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流域古代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3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年会综述

2014-11-17 05:23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湖湘文学

向 彪

(怀化学院 中文系,湖南 怀化 418008))

“沅水流域古代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3年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年会于2013年11月1-3日在怀化市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包括省内18所本科院校在内共计23个单位的75名专家、学者与会。本次会议由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怀化学院主办,怀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共同承办。

11月2日上午8时30分,会议在怀化煌族大酒店八楼会议厅隆重开幕。开幕式由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波教授主持,由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湘潭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剑波教授致开幕词,怀化学院副校长佘朝文教授致欢迎词,怀化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谌启业致贺词。

开幕式后,会议进行了主场发言,下午则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代表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一 关于古代沅水流域的文学与文化

研讨会上,湘潭大学蒋长栋教授首先就五溪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流变、特质、内蕴、研究态度与方法作了主旨发言。他提出了三点看法:一、独特的时空范畴,决定了五溪文学与文化具有同其周边文学与文化既相融合而又自成一体的特质。狭义五溪地区所处自然环境的相同或相近,为其文学与文化的同质同构奠定了地域基础。从行政区划的影响看,五溪文学与文化既有着上古以来作为黔中郡府所在地的五溪蛮文明为根基,又有着漫长时期的荆楚文明的深远影响,以及封建社会后期较先进的湖湘文明作为其强大影响因素。所以,五溪文学与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以五溪蛮文明即后代少数民族文明之底蕴,同荆楚、湖湘及中原文明的有机交融与结合构成的。所以,狭义的五溪文学与文化之个性,既有中原文明的理性与严肃,又不乏少数民族的情性与活泼;既有中原文明讲究和谐宽容的品性,也不乏西南少数民族憎爱分明的反抗品格;既有中原文明维护国家统一与团结的传统,也不乏保持自身特色与个性的要素。二、漫长的发展流变,决定了五溪文学与文化在同周边诸多文明的动态结合中产生了丰富多彩而又深刻的内蕴。五溪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流变,是以五溪蛮文明为底蕴,而又在与荆楚文明、中原文明、湖湘文明的动态交融结合中逐渐演变形成的,其每一阶段交融结合的文明重心不同,构成了各阶段内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三、丰富厚重的内蕴,决定了对五溪文学与文化必须采取认真严肃的研究态度和独特有效的研究方法。对于五溪文学与文化这一由多元文明相融合而成的独立文学与文化体系,无论是将之简单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还是将之视为某一地方文学与文化之附庸,甚或妄加否定而不屑一顾的态度,都是欠慎欠妥的。为了构建五溪文学与文化这一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必须凝聚力量,统筹兼顾,合理分工,着力抓好以下环节:首先要认真扎实地搜集、整理和研究五溪文学与文化的重要个案。其次,要用比较的方法找出这些个案与周边文学与文化的异同与联系点。再次,要将个案研究的结果分别置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构成典型个案历史链,从而找出五溪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流变之轨迹与规律。

说起古代沅水流域的文学,人们首先关注的话题,自然是古代沅水流域最早的纯文学——贬谪文学。与会学者首先对沅水流域贬谪文学之祖——屈原流放沅水时期的辞赋创作作了研讨。溆浦县史志办张昌竹主任在发言中重提刘石林先生提出的《离骚》创作“始于溆浦成于汨罗”说,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理由:其一,从大的背景看,屈原是在面对楚国日衰、秦国日强的形势下,“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而这一时代背景,正是屈原进入溆浦之后。其二,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贾谊传》都明确说明“屈原……放逐,作《离骚》”。其三,屈氏在《离骚》中言及“老冉冉其将至兮”,说明作品是其“老之将至”时作,也即在放逐沅水之后。另外,作品中还提到自己“济沅、湘以南征兮”,也说明是他到了沅湘后所作。因此,张先生认为,《离骚》应该是作于屈原流放溆浦之后,不可能作于怀王时代。溆浦县文化局禹经安先生在提交的论文中也提到了溆浦“屈原文化现象”,认为溆浦如招屈亭、屈原庙、三闾大夫祠等与屈原有关的纪念建筑,“溆水屈儃”、“芦潭渔唱”、“三闾滩”、“鹿鸣山”、“明月洞”等与屈原传说有关的古遗址,溆浦地域内与屈原有关的传说故事、文献史料,以及《楚辞》中涉及溆浦山川地理、物产、方言、民间信仰、民风民俗描写等都属溆浦“屈原文化现象”。他提出,透过溆浦“屈原文化现象”来考察屈原与溆浦的关系,应是拓展屈原研究的一条重要路径。邵阳学院于光荣教授则对屈原的公益活动进行了考察,提出屈原不仅是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在担任三闾大夫期间,他对王族子弟进行积极培养,促使他们成为楚国的有用之才。在流放生涯中,他发现楚地祭祀鬼神的歌词粗鄙浅陋,便创作了《九歌》,从而提升了鬼神祭歌的艺术品味,促进了以祭祀鬼神为名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良性发展,表现出宠辱不忘利家国的可贵精神。

