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2014-11-15 07:18陆建华
文教资料 2014年20期
关键词:学生提问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陆建华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提问的现状:一是沉默是金,闭口不问;二是海阔天空,随性而问;三是真知灼见,由心发问。在分析学生提问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策略研究,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学生提问 现状分析 策略研究

古人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其意思就是善于提问,向别人请教问题,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则办不成大事。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不学问,非学问。”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上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提问的重要性。

在日常教学中,提问作为一种常规教学手段,在课堂结构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推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现今初中历史课堂,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师生对“提问”的理解大多是片面的,运用也多是单向的。在实际教学中,提问权被牢牢掌握在教师手里,往往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教师质疑多,学生质疑少,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因为缺少教师必要的正确引导和方法指导,其有效性大打折扣。

一、应对“沉默是金,闭口不问”的教学策略

该现象比较常见的形态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课堂的质疑、发问成为教师的专利,源于学生的问题几乎为零,回答问题成了学生的本分。

学生不愿提问,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从主观方面分析,有所谓的“面子”问题。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自尊心较强,顾虑较多,生怕提出来的问题、说出来的观点不被老师、同学认可,而反遭嘲笑。从客观方面讲,现行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因为应试需要,教师只重视“答”的训练,忽视了“问”的培养,习惯了“一言堂”的灌输,忘却了学生表达自己合理质疑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失去了应有的问题意识。

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造提问的条件。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的若干提高学生质疑积极性的做法:

尝试一: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乐问。如在讲授专题“中日关系”时,作如下设计:

①播放影片《南京!南京!》片段。(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及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②引导学生通过影视片段,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探讨、交流。

对话一:共鸣

甲同学:日本人杀了这么多中国人,实在是太可恶了。

乙同学:是的,日本是世界上最让人憎恨的民族。

忆一忆:请同学们回忆《南京!南京!》的历史背景,谈谈当时的中日关系。(战争、对抗)

对话二:分歧

甲同学:可恶的日本,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打到小日本。

乙同学:现在是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你能做什么呢?

甲同学:我们要一起抵制日货!

乙同学:你这么做不但有损中国经济发展,而且破坏中日友好关系。

甲同学: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人,我们还“友好”吗?

乙同学:中日关系不仅仅表现在“南京事件”上,其实中日关系由来已久,而且在不断变化。

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中日关系的变化。(从隋唐的友好交流到明朝戚继光抗倭到近代的侵略与反抗再到1972年中日建交……)

对话三:疑惑

甲同学:原来中日关系这么复杂啊。为什么两国关系会时而友好,时而对抗呢?

乙同学:这个我也不理解。

合作探究:结合现代中日关系的变化,谈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日关系时阴时晴的?(国家利益)

优质的视频资料能创设出一定的历史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热点(中日关系)进行探讨,学生就有话说、有问题问。

尝试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加入“学生提问”环节。如在新课《经济大危机》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如下自我反思:

①记录自己认为的本课重要知识点。

②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③列出对本课内容尚存的疑问,提出自己的想法及问题。

以下是一位学生在该环节对本章内容进行的总结,以思维导图形式理清了关系,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问题。

实践证明,给予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与质疑,他们能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一些“想问而没问”的问题。

尝试三:在教学评价中,引入“提问加分”考核机制。

设立“问题卡”制度,类似于教学中已经普遍运用的“错题集”。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用于记录课前预习、新课讲授、课后巩固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自我探究、向教师提问、向同学提问等多种渠道释疑。教师定期收集“提问卡”,进行综合分类。一方面,对学生反映比较多的普遍性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展开集中讨论,这也是教师获得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加分,并将分值按一定比重加入期末考核中,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提问能力也渐渐提高了。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活跃提问题气氛。

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放下固守已久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学生的朋友,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及人性化的民主氛围,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问。

二、应对“海阔天空,随性而问”的教学策略

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是对思维困惑的一种明确表述,学生提问的能力各有不同。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其意思就是同样是问,问的方式方法却各不相同。有些学生遇到一些小问题便张嘴即来,提一些非常简单、思维含量比较低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些无明确目的的“怪问”。有些学生对心中的疑惑想提却无法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其结果往往是问不达意,教师也无法领会其真实意图。

教师一方面要维护学生提问的热情。学生的好问是极其宝贵的,即使是简单的较低层次的问题,甚至是学生的“奇思怪问”,都不应轻易将其否定,而是要积极引导,逐渐调整其思维导向。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促使学生在提问方式上获得突破,提问能力得到加强。具体做到:

1.掌握常用提问方法。

方法一: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依据教材,紧扣标题等要素,运用6W步骤发问(Who,When,Where,What,Why,How),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发生了)什么事件,为什么这么做(会发生),其结果、影响怎么样?以人教版九上《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这一课为例,全文就两个标题“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据此,指导学生设计如下提问:

谁在什么时候的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其背景是什么?

废除农奴制的结果是什么,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谁在什么时候的日本实施了明治维新?

为什么要明治维新,其背景是什么?

实施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方法二:由教师的讲解追问、反问。依据教师的讲授,或顺其思路刨根问底,或逆向思维从反方向提问。以人教版九上《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为例,设计如下教学(片段):

①找出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政治纲领和中心任务及其影响。

②引导学生追问: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缺少科学理论指导)

③列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意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并促使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④引导学生反问: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巴黎公社运动为何还是失败了?

教科书将本课依次分为三个板块:“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宪章运动失败后,教师引导学生顺势追问:“持续了十多年的宪章运动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其原因是什么?”探究得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针对巴黎公社失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问:“既然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什么用它指导革命还是失败了?”通过探究得出“当时法国工人阶级尚不够强大,法国并不存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这一根本原因。

方法三:从历史事件的比较中询问。这主要是将某些相关或类似的历史事件通过比较和类推的办法提出问题。如讲解近现代史“改革”专题时,将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罗列在一起,引导学生对三种模式进行类比,并思考分析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措施及实施的背景和作用等。

2.坚持先易后难、层层递进的提问原则。

在授予学生提问方法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对问题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可分为六个层次,教师应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多提有质量、有价值、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

《礼记·学记》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其意思就是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如此,问题就容易解决。简而言之,提问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两次国际会议为切入点,教师示范,授学生以有效提问的方法:

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召开了哪些国际会议。(认知性问题)

答: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问:两次国际会议是否都涉及了中国。如果有,则都有哪些涉及?(理解性问题)

答: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问:这对中国公平合理吗?如果公平,则公平在哪里?如果不公平,则不公平在哪里?(分析性问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本质进行思考)

答:这对中国极不公平。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为什么会受此不公正对待?究竟是什么根本原因导致的?(分析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进一步提出疑问)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本质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战后的国际会议是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中国虽为战胜国之一,但在帝国主义控制的国际会议上毫无应有的公平与地位,充分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释疑)

这是教师给学生示范如何提问的一个简短片段,通过由易而难的层层设问,学生的思维导向越来越明确,思维的含量也一步步提升,最后通过互动探究,揭示历史事件本质,可谓水到渠成。

三、对“真知灼见,由心发问”类学生的策略

这是会提问的一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是他们的特征。他们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洞察力,对教师的讲解也不一味地盲从。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并积极和同学、教师交流。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给其他学生树立典范,使他们感染班级中问题意识薄弱的学生,带动班级的整体进步。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虽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核心,但问题意识的确是历史学习的起点。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历史教师要正视本学科的特点,运用科学、智慧的教学方法,巧妙唤起学生思考、质疑的天性,使其在历史学习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猜你喜欢
学生提问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学生课堂提问点燃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