为的罚款。然而,这个手段的缺点是无法有效监测到企业的寻租行为,且罚款水平事先也无法确定。向开采企业征税是另外一种激励因素。理论上,配额和征税的组合将提供两种规制手段的优点。在最初实行配额时,政府同时制定具体的征税标准,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追求更大配额的寻租行为。并且,当强调长期效率而寻求资源开采的最优路径时,经济激励因素变得更为重要。所以,为实现中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对矿产资源征收资源税,建立以资源税为核心的规制机制。

(2)完善规制机构的制度建设,以使企业获得稳定的预期,减少寻租行为。规制机构是规则制定者,其行为方式对企业的生产决策有重要影响。规制机构的政策应是透明、可信的。企业如果不知道规制机构想要达到的结果,就不会采取政府所期望的行动。所以,规制机构必须给企业明确无误的规制信息。还应建立明确的法律框架以确保规制机构权力的实施,处理好规制机构与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关系。最后,还必须建立和完善针对规制机构的有效监督体系,确保其不滥用权力。

参考文献:

[1]John R Boyce. Rent-seeking in Natural Resource Quota Allocations[J]. Public Choice, 1998(96):271-294.

[2]Harald Bergland, Derek J Clark, Pal Andreas Pedersen. Rent Seeking and the Regulation of a Natural resource[J]. Marine Resource Economics, 2002(16): 219-233

[3]张复明.矿业寻租的租金源及其治理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8):41-49.

[4][美]丹尼尔·F.史普博著,余晖等译.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5]Bohm P,Russell C 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A]. Kneese A V, Sweeney J L. Handbook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M]. Amsterdam: North-Holland,1985.

[6]金碚.资源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3):5-17.

[7]Congleton R D, Hillman A L, Konrad K A. Fo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Rent Seeking:An Overview [A]. Congleton R D. Theory of Rent Seeking Set[M]. Berlin: Springer, 2008.

[8]王文刚,庞笑笑,宋玉祥.土地用途管制的外部性、内部性问题及制度改进探讨[J].软科学,2012,26(11):33-42.

[9]Gary D Libecap, Steven N Wiggins. Contractual Responses to the Common Pool: Prorationing of Crude Oil Produ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74(1):87-98.

[10]李国平,周晨. 规制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钨、锑和稀土资源开采的随机前沿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15-20.

[11]刘香玲,魏晓平.寻租影响区域矿山资源开采时序的动力学模型[J].软科学,2010,24(12):66-69.

[12]丁乐群等.基于寻租理论的官煤勾结行为博弈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6):44-46.

(责任编辑:何彬)

摘要:从规制与寻租的理论联系出发,构建了一个政府规制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生产行为影响模型,分析实施规制前后矿企的要素投入和生产决策行为,并探讨规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如果政府准备实行总量控制的矿产资源规制,单个矿企会在规制发生前就改变其生产决策,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与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规制实施后更多的开采配额,从而实现所有时期总利润的最大化。矿企的这种寻租行为既造成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又影响了规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规制;寻租;矿产资源;生产行为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60-05

1 引言

矿产资源是一种可耗竭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可采取一种或几种规制来优化资源的开采路径,以实现资源的最优管理。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实行了一些矿产资源规制,例如,2002年起,国土资源部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钨矿资源,实施钨矿开采的总量控制;从2007年起,国家针对稀土的生产计划由指导性调整为直接的指令性,总量控制规制更加严格。但这些规制并未有效解决中国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规模过大、掠夺性开发等问题,特别是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其开发利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许多文献[1~3]证明,资源规制通常会引致企业的寻租行为,即企业会使本来可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要素浪费在那些无益于社会发展的活动上,扭曲资源的配置,以此来追逐由规制带来的租金,这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使规制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无效性。

4结论与建议

政府规制将引致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寻租行为,这种行为导致企业生产无效率,并对规制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政府实施规制后,企业获得配额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企业利润,而其劳动量、资本存量和开采量又是政府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政府实施规制前,企业往往会有改变劳动量、资本投入量并扩大开采规模的冲动,以此影响政府的预期,获得更多的配额,实现所有时期的利润最大化。大中型企业会投入更多资本,增加企业的开采设备,提高企业的开采技术水平;而小企业和小矿山由于拥有的开采设备有限,开采技术水平低下,则会投入更多劳动量。企业的这种生产决策造成了要素投入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寻租行为。而且,矿产资源规制效果是否能够达到规制机构的预期目标,是资源开采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行为及其他扰动因素的综合反映。只有将这些因素全面考虑,才能把握矿产资源规制的运行机理,从而准确反映规制效果。