怀化学院刘忠阳教授则对曾经贬谪沅水流域的另一大诗人——王昌龄的诗歌创作成就与沅水流域之关系作了考察,认为贬谪龙标(今洪江市)这一人生经历对于王昌龄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指出王昌龄贬谪龙标时所作二十四题二十六首诗歌,几占其全部诗作的七分之一,而且诗人最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即作于此时,诗人唯一的音乐诗《箜篌引》作于此时,诗人仅有与道家炼丹大师相酬酢的四题五首诗亦作于此时。由此可以认为,王昌龄的“七绝圣手”地位正是在这苦难的贬谪生活中炼就的。

怀化学院尹海江副教授则对明抄本《靖州志》(残)所载宋代贬谪靖州文士魏了翁《靖州鹤山书院记》(残)的文献价值作了考察,指出文尾“宝庆二年秋八月戊申临邛魏了翁记”十五字的落款(这十五字的落款在《四库全书》本和《四部丛刊》本《鹤山集·靖州鹤山书院记》中皆已脱去),可证靖州鹤山书院的建成时间是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秋八月。这一考证结果,可以纠正缪荃荪《魏文靖公年谱》“绍定元年(1228年)”说和彭东焕《魏了翁年谱》“宝庆三年(1227年)三月前”之谬。

关于沅水流域的本土文学创作,也是与会代表关注的重点。怀化学院向彪副教授介绍了其从乾隆《靖州志》等方志中发掘出的明代靖州戏曲作家许潮的八首佚诗。认为这八首诗对于了解许潮的生平、思想及其诗歌创作风格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一是确证了许潮不仅从事戏曲创作,也进行诗歌创作。许潮不仅是位戏曲家,也是位诗人。二是旁证了许潮任职新安期间,有着广泛的交游。其晋接对象不仅有朝廷高官与地方乡贤,也有同乡契友。三是透露了许潮复杂纠结的宦旅情结。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到他那复杂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感受他那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眷恋之情。怀化市文化局李怀荪先生就流行于沅水流域的辰河高腔中的戏曲文学作了介绍,提出就戏曲文学而言,辰河高腔可分为文人戏曲和艺人戏曲。文人戏曲的剧本出自文人的案头,大都是元杂剧、明清传奇的古本,也有不少由明清小说改编的剧目。艺人戏曲的剧本出自艺人的口头创作,如辰河目连戏的演出台本中,就保留了许多早期艺人戏曲的痕迹,也有大量根据明清小说改编的艺人戏曲。这类剧目,行内称为“搭桥戏”或“条纲戏”,演出时伴有艺人的即兴演唱。只要由戏班的公堂先生开列出“桥路”(或称“条纲”),艺人即可登台演唱。

怀化市政府赵小鹏先生则对新晃侗语文学的艺术形式做了分析,指出侗语中存在的大量单纯词,使侗语文学更加形象生动;侗语与英语相同的用词规则,使侗语文学具有与其他语种的共通性;侗语文学喜用三字起头句、长短句、四句绝句型和八句律诗型句,使侗语文学既具古典诗词美,又奔放自由;侗语文学往往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使侗语文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也使得侗语文学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得以保留至今,吸引和熏陶着侗家的儿孙们。

