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在全身麻醉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4-11-18 13:43黄晓明廖瑞熹赖妮胡娟张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9期
关键词:安全护理全身麻醉

黄晓明++++++廖瑞熹++++++赖妮++++++胡娟++++++张晓红

[摘要] 目的 探讨安全护理在全身麻醉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安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躁动、疼痛、低氧血症、低温、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的躁动、疼痛、低氧血症、低温、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重视术后恢复室护理安全,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 安全护理;麻醉术后;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06-03

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苏醒阶段,受到麻醉药物残留、管道刺激、伤口疼痛及强迫体位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躁动不安、意识模糊及挣扎等现象[1-2],进而加大安全隐患,如出现自行拔除气管导管、静脉输液外渗及引流管脱出等风险,给患者身体带来较大痛苦[3-5],并增加经济负担,严重者危及生命[6]。为有效预防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率降到最低,增强麻醉恢复安全性,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笔者在本科术后恢复室中应用安全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术后恢复室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全身麻醉患者200例,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7~90岁,平均(39.5±11.2)岁;其中普外科32例,骨科35例,神经外科32例,泌尿外科33例,妇科33例,胸外科35例,麻醉方法为静脉复合麻醉及气管插管。除手术时间短的手术外,所有全身麻醉患者均留置尿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00例,其中实验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7~88岁,平均(35.9±10.1)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年龄8~90岁,平均(42.1±13.7)岁。两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后护理及观察,护理措施包括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用药护理。实验组给予安全护理及观察,观察患者的躁动、疼痛、低氧血症、体温、恶心呕吐情况,及时处理。

1.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手术室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术中情况密切掌握,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主要对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管道的通畅以及腹部伤口是否发生出血等进行观察。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如患者血压过高或者过低,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师纠正患者血压。保证患者体位的舒适性,避免给患者带来较大刺激,缓解患者存在的不适感,对患者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和观察,进而有效提高患者恢复期间的护理质量。

1.2.2 低体温护理 手术室的室温对患者身体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做好手术室温度的调节工作,控制手术室温度为22~24 ℃,湿度约为60%。另外,注意为患者制订有效的保温措施,如使用电热毯、毛毯等,注意保持患者体液温度的适宜;对患者末梢循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注意观察趾端颜色的变化情况。

1.2.3 避免窒息、误吸的有效措施 在患者没有彻底清醒前,患者去枕,取平卧位,使头微偏,垫高肩胸,在患者双下肢铺垫软垫,稍微抬高;与呼吸机连接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对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深度及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为避免出现反复性吸引刺激,避免患者发生误吸或窒息的情况,需要及时将患者鼻腔、口腔及气管中的分泌物清除;此外,准备好口咽通气道、吸引器、喉镜及气管导管等抢救用品。

1.2.4 防止坠床的有效措施 准确应用约束工具,常规应用约束带对患者的膝关节和腕部上方约10 cm位置进行约束,注意进行约束时,避免给局部血液循环产生影响;如有必要,使用四头带对患者胸部和上下肢位置进行固定,注意松紧的适度。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躁动、疼痛、低氧血症、低体温、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利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关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躁动、疼痛、低氧血症、低温、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满意47例,基本满意28例,不满意25例,护理满意率为75.0%;实验组10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满意64例,基本满意29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率为93.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全身麻醉恢复期指的是患者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后,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期或清醒期,并且是危险发生率最高的时期,因此,为有效提高恢复期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强护理安全性,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高度责任心,准确评估患者病情[7]。

3.1 避免误吸或者窒息的措施

患者处于麻醉恢复期,其咽喉部具有的保护性反射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且插管会增加呼吸道分泌物,鼻腔胃肠减压管和吸痰等产生的刺激会导致发生呕吐现象。护理人员要对误吸或窒息足够重视,术前,患者禁食6 h,手术过程中,注意将气管导管和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有效清除,在麻醉恢复期间,注意加强呼吸道管理;将气管导管拔除后,使患者头微偏或取患者侧卧位[8]。

