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2014-11-14 12:05祖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0期
关键词:射频消融房颤护理

祖丽

[摘要] 目的 对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20例,同时予以术前、术中及术后有效的护理配合。20例房颤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5~78岁,平均(47.1±3.4)岁,房颤病史3~20年,平均(18.1±6.5)年。 其中16例为阵发性房颤,4例为持续性房颤。结果 本组20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中无一例死亡,均完成肺静脉电隔离;手术时间2.5~3.0 h。术中2例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反应,经处理停止操作后恢复。随访6~12个月,共 2例 (10%)近期(术后3个月内)出现房早、房速及房扑等房性心律失常,2例(10%)远期(术后3个月后)复发房颤持续时间>30 s;均经过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处理后主观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心功能明显改善;远期复发患者经沟通症状改善,未接受二次射频消融治疗。结论射频消融术可明显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后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早日康复。

[关键词] 房颤;射频消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0-0067-0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afion,AF,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有不良预后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其发作时的心悸、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房颤的传统治疗有药物维持窦律和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但药物维持窦律的作用有限,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抗凝治疗有增加出血的危险[2]。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具有微创、有效、时间短、反应轻等优点,近年来成为根治房颤成功、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提高房颤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的作用[3]。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内导管释放一定的物理能量,产生能量可控的热效应造成局部细胞外液蒸发、脱水,导致细胞不可逆的局限性凝固坏死,从而破坏心动过速病灶及折返途径,达到根治或控制心律失常的一种介入方法。在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同时配合合理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确保手术成功。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20例,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行射频消融术住院治疗的20例房颤患者, 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5~78岁,平均(47.1±3.4)岁,房颤病史3~20年,平均(18.1±6.5)年。其中16例为阵发性房颤,4例为持续性房颤。入选病例均无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甲亢等,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局部麻醉,Seldlnger法穿刺,行两次房间隔穿刺将鞘管放至左心房;成功后经鞘管内注入肝素5 000 U,逐渐追加。然后进行肺静脉造影,送入环状标测电极LASSO至左右上下肺静脉标测肺静脉电位;在Carto系统指引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消融部位为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交界处,使用冷盐水消融导管沿肺静脉前庭环形消融,温度43℃,输出功率10~35 W,NaCl溶液冲洗速度为5 mL/min,每点放电20~30 s;最后利用Lasso电极标测肺静脉电位进行节段性补充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位消失,若持续性房颤未终止进行经胸电复律。

2 结果

本组20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中无一例死亡,均完成肺静脉电隔离;手术时间2.5~3.0 h。术中2例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反应,经处理停止操作后恢复。随访6~12个月,共 2例 (10%)近期(术后3个月内)出现房早、房速及房扑等房性心律失常, 2例(10%)远期(术后3个月后)复发房颤持续时间>30 s;均经过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处理后,主观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心功能明显改善;远期复发患者经沟通症状改善,未接受二次射频消融治疗。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术前患者及家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术前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患者的病情、家庭状况、精神状态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告知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手术过程及电复率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使患者消除顾虑,从而配合治疗。同时告知患者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全程需要背部制动、长时间体位不舒适,需克服忍耐,否则会耽误手术时间且增加痛苦,且可能随之带来手术风险。术前指导患者少量饮水,清淡饮食,以减少因手术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术前做好术侧肢体备皮,建立静脉通路以方便术中用药。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前4 h禁食,嘱患者术前排空大、小便,并予以保留导尿;严格了解心电监护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射频消融仪、除颤器、吸引器等仪器的性能,备好术中所需要的各种穿刺针、导管等[5]。

3.2 术中护理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体征和患者的自我感觉,协助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心电生理记录仪、射频仪。专人负责除颤器[6]、鼻导管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动静脉穿刺、心电生理检查、标测定位及射频消融。术中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室颤、窦停、心肌穿孔、心包填塞、导管断裂等。对射频消融未能诱发者及射频后需要验证疗效者,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随时观察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术中常规应用芬太尼2 μg/min·kg持续静脉泵入止痛,注意给药剂量和速度,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根据评估结果追加芬太尼的剂量。关注患者呼吸情况以及口鼻分泌物情况,避免误吸和呼吸抑制的发生。鞘管拔除后,护士应在左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点处压迫止血5 min,注意压迫点准确,不影响动脉搏动[7]。endprint

3.3 术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给予心电监护。术侧肢体制动12 h,定时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血肿及双足的足背动脉及肢体温度变化。后常规应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淤斑、黑便、血尿等,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使其维持在2.0~3.0[8]。

3.4 健康教育

术后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对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强化健康宣传嘱患者定期复查,严格遵医嘱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5 并发症

①穿刺部位出血 术侧肢体制动6 h,密切观察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变化。②心脏压塞 心脏压塞是介入诊疗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与房间隔穿刺、左心房导管操作、手术时间较长和初期经验不足等有关[9]。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血压变化,询问有无胸痛、胸闷感,重视患者主诉。一旦发生心包填塞,立即中止手术,迅速进行抢救,予高流量吸氧,(4~6)L/min[10];遵医嘱给予止痛、升压等药物,使血压稳定在90/60 mmHg以上。③迷走神经反射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本组2例由于空腹时间过长出现迷走神经反射,予及时补液治疗症状得到了控制。④肺静脉狭窄 肺静脉狭窄因射频电流的热效应使组织产生生理和病理的过度反应而引起,临床上可无症状或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咳嗽、胸痛、咯血等。术后应密切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发绀、胸痛、咯血及反复的肺内感染等症状发生。

4讨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方法。2008年经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对于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对病史较短、药物治疗无效、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首选治疗;对病史较长、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维持窦性心律或预防复发的措施之一[11]。射频消融术可明显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房颤射频消融术具有时间长、难度大、且术后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缺点,要求护士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早日康复[12]。其中,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意义及手术存在的风险、注意事项,解除患者顾虑和紧张情绪,使其身心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等心衰症状出现,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动脉血压、心律、心率、氧饱和度、尿量、尿色等变化。保证各抢救物品、药品的完整性,随时紧急备用,熟练配合,发现异常通知术者,同时遵医嘱进行处理或急救。积极做好术中密切配合,能为术者提供逐项实时的动态信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的安全。另外,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6%~6.5%[13],常见的有心脏填塞、迷走神经反射、肺静脉狭窄和心房-食管瘘等,因此,护理人员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血压、神志等变化,重视患者主诉,发现异常尽早告知医生,一旦确诊,及时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

综上,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董建增.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围术期处理策略[J]. 心电学杂志,2008,27(1):37-41.

[2] 马先莉. 13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17-2819.

[3] 袁萍,黎萍.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60例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7):98-99.

[4] 史超,陈桂花. 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1):108-109.

[5] 李志宏,杜靖霞,马静.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3,11(7):1933-1934.

[6] 程红丽,徐红岩.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2):1097-1098.

[7] 李吾枝,常玉霞,杨旭.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护理现状[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59-60.

[8] 郑云斌,林秀铭.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75例围手术期护理[J]. 福建医药杂志,2011,33(4):148-149.

[9] 管翠华. 心房颤动经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安徽医药,2011,15(2):260-261.

[10] 吴群英. 心理护理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l3,34(29):6152-6153.

[11] 李咏梅. 65例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护理配合[J]. 天津护理,2011,19(4):196-197.

[12] 王丽萍.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研究现状[J]. 天津护理,2012,20(4):274-275.

[13] 颜琼,王静.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手术期护理[J]. 江西医药,2010,45(1): 86-87.

(收稿日期:2014-07-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射频消融房颤护理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护理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杂交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治疗62例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