沅水流域瑰奇神秘的地方民间文化,也是与会代表颇感兴趣的话题。怀化学院王文明教授就辰州傩坛的剪纸纸扎的古朴简洁美、傩神画像雕像的古朴神秘美、傩服饰古朴的艺术美与神秘美、傩坛法器信念中的力量美作了阐释,认为以傩戏为吸引观众的辰州傩文化,傩坛布置神秘庄严,从剪纸、绘画、雕刻、书法到傩服饰、傩法器等,无不展示出傩坛之古朴美与神秘美。怀化学院姜又春副教授对生活在辰溪县罗子山一带的七姓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风水实践与社会整合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七姓瑶族谱中的风水书写以“得风藏气”为目标,强调方位,重视女性先祖的风水记载,尤其注重风水权属的记载。风水表征着七姓瑶的社会整合,龙脉即为父系祭祀群体的血缘象征,是宗族内部团结的文化符号。不同时期风水地的“统合”与宗族的“分—合”模式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对风水地的祭祀成为各房支族人身份认同的强化力量。怀化学院覃嫔讲师则对芷江侗族孽龙舞的源流、表演形态、音乐体制及其文化价值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提出芷江侗族孽龙舞起源于侗族民间的祭祀性活动,在表演形态上,具有即兴性强、技巧性高、程式与风俗紧密结合等特点,在音乐形态上,曲调以多段体结构和单一调式为主,具有节奏复杂多变的特点,无论在表演形态还是审美情趣上,都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认为芷江侗族孽龙舞丰富了中国的“龙”文化,具有重要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和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怀化学院学报编辑部稂丽萍编辑则以怀化地区为例,对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作了探析,指出在民族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旅游方式的情况下,如何对民族旅游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既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又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旅游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 关于(沅水流域以外的)古代湖湘地域文学与文化

与会代表对沅水流域以外的古代湖湘地域文学与文化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古代湖湘诗文的探讨。湖南城市学院袁志成副教授从晚清湖湘家族词人现象视角,对晚清汉寿易佩绅、易顺鼎、易顺豫父子词作的宗尚、派系以及创作倾向作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易佩绅词宗北宋,填词常用北宋词人词作原韵,易顺鼎词学服膺常州词派,习词讲究比兴寄托,易顺豫词多写友朋送别,重手足情深。认为易氏父子因词学创作成就突出,并创建声势甚大的词社——湘社,故影响了一大批湖湘词人。由于易氏父子努力走出湖湘,主动与常州词风对接,既扩大了湖湘词坛的影响,亦推动了晚清湖湘词风的转变。怀化学院魏建中博士则对湖南近代诗僧八指头陀的禅诗作了探讨,认为他的许多禅诗都向读者展示了一片空明的境界,既有意境的空明,更有禅心的空明。是诗中有禅,禅中有诗,诗禅不二,体现了禅机与诗境的完美统一与圆融。

二是对湖南地方戏的研究。湖南科技大学李跃忠副教授在其所提交的论文中,对湖南影戏的“科仪文本”形态作了分析,指出湖南影戏艺人为“实施”影戏演出的酬神还愿、祭神祀祖的功能,使其演出“达到”俗民请戏的目的,多方面向民间宗教、信仰仪式学习、借鉴,移用了宗教、信仰法事活动的一些程式,在演出过程中掺入了不少神秘的东西。然影戏本质上属于表演艺术,这就决定这些神秘的仪式只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故在影戏演出中形成了不少的科仪文本。这些文本,有的属于戏剧的范畴,可称之为科仪剧本;有的则仍属仪式性科仪文本。但因其要借助影戏舞台,故其和纯粹的宗教信仰活动中的科仪文本是有区别的。

三是关于湖湘文化的思考。湖南科技学院翟满桂教授从文化视角对水与潇湘文化之关系作了训释与阐发,认为水是潇湘之本,发展之力。无水不成湘。从古至今,正如奔腾向前的潇湘之水一样,永恒是潇湘文化之精神。湖南文理学院李琳教授则以南岳民间信仰为例,对湖南地区的当代民间信仰作了分析,认为民间信仰是湖湘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民俗事项,是塑造湖湘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指出当代湖湘地区民间信仰的生存环境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信仰主体、信仰对象、仪式等也在不断地调整与变化之中,但它能使信仰它的民众形成独有的知识和观念,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 关于(湖湘地域之外的)其它古代文学与文化