3.2 处理低体温endprint

患者出现低体温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时间长、手术室环境温度低、术中大量输入液体、丢失大量体液、术中出血及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等,其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发生循环障碍、寒战、苏醒延迟及心律失常等情况,因此,恢复室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将手术室温度控制为22~24 ℃;另外,减少术中发生的暴露情况,为患者加盖棉被,如患者体温较冷,则使用热水袋进行保暖[9]。

3.3 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强迫体位、伤口疼痛、使用导尿管、气管插管及引流管等均会使患者产生不适,且在进行气管插管时,会加大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难度,导致患者出现挣扎、烦躁不安及抓引流管、伤口敷料、尿管、输液管等情况,且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出汗等症状,还会导致覆盖敷料脱落、伤口裂开及坠床等意外发生。恢复室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实施对症处理,而且要运用妥善约束、镇痛、降压、降低尿管刺激、缓解患者不舒适感、拔除气管导管及运用良好沟通手段等措施。如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对患者耐心解释,保障患者身体安全的同时还要保证患者体位的舒适性,并保证各种管道紧密连接[10-11]。

3.4 感染护理

如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出现躁动,患者会乱抓进而使伤口敷料脱落,导致发生伤口感染;另外,患者乱抓将皮肤抓破后,引发感染,因此,恢复室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约束措施,对皮肤破损部位或切口进行有效消毒,及时更换切口敷料。此外,工作人员没有运用正确的吸痰方法,也会导致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要对恢复室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正确吸痰[12]。

综上所述,为有效降低恢复室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需要采取正确、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而有效提高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泰迪.麻醉苏醒期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 肖伦华,张红姣,朱文倩.安全护理在PACU对全麻术后患者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11):261-262.

[3] 郑艳华.PACU全麻患者苏醒延迟原因分析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173.

[4] 陈善桂,张健,顾尔伟.麻醉恢复室患者的监测和护理[J].现代护理,2003,9(6):451.

[5] 彭小贝.单纯静脉麻醉患儿麻醉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76-77.

[6] 吕锡丽.全身麻醉术后恢复室的安全防护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22):76-77.

[7] 李扬,童华,熊利泽.硬膜外麻醉围术期意外低体温[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3):1911.

[8] 贾巍,陆翠玲.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2010,12(6):659-660.

[9] 茌会敏,刘玉梅,周爱芹,等.安全护理在预防全麻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4):2928-2930.

[10] 陆升红.围手术期护理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45-1346.

[11] 童志敏.安全护理在术后恢复室里对全麻术后的运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184-2185.

[12] 周小梅.全麻术后复苏期的护理[J].右江医学,2012,40(4):611-612.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患者出现低体温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时间长、手术室环境温度低、术中大量输入液体、丢失大量体液、术中出血及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等,其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发生循环障碍、寒战、苏醒延迟及心律失常等情况,因此,恢复室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将手术室温度控制为22~24 ℃;另外,减少术中发生的暴露情况,为患者加盖棉被,如患者体温较冷,则使用热水袋进行保暖[9]。

3.3 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强迫体位、伤口疼痛、使用导尿管、气管插管及引流管等均会使患者产生不适,且在进行气管插管时,会加大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难度,导致患者出现挣扎、烦躁不安及抓引流管、伤口敷料、尿管、输液管等情况,且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出汗等症状,还会导致覆盖敷料脱落、伤口裂开及坠床等意外发生。恢复室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实施对症处理,而且要运用妥善约束、镇痛、降压、降低尿管刺激、缓解患者不舒适感、拔除气管导管及运用良好沟通手段等措施。如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对患者耐心解释,保障患者身体安全的同时还要保证患者体位的舒适性,并保证各种管道紧密连接[10-11]。

3.4 感染护理

如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出现躁动,患者会乱抓进而使伤口敷料脱落,导致发生伤口感染;另外,患者乱抓将皮肤抓破后,引发感染,因此,恢复室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约束措施,对皮肤破损部位或切口进行有效消毒,及时更换切口敷料。此外,工作人员没有运用正确的吸痰方法,也会导致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要对恢复室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正确吸痰[12]。

综上所述,为有效降低恢复室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需要采取正确、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而有效提高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泰迪.麻醉苏醒期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 肖伦华,张红姣,朱文倩.安全护理在PACU对全麻术后患者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11):261-262.

