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证据
——诗人刘年诗歌近作浅析

2014-11-14 21:04顾懿初
天津诗人 2014年2期
关键词:青虫哲思意境

顾懿初

诗歌是一种饱含诗人思想感情与丰富想象的体裁,更是一门抒情的艺术。而抒情又是对幻象的沉浸。诗人刘年的这组诗歌,正是这种沉浸的表达与渲染……

《马》这首诗歌,诗人借用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描写,加上月光、蛙鸣等景物的融入,表达出一种纯朴的思绪。“骑在父亲肩上/从不担心摔下去/仰头/翻腰/可以用手指做的枪/射麻山上/肥白的月亮。”诗人以静缓的语言描述独特的流白与情感。尤其对父亲形象的描写,及其鲜明。父亲和诗人之间成功建立了一个足够交流的空间。“可以/在他肩上睡去/醒来。”睡与醒的结合完美温暖,那份深情缓缓倾泻,在记忆深处,抒发属于童年的故事。这种近乎蒙太奇的运用手法,清晰可辨。最后一句犹为精彩,“这一次/是中年。”厚重、踏实,短短六个字生动深刻,跳跃感强,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深入到读者的心灵之中。

《刀》这组诗歌文笔非常老辣,在这样的诗歌面前,任何关于诗歌技法、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点评与赞美都显得臃肿。因为诗歌本身的精彩远远胜过了技巧。“刀和菩提子摆在一起/好刀/拔出来的时候/地下通道之上/传来一系列的刹车声。”在这组诗歌中,诗人借助的对象便是这具体的实物:刀。通过对刀的描述,把所要表达的意境得以和谐、完美、饱满地呈现出来,然后通过对刀缓慢的叙述,糅合情感这条主线,使得诗歌的意境跌宕起伏。

《苜蓿花》非常清新。“青菜上有青虫/捉下来/准备喂鸡/你坚持放生/说那是要长翅膀的蝶。”短短几句诗,精彩透明,青虫、喂鸡、放生等词的运用,动静结合,诗人以一朵苜蓿花将内心的世界呈现。看似安静,实则涌动。

《团结湖公园》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渲染公园内的一些场景以及诗人从这些场景中深入的感悟。诗歌的第二小节非常精彩,“转过排椅/突然想起一个久远的人/忘记/才是爱的反义词。”看似平淡的表述实则暗含精彩的人生哲思,诗人对语言灵感和节奏的把握独到精准。笔力张驰有度,让平常的场景具有特色,呈现意境之外的韵味。

《京客隆超市》这首我特别欣赏的是第三小节和最后一段。精彩纷呈。“什么都缺,却感觉什么都不必要/没有欲望的时候/人像一个幽灵。”就像人生,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又什么滋味都没有。全诗以小见大,从超市的慨叹到现实的徒劳,缺与不缺之间,诗人将世态之境融入诗中,欲望也好,悲伤也罢,就这样,静静地以简素的笔调呈现内心,些许淡然,些许感伤。结尾堪称妙极,与主题、意境的结合都非常完美,这种结合在现代乃至后现代诗歌中都是独特的。

《你不动他,我不动你》写的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超常状态下的见解使诗的内涵和外延均有意想不到的拓展,这便是诗的精彩之处,“这请给他留一条河/可以在暑假/捉呆头呆脑的巴岩鱼。”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鲁迅故居》“我也是先生的一件遗物/你们怎么不管呢?”读罢让人心酸。诗人的笔是沉重的,更是伤感的,延伸的主线不直接道出,而是在变动折射中显现出来,从而贯穿整个诗境。

《养龟记》是一首很安静的诗歌。诗人运用细腻与细致的笔将情感真切地呈现出来。看似漫不经心的表述,却在结尾将诗提升了一个高度。

《林诗诗》这首诗歌的含义很深,诗人用委婉、空灵、深刻的笔触,向读者讲述了以林诗诗为主角的现代一女子的人生轨迹,并巧妙地绕过年龄,用安静的语言挖掘人生的年华。

《焚书》让我震撼。诗中提到的《远》是诗人的诗集,诗人凭借沉淀的笔墨,以通透而深刻的语言表达,显得非常内敛和隐忍。“《远》在手里/温顺如白鸽/一声尖叫/翅膀被撕下来了。”诗人借焚书这一情节,把一份记忆、一次缅怀,渗进骨髓之中。“冷却的灰/是生命的证。”为点睛之笔,它所表现出来的哲思,个人认为达到了一个逻辑的高度。

总之,这组诗歌,内质控制力非常好,闪现着诗人的智慧和哲思,渗透着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积累,从较为开阔和深入的角度展开描述,细品之余,能清晰体验到诗意的大气和开阔。

猜你喜欢
青虫哲思意境
亲近、温情、不加掩饰地记录乡村——《瓜熟蒂落》最为温暖人心的意境
Flying Forward
小青虫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哲思
小蚂蚁智斗大青虫(三)
一朵花的意境
大鸭梨和小青虫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