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消费,钱都去哪儿了

2014-11-27 02:48
北京纪事 2014年11期
关键词:减脂跑步女士

说起健身,在北京生活的朋友一定并不陌生。走在大街上,保不齐就会遇见几个年轻人,身着统一休闲服,热情洋溢地对你说:“我们这儿能游泳、健身,过来了解一下吗?”再看看你周围的写字楼、公寓、社区里轻易就能找到硕大的广告牌上写着某某健身会所、某某康体中心,等等。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健身房中打发自己业余时间之时,很多人开始追问,我们花在健身方面的钱都去哪儿了?

买装备:装备越贵未必越好

郝杰,从事健身行业10年,荣获全国十佳极速瘦身教练、运动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高级私人教练等称号,年累计教授健身学员近百人,一周最多时要指导近10名学员健身,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发现很多健身初学者都把冤枉钱花在购买运动装备上。

“我带的一个男会员,想要减脂,第一次来上课时,穿一双价值1000多的高篮球鞋跑步,我劝他下次换双慢跑鞋就行,可他说穿名牌运动起来有感觉,我当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郝杰告诉记者。

这种盲目选择健身装备的问题,与健身产业飞速发展有着紧密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体育用品的不断细化,商家针对每项运动都推出了大量不同的装备武器库:打篮球要穿篮球鞋,跑步要穿慢跑鞋,去郊外登山要穿登山鞋,跳舞要用舞鞋。尽管健身装备的细化已是大势所趋,但人们的健身意识并没有快速提高。

郝杰说:“健身者愿意将大笔钱花在装备上,主要还是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有人喜欢装备条件高、服装品牌好、场地设施全,但是对健身技术水平要求比较低。其实那句老话说得很对:东西越贵未必越好。根据自己的条件,购买运动装备做到安全、有益健康就可以了。”

但同时他也强调。虽然购买昂贵运动装备不可取,但一套基本的装备是必须的,郝杰讲道:“包括合适的运动鞋袜、宽松的衣服,还有各种护具等。并且要从‘避免运动损伤的角度来选购各种装备,特别是运动鞋。”

郝杰向记者介绍道,由于国内目前体育用品商店的水平还不是很“专业”,所以选择一双好鞋还是要靠自己的“眼力”,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脚。比如,你体重比较重就应该选择一款轻便的跑步鞋;如果以前脚曾经崴过或扭伤过,就应该挑选脚踝保护性强的运动鞋;如果发现自己的鞋子后跟一侧磨损多于另一侧,说明你很可能是八字脚,需要购买面料较为柔软的运动鞋子。在试鞋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几点,比如,最好穿上平时跑步时穿的袜子,并且一定把鞋带系好,两脚都试穿舒服后,这双鞋才真正算适合自己。

办健身卡:健身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十年前,健身对于人们来说还是个奢侈品。女人健身主要是为了减脂,男人健身是为了增肌;现如今不同了。像生活在北京这样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城市,很多人往往因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缺乏运动,身体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落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脂肪肝等职业病,所以更多人开始花钱健身,它逐渐成为人们改善身体状况的必需品。”郝杰感慨道。

三年前,身高1.6米的黄女士,体重已直逼130斤。但那个时候,因为工作忙,她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2011年,体重开始不受控制。“我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走路久了累,稍微动几下也累,还没入冬就感冒发烧。最可怕的是,出现晕眩,不规律发作。”黄女士向记者陈述。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黄女士决定去看中医,“大夫说是气血不足,平时运动太少了,建议我减肥。挂号后等了两个半小时,得到的诊断居然是我太胖了。”

“我回到家左思右想,自己不知不觉竟然成‘胖纸了?对着镜子,肥胖的肚腩,看着衣柜里不再合身的衣服,想起工作前还瘦小枯干的我,人人都劝我多吃点,还开玩笑说躲在灯绳儿后面就看不见我了,不由得悲从中来。真的,没瘦过的‘胖纸也许不会懂,如同没做过富豪的人不会理解一朝破产的悲凉。”黄女士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痛定思痛后,黄女士决定改变,一定要恢复身型!于是她在单位附近的首都体育学院花了几千元钱办了一张健身卡,每天下班后都去跑步,每次一小时,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郝杰教练,在他的指导下,黄女士逐渐掌握了系统科学的健身减脂方法。