湖南作为赋学研究中心之一,对赋的探索与讨论,依然成为本次会议的一个热点。湖南工业大学刘伟生教授对盛唐辞赋中的帝国形象作了论析,认为辞赋中的盛唐气象集中体现于帝国书写与帝唐意识,因为盛唐辞赋的题材主要为礼赞大唐帝国的天命瑞象、宫殿典礼、奇伟物景、边塞武功与游艺歌舞,而且这些以帝国为题材的赋还通过密集的帝国语汇描绘了一幅幅以国家创建、君臣唱和、京都形胜为核心内容的大唐帝国的图像,而这图像之中,正渗透着赋家们的帝国立场与心态。刘伟生还认为,盛唐文化精神造就了盛唐辞赋的成绩,但日渐体制化的盛唐文教也开始显露出对辞赋创作的负面影响。湘潭大学赵成林教授则以敦煌俗赋为例,对中国古代辞赋中的俗赋作了探讨。指出敦煌俗赋内容浅近通俗,风格俚俗诙谐,在辞赋的天地里别开生面。他认为,俗赋本是辞赋中重要的一脉,而且,这一脉还曾源远流长、波澜壮阔;只是它们不太为人重视,因而大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湖南城市学院易永姣博士则就中国古代的学校赋作了探讨,指出中国古代的学校赋主要有官学赋、私人学堂赋、书院赋等类型,认为这类学校赋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生动反映,而且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时代特点密切相关。她认为,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私学发展及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影响到中国古代学堂赋的存在类别和发展趋势,决定了学堂赋的德育情结和道学情怀。

由于古代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因此,对古代诗文的探讨,自然也是与会代表讨论的又一个热点。湖南科技学院王洪臣教授对《诗经·周颂》祭祀诗的特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周颂》中的祭祀诗,是伴随着周公制礼作乐而产生的一组乐诗。它们以诗、乐、舞的一体化形式和肃穆崇敬、雍容舒缓的风格,表现出宗教祭祀和政治统治密切结合的思想特征。湖南文理学院雷斌慧博士对全祖望的题跋文作了论析,认为全祖望题跋文特别阐发了经、史、文三位一体的学术主张。这主要表现为:在理念上,将史学观念融入题跋文写作;在内容上,经史内容的探讨成为题跋文的主体;在方法上,熟稔运用以史事证经学与以诗文证史的方法;在风格上,力推雄深雅健之风格。他指出对全祖望题跋文的探讨,不仅可以清晰地展示全祖望的文献学成就与学术素养,也可为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提供一个独特视角。湘南学院雷徽讲师分析了清代女词人对易安词的接受情况,指出清代女词人对易安词的接受主要体现为对易安词柔婉曲折抒情方式和俊爽风格的接受两个方面。认为清代女词人对易安词的接受方式,总体来说是在模仿的同时又表现出积极的创新精神。怀化学院朱秀敏博士则对建安士人的文学价值观作了论析,指出中国古代“三不朽”的价值观对建安士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建安时期,“立言”就被提高到了与“立德”、“立功”并举的高度。建安士人进行文学创作,讨论“立言”的价值和意义,重视民间艺术,整理和编辑文献作品,都是他们文学价值观念增强的体现。而这种文学价值观的增强,正是建安文学走向繁荣的重要推力。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学意象问题则构成诗词探讨的兴奋点。湖南科技学院肖献军博士对娥皇、女英二妃意象的形成及在唐代的流传与新变作了分析,指出二妃故事在形成初期,承负的主要是政治与道德因素,并不具备太多的文学性。直到屈原《湘君》、《湘夫人》中,二妃文学形象才开始形成,也奠定了意象的悲剧基调。到了唐代,随着大量贬谪文人进入湖湘地区,他们饱受艰辛,内心痛苦,这一切正与二妃的悲剧意蕴相契合,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借二妃意象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加之本土文人的助力,二妃也由道德形象向文学形象转变,最终凝聚成具有固定情感品质的文学意象。湖南女子学院蒋文华副教授就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南山”意象作了梳理与分析,指出,“南山”作为文化原型在《诗经》中出现以后,就被当作一个文学意象为历代文人反复歌咏。“商山四皓”隐于南山之说,使“南山”演变为贤者隐居之地。经过曹植、陆云等文人的再创造,“南山”成为君子修道养和、弃物存神的理想所在。在陶渊明诗歌中,“南山”更是内化为一种富含文化底蕴和精神境界的意象,成为后世一部分文人的精神家园。湖南科技学院周玉华副教授以姜夔《扬州慢》词中的“红药”意象为例,提出姜夔作词善于结合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选取清新动人的意象,融汇其丰富的文化内蕴,并采用比拟、双关和用典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空灵之境,富含言外之意,形成含蓄之美的特点。湖南科技学院江建高教授则提出古诗“意象叠加”是中国古代诗词曲在创意与句法上的突出特点,这种舍去铅华的纯名词意象叠加,常形成情感表达的含蓄美、意象组合的绘画美、删繁就简的语言美与错落有致的节奏美。

