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原市六十七中学为例论中学校园规划

2014-11-09 05:25
山西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学校园教学实验体育馆

张 婷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大学和中、小学等教育建筑,正经历着跨越式的飞速成长,校园建筑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许多近几年来落成的校园建筑,在设计理念和整体布局上都有所创新,不仅在积极地跟国际接轨,追随国际化,同时也融入了本土化设计元素,回归本土化。

目前,在土地日趋紧张,而建筑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校园建筑的使用效率,空间的集约化和功能组织的综合化,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校园建筑规划的发展方向。很多校园规划均以相对密集的结构,形成相对集约化的建筑布局,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上,立体化地将校园空间进行整合。

下面就以笔者参与过投标的太原第六十七中学校园规划为例来分析现代中学校园规划。

太原市六十七中学建设用地位于江阳化工有限公司社区内,校址西临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道路西留路,东邻居住区、北邻阳光小学、南侧为向阳店村空地。六十七中学校园建设用地呈不规则倒梯形,用地南北宽约为165 m,东西长约为108 m,总占地面积22.8亩。对于完全中学的建制规模来说,用地还是比较紧张的,任务书要求设教学实验楼,宿舍,食堂,体育馆等生活功能,还要在校园里设200 m跑道运动场。要同时解决好功能分区、出入口、道路、日照、通风、绿化、卫生、消防及环境景观等问题。

规划方案以校园生态化、人文化、集约化为主题,力图营造一座集人文、绿色于一体的建筑功能高效合理的现代校园。在设计中,在有限的地形中,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以创造疏密有致,开合有度的空间序列。设计上考虑用地特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又突出于环境,将人文环境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达到环境育人的作用。校园规划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交通——如何在有限的地形内规划出简短,便利,有效的交通,突出“步行优先”和“自行车优先”的设计原则,实现公共空间人车分流。创造出一个相对安全的人性化学习交流场所(见图1)。

图1 太原市六十七中学校园规划图

功能布局——科学的考虑师生日常的使用要求,着重处理好教学,实验,学生生活和体育课余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动静分离。

景观——本项目用地较为紧张,如何能更好的契合现有地形及更好的利用周边环境。在保证教学使用的前提下多布置绿化,同时辅以屋顶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改善校园小环境,成为江阳化工有限公司社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面分别详细阐述。

1 交通

1)交通出入口:六十七中建设用地除西侧外,东侧、南侧、北侧皆不临道路,校园主入口布置在建设用地西北面临道路西留路,从江阳化工有限公司社区主路西留路进入,后勤入口结合建筑设计布置在建设用地西南,后勤人员可不经过校园由西留路直接进入食堂。

2)步行系统:结合用地特征和空间布局,规划采用校园全步行系统,在校园内分别布置贯穿各建筑组团的消防车道路面铺装与广场等硬地铺装,以步行为主,同时满足特定时间和必要的机动车交通需求。机动车辆由入口广场南侧直接进入体育馆地下车库,自行车辆由入口广场北侧直接进入综合教学实验楼地下自行车库,达到“机动车辆,自行车辆不进入校园”的目的,师生人流由入口广场进入校园,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人性化学习交流的场所。

3)停车场地:体育馆设地下一层停车库,综合教学实验楼设地下一层自行车库,满足学生使用及校园平时的临时停车需要。不设置地面停车。

2 功能布局

功能分区科学的考虑师生日常活动的使用要求,着重处理好教学、实验、学生生活和体育课余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动静分离。

校园主入口布置在建设用地的西侧,从江阳化工有限公司社区主路西留路进入,整个用地范围基本为不规则的倒梯形,东西长约108 m,综合教学实验楼布置在用地较宽的北侧,南北一字布局,体育馆+食堂做成一栋建筑,布置在用地西侧,与综合教学实验楼自然形成宽24 m的入口广场,体育馆+食堂延伸下来与学生宿舍形成“L”形组团,学生宿舍布置在用地的南侧,较短的一边,南北布局,与食堂形成生活后勤区。综合教学实验楼与“L”形的体育馆加食堂,学生宿舍组团自然围合出了200 m跑道运动场,同时校园出入口处由综合教学实验楼与体育馆布置退让自然形成24 m宽的入口前广场,使得在用地紧张的条件下有了较为开阔的校园环境。

考虑到地域气象条件,校园内综合教学实验楼与学生宿舍都基本保证了最佳朝向,使各组团建筑在通风、光线、节能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3 景观

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安静、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能够使师生观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调剂大脑,消除疲劳。同时,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项目用地较为紧张,除了必要的功能布局外留下的空地不多,因此,在保证功能布局的同时尽量设置绿地,除了校园主入口24 m宽的广场集中绿化,校园沿街面做带状绿化,综合教学实验楼与体育馆,学生宿舍的周边绿化外,综合教学实验楼局部二层,体育馆食堂均做成屋顶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改善校园小环境。

整个校园用地紧张,规划布局紧凑,建筑设计与规划相辅相成,通过对太原第六十七中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笔者对校园建筑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代校园建筑设计朝着空间的集约化和功能组织的综合化方向走,以组团的方式形成,与规划的关系就更加密不可分。对于学校来说,全新的学校应该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更加自然与人文的学习空间,把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融入到整个校园中;同时要提供更大的空间和环境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不仅在教室中学习,还会在走廊、厅堂、体育馆、花园的一隅,甚至是校园之间交流与学习。

建筑以现代风格为基调,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设计力求体现学校建筑的典型、庄重特征,建筑布局注意群体效果,在统一中突出重点,建筑造型整体协调。

4 结语

尽管最终笔者的方案落选,但对太原第六十七中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还是给了笔者对于校园规划难得的实践经历和积累经验的机会。从设计层面上看,对于校园建筑,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我们都致力于通过打破孤立、封闭的空间状态,营造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创造交往、共享空间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现代的校园是具有活力的,最具有活力的就是学生们的各种活动,为适应活动的需要,在满足功能布局的情况下,创造多样化的公共活动场所,使校园空间丰富多样,灵活有趣,把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融入到整个校园中是未来校园规划的思路和方向。

[1]建筑设计资料集[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覃 力.中国当代建筑大系——学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李 宁.某学校总图设计的体会[J].山西建筑,2011,37(7):18-19.

猜你喜欢
中学校园教学实验体育馆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四以”模式探索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基于PLC的冲压成型自动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
当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