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防治攻略

2014-11-26 11:50杨天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44期
关键词:乳腺发病率筛查

杨天

2014年10月24日晚,为支持世界乳腺癌防治月的系列公益活动,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亮起粉红色的灯光。同一天,一场国际性的乳腺癌学术论坛正在上海召开。

“中国每年乳腺癌发病率增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到2021年,中国乳腺癌患者将高达250万。”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说。不久前,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份《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

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及防治等问题,专访了邵志敏教授。

一线发达城市是“重灾区”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的乳腺癌发病情况近几年呈现怎样的趋势?

邵志敏:世界上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北欧和北美。在美国,平均七名妇女中就有一人罹患。中国发病率还没有这么高,全国平均发病率大约是30例/10万。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发病率肯定会越来越高。

《瞭望东方周刊》: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是否呈现地域性特点?

邵志敏:是的。目前城市中发病率已达34.3例/10万,是农村地区的两倍。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上海,约80例/10万。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都是“重灾区”。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城市中女性总和生育率水平(每名女性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持续降低,比如上海地区为全世界最低,仅0.81%;另一方面也与城市生活越来越西方化、污染程度日益加剧等有关。

《瞭望东方周刊》:这几年媒体上经常有年轻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报道,乳腺癌的发病是否有年轻化的趋势?

邵志敏:这是媒体的一种误解。我们看乳腺癌的发病谱,必须以一座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作为基础。北京和上海都有专门的肿瘤注册制度——户籍人员患了肿瘤,必须报到疾控中心备案,建立详细的资料档案。

我们的团队根据这些资料研究发现,中国乳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与以前相比,实际上是后移了。20年前,中位发病年龄约40岁,现在是50岁。

不过和美国相比,中国女性的发病年龄还是提早了10岁左右,并且呈现两个明显的高峰:第一个是45~55岁之间;第二个是70~74岁之间。但第一个高峰有后移趋势,并有演变为单峰的可能。

什么人会得乳腺癌

《瞭望东方周刊》:家族遗传会引发乳腺癌吗?

邵志敏:遗传因素是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家族中有两人以上患过乳腺癌的女性,应高度警惕。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家族性乳腺癌中1/3的遗传基因。比如安吉丽娜·茱莉就检测出BRCA1和BRCA2这两个遗传基因变异,这让她的患病概率高达70%~80%。而像她那样选择拿掉乳腺,确实会将这种概率降到10%以内。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国内可否进行这样的检测?

邵志敏:这种可作为预防性切除依据的基因检测技术目前在国外已经成熟应用于临床,在美国花3000美元就可以做一次。但在国内还处于科研阶段。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家族遗传者之外,还有什么样的人群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邵志敏:一般年龄越大,患乳腺癌的概率越高。另外还和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比如从未怀孕、从未生育、从未哺乳、月经初潮来得很早、绝经很晚等,都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现在很多妇女为了永葆青春而服用的保健品、保养品中,很多都富含雌激素,还有一些绝经后的妇女使用了激素替代疗法,这些都可能对乳腺产生不好的影响。

如何预防和筛查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是否有明确的可以预防乳腺癌的方法?

邵志敏:除了检测到基因突变,拿掉乳腺,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外,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因为我们迄今为止都不知道乳腺癌真正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瞭望东方周刊》:在乳腺癌筛查方面,目前中国做得怎么样?

邵志敏:可以通过B超或钼靶等手段发现早期乳腺癌病人,通过干预治疗,可以减少30%的死亡率,也可大大降低治疗费用。

我们医院从2008年起,对上海七宝社区内35岁至74岁的所有妇女进行了乳腺癌早期筛查。截至2011年1月,在受检的8234名女性中,共查出4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证实,早期阶段诊断出局部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五年存活率可高达90%。

目前国内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重视不够,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范化筛查机制。在美国,40岁以上的妇女,持ID卡,就可以到任何一个诊所免费拍片筛查。

《瞭望东方周刊》:早期乳腺癌是否可以通过自检查出呢?

邵志敏:自我检查当然也很重要,但必须触及到肿块才可能发现。而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早期乳腺癌多数临床上是不能触及肿块的。

乳腺钼靶检查是利用X射线对乳腺进行摄影检查,在你还没意识到自己患癌的情况下,就可以成功找到隐匿在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及钙化。临床证实,乳腺钼靶检查加上乳腺超声检查双管齐下,乳腺癌检出的准确率可达到97.5%。

所以,我建议4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做一次检查,如果是有高危因素的妇女,35岁以上就要开始。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国内乳腺癌的治疗水平如何?

邵志敏:全国乳腺癌五年整体生存率不足五成,这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但国内一些一流医院的乳腺癌诊疗水平已可以和国际相媲美。在我们医院,所有早期可手术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89.9%,与美国基本持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乳腺发病率筛查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两癌筛查中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乳腺检查无须避开经期?
乳腺增生会影响奶量吗?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你所不知的宫颈癌筛查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