中国古代小说也是与会代表讨论较多的话题。湖南女子学院林彬晖教授对宋前、两宋及明清三个阶段文言小说中有关傩与赛会的记载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指出傩与赛会各自源头不同、承载的意念有别,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二者不论是在意念上还是在民间举办形式上都逐渐走向融合,并且赛会日渐繁盛。这一研究不但勾画出傩与赛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从各自有别走向逐渐融合的轨迹,同时也表明文言小说对认识古代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湖南女子学院周文副教授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对《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审视,认为《水浒传》只是一部男人所写的关于男人的书,男性话语权自始至终贯穿在《水浒传》的整个语义系统中。它用纯粹的男权社会的思维模式和道德标准来评判、审视女性。怀化学院宋金民博士则就《水浒传》续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问题作了发言,认为当前《水浒传》续书研究面临着由于续书概念及起止时间界定分歧而导致研究对象难以确定、武断且硬性地将《水浒传》以外的“水浒”故事小说统统视作《水浒传》续书来研究有失公允、将《水浒传》当成衡估其它同一母题小说艺术水准的唯一标准于学理上难以成立等困境。因此,他建设性地提出将包括《水浒传》在内的所有以“水浒”故事为母题的小说统一视作“水浒小说”来研究的新模式,从而赋予所有“水浒小说”以独立的地位和意义。他认为这一研究模式既可望实现《水浒传》续书研究的新突破,也可为其他母题小说的研究提供新启示。湖南科技大学李鸿渊副教授则对清代许元仲《三异笔谈》的故事类型作了梳理和分析,指出该书无意搜神志怪,只是一个久历官场的能吏所记载的奇闻掌故。认为该书的思想性、批判性虽远不及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但对于研究清代官僚制度、经济状况、社会生活及西南地区的风土民情,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关于古代戏曲的口头即兴创作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长沙理工大学郑劭荣副教授就对明清传奇的口头即兴创作作了探讨,认为在明清传奇演出史中,口头编创是文人案头书写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伶人在表演中即兴演剧,增添、改换或删减文人剧作的宾白科诨,或临时插演杂戏、杂技、民歌民谣诸种伎艺。关目排场、陈词套语是明清传奇口头创作的重要“程式”手段,伶人套用、沿袭这些“程式”,进行剧目的传承、编演和重塑。演出台本的语体风格、文字书写特征充分表明,不少传奇剧目经历了民间口头编创阶段,是由口述剧本演变而来的。

在与会学者所提交论文中,也有对古代文献作者、古代文士生平问题的考辨。怀化学院周绍恒副教授就对《刘子》的作者问题进行了辨析,指出《刘子》的作者问题,自唐以来就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前人对《隋志》的有关记载的解读有误,对《北齐书·刘昼传》“河清初”云云的误记未进行过考辨。周先生通过对“误读”、“误记”及《刘子》与《文心雕龙》使用语言的习惯等的辨析,提出《刘子》的作者是刘昼而非刘勰的观点。湖南师范大学吕双伟副教授则对乾嘉文士刘开的生卒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对刘开诗文认真研读和对刘开交游干谒生活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在综合考察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利弊基础上,提出刘开生卒年当为1789-1824,享年36岁。他指出,“1781-1821”说、“1784-1824”说仅仅根据他人转述而来,没有对刘开诗文加以仔细推究,因而不可轻信。