[3] 郑艳华.PACU全麻患者苏醒延迟原因分析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173.

[4] 陈善桂,张健,顾尔伟.麻醉恢复室患者的监测和护理[J].现代护理,2003,9(6):451.

[5] 彭小贝.单纯静脉麻醉患儿麻醉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76-77.

[6] 吕锡丽.全身麻醉术后恢复室的安全防护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22):76-77.

[7] 李扬,童华,熊利泽.硬膜外麻醉围术期意外低体温[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3):1911.

[8] 贾巍,陆翠玲.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2010,12(6):659-660.

[9] 茌会敏,刘玉梅,周爱芹,等.安全护理在预防全麻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4):2928-2930.

[10] 陆升红.围手术期护理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45-1346.

[11] 童志敏.安全护理在术后恢复室里对全麻术后的运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184-2185.

[12] 周小梅.全麻术后复苏期的护理[J].右江医学,2012,40(4):611-612.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患者出现低体温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术时间长、手术室环境温度低、术中大量输入液体、丢失大量体液、术中出血及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等,其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发生循环障碍、寒战、苏醒延迟及心律失常等情况,因此,恢复室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将手术室温度控制为22~24 ℃;另外,减少术中发生的暴露情况,为患者加盖棉被,如患者体温较冷,则使用热水袋进行保暖[9]。

3.3 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强迫体位、伤口疼痛、使用导尿管、气管插管及引流管等均会使患者产生不适,且在进行气管插管时,会加大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难度,导致患者出现挣扎、烦躁不安及抓引流管、伤口敷料、尿管、输液管等情况,且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出汗等症状,还会导致覆盖敷料脱落、伤口裂开及坠床等意外发生。恢复室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实施对症处理,而且要运用妥善约束、镇痛、降压、降低尿管刺激、缓解患者不舒适感、拔除气管导管及运用良好沟通手段等措施。如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对患者耐心解释,保障患者身体安全的同时还要保证患者体位的舒适性,并保证各种管道紧密连接[10-11]。

3.4 感染护理

如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出现躁动,患者会乱抓进而使伤口敷料脱落,导致发生伤口感染;另外,患者乱抓将皮肤抓破后,引发感染,因此,恢复室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约束措施,对皮肤破损部位或切口进行有效消毒,及时更换切口敷料。此外,工作人员没有运用正确的吸痰方法,也会导致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要对恢复室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正确吸痰[12]。

综上所述,为有效降低恢复室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需要采取正确、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而有效提高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泰迪.麻醉苏醒期病人的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 肖伦华,张红姣,朱文倩.安全护理在PACU对全麻术后患者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11):261-262.

[3] 郑艳华.PACU全麻患者苏醒延迟原因分析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173.

[4] 陈善桂,张健,顾尔伟.麻醉恢复室患者的监测和护理[J].现代护理,2003,9(6):451.

[5] 彭小贝.单纯静脉麻醉患儿麻醉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76-77.

[6] 吕锡丽.全身麻醉术后恢复室的安全防护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22):76-77.

[7] 李扬,童华,熊利泽.硬膜外麻醉围术期意外低体温[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3):1911.

[8] 贾巍,陆翠玲.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2010,12(6):659-660.

[9] 茌会敏,刘玉梅,周爱芹,等.安全护理在预防全麻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4):2928-2930.

[10] 陆升红.围手术期护理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45-1346.

[11] 童志敏.安全护理在术后恢复室里对全麻术后的运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184-2185.

[12] 周小梅.全麻术后复苏期的护理[J].右江医学,2012,40(4):611-612.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护理全身麻醉
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安全护理的临床价值
在手术室安全护理中安全干预的应用价值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浅谈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中的开展效果
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