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2014-11-15 09:36郑艳
文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爱莲说语言教学

郑艳

内容摘要:《爱莲说》是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本上已明确指出: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文笔者就此篇文章的教学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爱莲说》 教学 语言

[教学设想]

《爱莲说》是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本上已明确指出: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此文的前一篇文章是《桃花源记》,在理解周敦颐的思想情怀的时候要和陶渊明的思想进行对比,让学生既理解如陶渊明般隐逸者的远离与无奈,又要理解如周敦颐般泥淖中求高洁的伟大。

[学习目标]

1.朗读并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2.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3.探究文章的主旨和写法。

4.学习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学习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都习惯将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但宋代却有一位大哲学家偏偏称莲为花中的君子,并以一篇《爱莲说》而在文坛名留千古,这个人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来感受一下莲花的君子之风。

二.解题

“莲”点明了写作的对象;

“爱”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说”是古一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那么本文的题目《爱莲说》就可以理解为: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为他在庐山莲花峰下小溪旁建造的房屋是用家乡的濂溪命名的,后人便称他为濂溪先生。他推崇孔孟的儒家学说,同时继承了古代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 后被他的弟子发展成了“濂溪学派”。

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军(“星子”是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他的《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朱熹以后,爱莲池的名声日益远扬。

四.整体感知

1.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及节奏。

2.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这名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五.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自由译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把不懂的字词和语句圈点出来,彼此交流讨论。

(此部分基本由学生完成,学生无法完成的,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2.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的几个知识点。

*中通外直:莲花的茎中空外直。

*不蔓不枝:蔓和枝,两个词语为一种词性,它们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在此句中的意思是“不长藤蔓,不长枝节”。

*香远益清:“远”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向远处传播”;“益”是更加。这句话的意思是香气向远处传播,越发显得清新芳香。

*文中出现的三个“之”字。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没有宾语从句,所以当宾语是个句子时,就要在宾语的主谓之间加一个“之”字取消这个句子的资格,这样才能作宾语。

“菊之爱”: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菊”是“爱”的宾语,而宾语前置到谓语之前,就要用“之”做连接。对于菊花的喜爱。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是“助词”,翻译成“的”。

*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当,这里与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众,多。

六.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为什么如此爱莲?

[要点提示]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不流俗;“濯清涟而不妖”的谦逊、质朴。

体态气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坦荡,不攀附权贵、不阿谀逢迎;“香远益清”的芳香,用以说明君子的美名远播。

风度气韵:“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自尊自爱与自重。

作者爱莲花一方面是因为莲花自身的形体高洁美丽,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莲花身上所具有君子的美德。

请一位同学把这些句子读一遍,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大家齐读这段话,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endprint

2.这篇文章是写莲花的,可是作者却在文中不惜笔墨写了菊花和牡丹,以及喜爱这两种花的人,这样写有何用意?

[要点提示]

衬托:(如果学生只能回答出衬托,要提示学生,看同样是衬托,角度有什么不同?)菊——正衬,牡丹——反衬。作者是用陶渊明追求隐逸和世人追求富贵的生活态度,来衬托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其实作者写三种花的目的是要写三种人,是要再现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最终表明作者周敦颐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态度和志向,这种写作手法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抱负、情趣、愿望和要求等。

像我们以前学过的《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写“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下面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所托之物、所言之志是什么?

所托之物是莲花,所言之志是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七.质疑问难

让学生根据本文所学,自主提问。

(教师要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充分地预设)

在学生充分讨论发问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入以下问题。

1.第2段后半部分中有个“噫”字,它的含义是什么?结合后面语句,你认为其中包含了哪几种不同的情感?

学生齐读第2段,体会不同的情感。

[要点提示]

“噫”字在此表示叹息。叹息什么呢?

菊花虽好,却幽居独处,孤芳自赏;

牡丹虽艳,却富贵荣华,正合世俗;唯有莲花,端庄正直,清高不凡。具有君子风范,虽生于世俗而不为世俗所污。

2.三种人生选择你更倾向于哪种

(不喜欢牡丹的汲汲于富贵,这个学生比较好理解,也能取得一致性。但可能会有学生提出欣赏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所以,对陶渊明的归隐与周敦颐的污浊中依然坚守这两种精神,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地认识。)

我们刚刚学过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很多同学也会背他的《归园田居》。面对混浊的官场和肮脏的世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他吟诵着《归去来兮辞》, “采菊东篱下”,“带月荷锄归”,选择了隐居。但周敦颐没有这样,查看历史我们也知道,周敦颐胸怀洒脱,颇有仙风道骨,也不乏“山林之志”,但他依然留在了官场。他虽在各地做官,但俸禄甚微,来到九江时,他还把微薄的积蓄捐献给了故里宗族。周敦颐不仅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为官上也颇有建树。黄庭坚曾在《豫章集·濂溪诗序》中盛赞他:“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同学们,这就是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这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诗人的个性理想有关,当然也和当时的背景有关。选择虽不同,但陶渊明、周敦颐都显著有别于趋同富贵失掉自我的芸芸众生,所以其人格同样伟大。

八.诵读做结

让我们怀着对周敦颐深深地理解和敬意,再朗读一遍这流传千古的名篇。

(作者介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莲说语言教学
《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周敦颐《爱莲说》创作说明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教育教学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