四 关于文学批点、文集编纂和经学

作为文学研究,自然少不了对古代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怀化学院吴波教授就对《阅微草堂笔记》“四大家”的评点作了梳理与评析,认为自清嘉庆以来对《阅微草堂笔记》进行批点的徐瑃、翁心存、徐时栋、王伯恭四家的评点中,或对文本的内容加以阐扬,或对文本的艺术价值进行评骘,或以事证文,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文学与史学价值,是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离开了它来谈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发展史无疑是不完整的。湖南师范大学曾绍皇博士则对复旦图书馆藏清人奚禄诒手批《杜诗详注》的文献价值作了探讨。认为奚禄诒批点杜诗与其他评点者批杜风格迥异:他既善于以自己熟悉的《楚辞》来衡量杜诗优劣,也擅长以“得力”与否来评价诗歌用字,甚至还打上了当时文学思潮的深刻烙印,如对竟陵派评点杜诗的指摘,基本上反映出明末清初杜诗评点转型时期的基本倾向,对于正确理解杜诗未刊评点的发展脉络,以及杜诗未刊评点在杜诗学和文学批评史上的作用,具有典型的意义。

作为文学研究,也应包括古代文集编纂研究。吉首大学王湘华教授就以《李璟李煜词》为例,对詹安泰所编注词集的体式特点与词学文献学价值作了梳理与分析,指出詹安泰所编词集注释简洁明白,解说具有原创性和普适性;遵依校勘基本原则,以校异为主,勘校精审;附录材料从不同侧面增加背景知识,有助于读者完整理解作品;校勘方法多样,并“依律校词”,丰富了词集校勘理论。认为詹安泰编注的词集既具有文献学价值及实践应用价值,也有词学批评价值,对建构完整词学体系富有积极意义。

由于古代经学对古代文学具有规范与制约作用,因此,与会学者也有涉及对经学的探讨。湖南大学刘再华教授就对魏源今文《诗经》学著作《诗古微》作了评析,认为书中有关《诗经·小雅》的论述,援采齐、鲁、韩三家《诗》说考证《小雅》之篇第世次,否定《郑笺》“豳雅”之说,为东都之雅立新说,考据方面虽然存在着失实之处,但作者从《诗》乐关系与作品篇第世次两方面入手拓展《小雅》诠释的思想路径,所述观点新颖独特,体现了魏源“达性情于政事,融政事于性情”的《诗》学旨趣。湖南科技学院朱雪芳副教授则对明人朱衡《道南源委录》与清人张伯行《道南源委》的成书背景、编纂目的、编排体例、内容特点及其二书的关系等作了梳理,指出《道南源委录》侧重儒学源流和学统师承的辨析,《道南源委》侧重学术宗旨和著作体系的搜逻和表述。二书编纂目的都是要确立洛学在闽的地位,有意提高经学正统和朱子地位。

下午4时30分,小组交流与讨论结束。

下午4时50分,会议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由李剑波会长主持。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王友胜教授代表学会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他认为,在怀化学院、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支持与承办下,开了一次务实、高效、圆满、成功的学术年会。他指出,大家围绕古代沅水流域文学与文化研究、古代湖湘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其它文学研究等论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古代文学研究相关史料的文献整理与考证,又有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体裁的理论探讨。选题新颖,视角独到。或高屋建瓴,着重整体;或以小见大,洞幽见微,体现了湖湘学人扎实严谨的学风。与会代表态度诚恳,会风端正,彼此间既有思想的砥砺,又不乏观点的交锋,却心无介蒂,表现出宽广的学术胸襟。这也充分表明,湖南古代文学研究队伍已经是一支成熟的队伍。最后,王副会长代表学会发出了“让我们一年后再聚首,重相见”的强烈期盼。

猜你喜欢
湖湘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银装素裹 大美湖湘
我是湖湘儿女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文学小说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源可寻而濯我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