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策略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2014-11-14 14:58孙莉高莉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0期
关键词:医率血糖糖尿病

孙莉+高莉萍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策略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策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检测结果及两组患者治疗后遵医率、两组患者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和自我监测管理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不遵医率5.0%,对照组治疗后的不遵医率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遵医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遵医率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监测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策略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并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关键词] 健康教育策略; 2型糖尿病;遵医行为;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0-0116-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糖尿病的高致残率与高致死率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控制和预防糖尿病,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进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为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选择适宜的策略是保障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基础[1]。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正规的治疗方案,其中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策略,加强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提高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糖尿病的病情[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 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急性并发症及肾功能衰竭晚期或其他身体活动受限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8岁,平均(47.2±11.3)岁。病程1~10年,平均(5.4±1.3)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8例, 高中41例,初中及以下11例。治疗前空腹血糖(7.65±1.24) mmo/L。全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家族史等基线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分析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策略,采取通过口头讲解、每月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健康教育处方、黑板报、宣传栏、观看影碟及个体宣教等多种形式。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主动、热心、细心、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消减其对糖尿病的抗拒心理、治疗急躁心理等负性心理;(2)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须终身进行饮食控制,进食应定时定量;每日摄入的饮食所含的营养素应比例适当,可多选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片、荞麦面、海带、新鲜蔬菜水果、海藻类和豆类。严格限制单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水果、蜂蜜)及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使用量,最好选用多糖(淀粉类),如米、面等谷类,黑米、红米、豆类、荞麦面、玉米面等,同时与一些新鲜蔬菜混合食用。(3)运动干预: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体操、游泳、跳舞、羽毛球、乒乓球等,每天至少运动30 min。活动时间安排在餐后1 h为宜[3],每周坚持3~5 d规律运动,同时要求患者家属陪伴运动,记录每日运动次数和时间。(4)用药干预:给患者讲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药方法,使患者了解遵医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认识到不遵医用药的危害,正确认识胰岛素的作用,掌握注射胰岛素的方法。(5)自我管理指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和结果判断以及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症状,预防低血糖的方法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1.3评价指标

1.3.1 遵医行为评定[4] 完全遵医:严格按医遵执行治疗方案;基本遵医:基本按医嘱执行治疗方案;不遵医:常不按医嘱执行治疗方案或中断治疗者。

1.3.2 自我管理评分 设计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调查表,内容包括饮食管理(11 条)、运动管理(8 条)、用药管理(6 条)、自我监测管理(15条)4个维度,共40 条,每个条目按总是、经常、一般、很少、从不分别计0~4 分, 满分共160 分[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测试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遵医率比较endprint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不遵医率5.0%,对照组治疗后的不遵医率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遵医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遵医率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自我管理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监测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我国2型糖尿病呈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与之相对应的是患病人群的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达标率[6]。在糖尿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饮食习惯,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消除或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7]。本研究干预组主要侧重于心理、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自我管理和病情控制等方面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用药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及消极悲观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反复、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系统的、循环式健康教育策略,经常与患者谈心,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患者系统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知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8]。李宜华等[9]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教育组住院全过程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出院后2个月,结果显示,系统健康教育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空腹血糖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全过程的系统化、程序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了血糖,提高了治疗效果。本研究也证实上述观点,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 vs 75.0%,P<0.05)。同时告知患者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应采取合理饮食方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掌握降糖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时间及对低血糖的应对方法、足和眼的保护方法,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增强自我管理能力[10-12]。本研究表4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监测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贾延萍等[13]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王飞英等[14]将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证实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认为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采取自己“照顾”自己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15]。

综上,我们认为,健康教育策略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及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7.

[2] 陈星,袁玉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2-27.

[3] 石永丽. 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09,15(10):1242-1243.

[4] 韩云,丁慧萍,李小娜,等. 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J]. 常州实用医学,2013,29(1):35-36.

[5] 刘允霞,王慎凤. 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30-131.

[6] 张鲁豫,侯准科,谭琳琳,等.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J]. 河南医学研究,2011,20(4):478-479.

[7] 范维贞,赵娜.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河北医药,2014,36(4):628-629.

[8] 李雪兵,周秋红,邹富珍,等. 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4):355-356.

[9] 李宜华. 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71-72.

[10] 费静霞,裴建琴,姚敏红. 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2,26(6):1572-1574.