通过放松某些假定,本文的模型可以进一步修正和扩展。政府规制可能是连续多期的,也就是说,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年)便修正规制措施,这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如果规制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出现了较高的垄断利润,企业会进入,并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较高配额;如果规制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出现了较低的垄断利润,企业会退出,由于存在进入壁垒,企业数目也可能保持不变。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中国矿产资源规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规制可以通过引入经济激励因素等间接规制措施而得到改进。如对寻租行为的罚款。然而,这个手段的缺点是无法有效监测到企业的寻租行为,且罚款水平事先也无法确定。向开采企业征税是另外一种激励因素。理论上,配额和征税的组合将提供两种规制手段的优点。在最初实行配额时,政府同时制定具体的征税标准,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追求更大配额的寻租行为。并且,当强调长期效率而寻求资源开采的最优路径时,经济激励因素变得更为重要。所以,为实现中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对矿产资源征收资源税,建立以资源税为核心的规制机制。

(2)完善规制机构的制度建设,以使企业获得稳定的预期,减少寻租行为。规制机构是规则制定者,其行为方式对企业的生产决策有重要影响。规制机构的政策应是透明、可信的。企业如果不知道规制机构想要达到的结果,就不会采取政府所期望的行动。所以,规制机构必须给企业明确无误的规制信息。还应建立明确的法律框架以确保规制机构权力的实施,处理好规制机构与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关系。最后,还必须建立和完善针对规制机构的有效监督体系,确保其不滥用权力。

参考文献:

[1]John R Boyce. Rent-seeking in Natural Resource Quota Allocations[J]. Public Choice, 1998(96):271-294.

[2]Harald Bergland, Derek J Clark, Pal Andreas Pedersen. Rent Seeking and the Regulation of a Natural resource[J]. Marine Resource Economics, 2002(16): 219-233

[3]张复明.矿业寻租的租金源及其治理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8):41-49.

[4][美]丹尼尔·F.史普博著,余晖等译.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5]Bohm P,Russell C 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A]. Kneese A V, Sweeney J L. Handbook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M]. Amsterdam: North-Holland,1985.

[6]金碚.资源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3):5-17.

[7]Congleton R D, Hillman A L, Konrad K A. Fo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Rent Seeking:An Overview [A]. Congleton R D. Theory of Rent Seeking Set[M]. Berlin: Springer, 2008.

[8]王文刚,庞笑笑,宋玉祥.土地用途管制的外部性、内部性问题及制度改进探讨[J].软科学,2012,26(11):33-42.

[9]Gary D Libecap, Steven N Wiggins. Contractual Responses to the Common Pool: Prorationing of Crude Oil Produ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74(1):87-98.

[10]李国平,周晨. 规制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钨、锑和稀土资源开采的随机前沿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15-20.

[11]刘香玲,魏晓平.寻租影响区域矿山资源开采时序的动力学模型[J].软科学,2010,24(12):66-69.

[12]丁乐群等.基于寻租理论的官煤勾结行为博弈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6):44-46.

(责任编辑:何彬)

摘要:从规制与寻租的理论联系出发,构建了一个政府规制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生产行为影响模型,分析实施规制前后矿企的要素投入和生产决策行为,并探讨规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如果政府准备实行总量控制的矿产资源规制,单个矿企会在规制发生前就改变其生产决策,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与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规制实施后更多的开采配额,从而实现所有时期总利润的最大化。矿企的这种寻租行为既造成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又影响了规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规制;寻租;矿产资源;生产行为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60-05

1 引言

矿产资源是一种可耗竭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可采取一种或几种规制来优化资源的开采路径,以实现资源的最优管理。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实行了一些矿产资源规制,例如,2002年起,国土资源部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钨矿资源,实施钨矿开采的总量控制;从2007年起,国家针对稀土的生产计划由指导性调整为直接的指令性,总量控制规制更加严格。但这些规制并未有效解决中国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规模过大、掠夺性开发等问题,特别是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其开发利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许多文献[1~3]证明,资源规制通常会引致企业的寻租行为,即企业会使本来可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要素浪费在那些无益于社会发展的活动上,扭曲资源的配置,以此来追逐由规制带来的租金,这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使规制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无效性。