“黄女士同我的很多会员朋友一样,已经把健身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我这里有一位学员是在国外上学,放假回国找我来练健身。通过两周时间的练习,他开始尝试改变生活上不健康的习惯,比如戒掉抽烟,不再喝酒,改变作息时间。还有一些学员,学会了简单的健身方法后,在单位休息的时候都会练习一下,比如平板支撑、简单瑜伽动作,他们不仅自己锻炼,还带动更多同事跟着一起来健身。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他们都在逐渐地将健身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请教练:私人教练不是VIP的专属

“由于中国健身市场发展得还不成熟,很多健身者习惯地认为请私人教练是VIP的专属,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因为健身者,尤其是初学者在锻炼时,如果没有专业指导,很容易出现损伤。”郝杰介绍说,他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员。

前不久,一名叫小高(化名)的年轻人慕名找到了郝杰。今年37岁的小高是一名网络技术人员,由于经常加班,作息时间不规律,身高1.76米的他,体重将近170斤。尽管尝试过节食减肥,但毕竟没有科学的减肥方法,坚持一个多月后,体重没有任何变化,他果断地选择了运动减肥——跑步。最初,每天3公里,到最后每天10公里。苦苦地坚持了三个多月,最后发现,体重变成130斤,减掉了40斤。当看到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变轻时,小高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眉头紧锁,因为他感到自己身体出现了不适反应。

“一个是,他全身肉变得松弛;另一个更危险的信号就是,膝关节开始出现疼痛。由于小高只是一味地跑步,跑步的姿势却不正确,同时腿部力量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所以尽管他的体重减下来了,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他的减脂是失败的。”郝杰介绍道。

尽管减肥是每个身材过胖的人健身的最终目标,但在健身教练眼中,并不是每个人的减肥计划都一样。

针对不同健身者,私人教练要对他们的身体作全面的评估。首先,看这个人的体态有没有问题。“比如高低肩、长短腿,如果有体态问题,先要做一定的调节。如果身体有严重的残疾,我们健身教练是不能进行辅导的,因为毕竟我们不是医生,严重的身体缺陷,需要医学康复。”郝杰说道。

除此之外,教练还要看健身者全身是否出现有疼痛。有些人认为身体酸痛是锻炼到位的表现,其实这并不科学,因为很多情况下,健身者由于健身方法、姿势不当,导致手部、肩部脱臼,甚至出现腰部、腹部、背部骨头错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些现象,仍继续练习,严重的会导致身体劳损,落下终身病痛。”郝杰提示道。

教练不仅要检查学员的身体状况,还要通过仪器测量身体的组成成分,比如水分含量、血液酸碱度等。通过这些数据,为他们制定饮食计划,经过这些步骤,才能更科学、系统地为不同学员量身制定健身计划。

“健身教练从某种角度来说,比医生更伟大,因为医生是治疗已病的,而健身教练是治疗潜在病的。比如你的跑步姿态不正确,我会及时为你纠正,将危险消灭在萌芽中。尽管有些健身者认为,请私教每个课时要三四百元,花费太高,但我觉得对于健身的初学者来说,这笔钱花得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通过指导不仅可以为学员打好基础,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时间、饮食安排、健身流程、训练时间制定。”郝杰告诉记者。

10年前,人们健身以减脂、塑形为主,但10年后的今天,人们把健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变化不仅是健身观念的改变,更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缩影。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当下的健身消费,就是在为将来节省医药费。虽然投在健身方面所花的钱并不能换来一辆车、一栋房子,但这些消费却换来了我们科学的锻炼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魄。endprint

猜你喜欢
减脂跑步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减脂效果的影响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震动减脂仪可以减肥?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女士找茬
10个经典动作,减脂增肌,一步到位
带表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