[11] 杨丽君. 临床护理干预及自我管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39-240.

[12] 黄艳君. 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4,20(2):129-130.

[13] 贾延萍,王囡. 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4):85-86.

[14] 王飞英. 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1-12.

[15] 王华. 自我管理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4,12(12):1074-1075.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不遵医率5.0%,对照组治疗后的不遵医率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遵医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遵医率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自我管理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监测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我国2型糖尿病呈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与之相对应的是患病人群的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达标率[6]。在糖尿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饮食习惯,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消除或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7]。本研究干预组主要侧重于心理、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自我管理和病情控制等方面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用药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及消极悲观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反复、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系统的、循环式健康教育策略,经常与患者谈心,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患者系统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知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8]。李宜华等[9]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教育组住院全过程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出院后2个月,结果显示,系统健康教育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空腹血糖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全过程的系统化、程序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了血糖,提高了治疗效果。本研究也证实上述观点,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 vs 75.0%,P<0.05)。同时告知患者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应采取合理饮食方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掌握降糖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时间及对低血糖的应对方法、足和眼的保护方法,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增强自我管理能力[10-12]。本研究表4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监测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贾延萍等[13]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王飞英等[14]将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证实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认为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采取自己“照顾”自己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15]。

综上,我们认为,健康教育策略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及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7.

[2] 陈星,袁玉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2-27.

[3] 石永丽. 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09,15(10):1242-1243.

[4] 韩云,丁慧萍,李小娜,等. 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J]. 常州实用医学,2013,29(1):35-36.

[5] 刘允霞,王慎凤. 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30-131.

[6] 张鲁豫,侯准科,谭琳琳,等.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J]. 河南医学研究,2011,20(4):478-479.

[7] 范维贞,赵娜.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河北医药,2014,36(4):628-629.

[8] 李雪兵,周秋红,邹富珍,等. 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4):355-356.

[9] 李宜华. 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71-72.

[10] 费静霞,裴建琴,姚敏红. 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2,26(6):1572-1574.

[11] 杨丽君. 临床护理干预及自我管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39-240.

[12] 黄艳君. 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4,20(2):129-130.

[13] 贾延萍,王囡. 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4):85-86.

[14] 王飞英. 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1-12.

[15] 王华. 自我管理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4,12(12):1074-1075.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不遵医率5.0%,对照组治疗后的不遵医率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遵医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遵医率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自我管理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监测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我国2型糖尿病呈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与之相对应的是患病人群的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达标率[6]。在糖尿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饮食习惯,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消除或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7]。本研究干预组主要侧重于心理、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自我管理和病情控制等方面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用药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及消极悲观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反复、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系统的、循环式健康教育策略,经常与患者谈心,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患者系统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知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8]。李宜华等[9]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教育组住院全过程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出院后2个月,结果显示,系统健康教育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空腹血糖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全过程的系统化、程序化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了血糖,提高了治疗效果。本研究也证实上述观点,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 vs 75.0%,P<0.05)。同时告知患者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应采取合理饮食方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掌握降糖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时间及对低血糖的应对方法、足和眼的保护方法,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增强自我管理能力[10-12]。本研究表4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监测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贾延萍等[13]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王飞英等[14]将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证实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认为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采取自己“照顾”自己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15]。

综上,我们认为,健康教育策略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及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7.

[2] 陈星,袁玉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2-27.

[3] 石永丽. 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09,15(10):1242-1243.

[4] 韩云,丁慧萍,李小娜,等. 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J]. 常州实用医学,2013,29(1):35-36.

[5] 刘允霞,王慎凤. 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30-131.

[6] 张鲁豫,侯准科,谭琳琳,等.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J]. 河南医学研究,2011,20(4):478-479.

[7] 范维贞,赵娜.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河北医药,2014,36(4):628-629.

[8] 李雪兵,周秋红,邹富珍,等. 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4):355-356.

[9] 李宜华. 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71-72.

[10] 费静霞,裴建琴,姚敏红. 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2,26(6):1572-1574.

[11] 杨丽君. 临床护理干预及自我管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39-240.

[12] 黄艳君. 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4,20(2):129-130.

[13] 贾延萍,王囡. 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4):85-86.

[14] 王飞英. 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1-12.

[15] 王华. 自我管理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4,12(12):1074-1075.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率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随访管理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