4结论与建议

政府规制将引致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寻租行为,这种行为导致企业生产无效率,并对规制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政府实施规制后,企业获得配额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企业利润,而其劳动量、资本存量和开采量又是政府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政府实施规制前,企业往往会有改变劳动量、资本投入量并扩大开采规模的冲动,以此影响政府的预期,获得更多的配额,实现所有时期的利润最大化。大中型企业会投入更多资本,增加企业的开采设备,提高企业的开采技术水平;而小企业和小矿山由于拥有的开采设备有限,开采技术水平低下,则会投入更多劳动量。企业的这种生产决策造成了要素投入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寻租行为。而且,矿产资源规制效果是否能够达到规制机构的预期目标,是资源开采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行为及其他扰动因素的综合反映。只有将这些因素全面考虑,才能把握矿产资源规制的运行机理,从而准确反映规制效果。

通过放松某些假定,本文的模型可以进一步修正和扩展。政府规制可能是连续多期的,也就是说,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年)便修正规制措施,这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如果规制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出现了较高的垄断利润,企业会进入,并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较高配额;如果规制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出现了较低的垄断利润,企业会退出,由于存在进入壁垒,企业数目也可能保持不变。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中国矿产资源规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规制可以通过引入经济激励因素等间接规制措施而得到改进。如对寻租行为的罚款。然而,这个手段的缺点是无法有效监测到企业的寻租行为,且罚款水平事先也无法确定。向开采企业征税是另外一种激励因素。理论上,配额和征税的组合将提供两种规制手段的优点。在最初实行配额时,政府同时制定具体的征税标准,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追求更大配额的寻租行为。并且,当强调长期效率而寻求资源开采的最优路径时,经济激励因素变得更为重要。所以,为实现中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对矿产资源征收资源税,建立以资源税为核心的规制机制。

(2)完善规制机构的制度建设,以使企业获得稳定的预期,减少寻租行为。规制机构是规则制定者,其行为方式对企业的生产决策有重要影响。规制机构的政策应是透明、可信的。企业如果不知道规制机构想要达到的结果,就不会采取政府所期望的行动。所以,规制机构必须给企业明确无误的规制信息。还应建立明确的法律框架以确保规制机构权力的实施,处理好规制机构与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关系。最后,还必须建立和完善针对规制机构的有效监督体系,确保其不滥用权力。

参考文献:

[1]John R Boyce. Rent-seeking in Natural Resource Quota Allocations[J]. Public Choice, 1998(96):271-294.

[2]Harald Bergland, Derek J Clark, Pal Andreas Pedersen. Rent Seeking and the Regulation of a Natural resource[J]. Marine Resource Economics, 2002(16): 219-233

[3]张复明.矿业寻租的租金源及其治理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8):41-49.

[4][美]丹尼尔·F.史普博著,余晖等译.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5]Bohm P,Russell C 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A]. Kneese A V, Sweeney J L. Handbook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M]. Amsterdam: North-Holland,1985.

[6]金碚.资源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3):5-17.

[7]Congleton R D, Hillman A L, Konrad K A. Fo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Rent Seeking:An Overview [A]. Congleton R D. Theory of Rent Seeking Set[M]. Berlin: Springer, 2008.

[8]王文刚,庞笑笑,宋玉祥.土地用途管制的外部性、内部性问题及制度改进探讨[J].软科学,2012,26(11):33-42.

[9]Gary D Libecap, Steven N Wiggins. Contractual Responses to the Common Pool: Prorationing of Crude Oil Produ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74(1):87-98.

[10]李国平,周晨. 规制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钨、锑和稀土资源开采的随机前沿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15-20.

[11]刘香玲,魏晓平.寻租影响区域矿山资源开采时序的动力学模型[J].软科学,2010,24(12):66-69.

[12]丁乐群等.基于寻租理论的官煤勾结行为博弈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6):44-46.

(责任编辑:何彬)

猜你喜欢
规制矿产资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规制研究
中国社会组织自我规制的原因浅析
新常态经济规制及其制约机制完善
浅析我国行政规制的法制完善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现状与形势分析
简论当前职务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
宁夏自然资源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法治环境下规制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论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