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去哪儿了?

2014-11-27 06:03王晓霞
北京纪事 2014年11期
关键词:素素汉服古琴

王晓霞

彼岸书店,隐匿于都市一处幽静的角落,门牌并不惹眼。推门而入,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悠然,气氛静谧、书香浓郁,透着古典雅致的韵味。在朋友素素的引荐下,我见到了两位身着汉服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女孩叫彬彬,仔细打量,淡绿色的交领襦裙透着端庄温婉的古典美。素素告诉我,平时在工作中,彬彬就是这样的打扮。初识,有几分好奇。深谈,有几分敬意油然而生。

弦上音,悠悠古琴曲

和素素是旧相识,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古琴爱好者,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有幸听她弹奏《平沙落雁》,琴声中散发着淡泊悠然的味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天高云淡、水漾平沙、雁群安然栖息的情景。余音袅袅,内心渐渐平和宁静。我后来常和朋友去素素家做客,她喜欢给我们弹奏《渔樵问答》《醉渔唱晚》《潇湘水云》这些自然韵味的曲子。她说,有股子潇洒在里面。

少年时,素素读《红楼梦》,有一章讲到林妹妹弹琴,宝玉问林妹妹看的是天书吗?林妹妹解释这是琴谱。那一刻,一粒种子根植在素素的内心深处。那个年代,古琴老师少之又少。阴错阳差,素素开始学起古筝。2002年,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发现古筝虽然悦耳动听,却不是她想要的声音。

2005年,在深圳一次书会上,素素幸运淘到了一套古琴CD“老八张”,于是买回家赏听,她不由得被古琴内敛沉静的气韵所打动,这不就是她多年来找寻的大雅之音嘛。由于在深圳找不到古琴老师,2008年素素来到北京,专注于各种古琴讲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国家图书馆的一次讲座中,她有幸结识了人生中的第一位古琴老师。老师年纪大了,定居在外地,不打算再收学生。素素经常和老师电话沟通,请教琴艺。有一次聊天,得知老师周末在家,她一大早起来买了车票,专程赶去,老师被她的诚意打动,就应了下来。

古人学琴都是口传心授,老师怎样弹,学生也便怎样弹。老师弹什么节奏,学生也弹什么节奏。耳朵好、记性好的学生,听老师弹两遍,旋律就记住了。素素算不上技法极有天赋的,但每首曲子都能弹出自己的韵味。很多人学琴看的是减字谱与简谱或五线谱对照,这样对照,只能代表琴家自己弹琴时的节奏。素素和老师学琴看的是减字谱和古谱,更能感受琴谱本身的节奏。

古琴与其他乐器不同,要有厚重的古文学底蕴作依托,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和老师学琴后,素素每个周末都要辗转去外地,学上一天,再赶回来。除此之外,她每天还要保证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晚饭后,练习书法先静心,再弹奏古琴。要是赶上去外地出差,她都会背着古琴。“古琴每天都得弹,两天不弹,手指就不灵活了。老师经常说,一首曲子得读一千遍才不会忘。”素素如是说。不只是生疏,对她来说,一日不弹琴,手指头就要痒痒呢!

素素对古琴极为痴迷,她的手机里满满的都是古琴曲,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上班的路上,这悠然的琴声都会伴着她。她有一架极为珍贵的古琴,是她和老师亲手制作的,取材百年老杉木,按古人传统的制琴法来斫的琴。款式是师旷,也叫月琴,较大气古朴,有唐琴风范。素素经常带着这张琴参加雅集,琴友们相互切磋,彼此受益。有时候,三五好友也会相约着去野外弹奏,择静谧一隅,以天作幕,以地为席,琴音悠远绵长,与自然融为一体。既有象物拟声,又有抒情写意,将操缦与聆听之人引入一种化境,并非知音,也易感动。

罗志英与他的漫漫“筝”程

古筝之于古琴有许多不同。古琴古朴,古筝悦耳。罗志英和素素因古筝相识。在彼岸书店优雅的茶室里,我仔细打量了坐在面前这个有点瘦弱的南方男子。举手投足间,有着那么一股子优雅,怕是琴家独有的气质吧!

作为一名理科生,罗志英的工作和音乐没有一点联系,对民乐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有一次心血来潮,他从书店淘了一套民乐CD,竟一下子被吸引了。尤其是古筝,那音色如山、似水,使之深深着迷。

2004年初,他下决心从琴行买了一台古筝,当时附赠了八节课,从此,便开始了漫漫“筝”程。虽说两个月就能学会一首曲子,但学筝之路并没想象的容易。古筝课上到了一半,班上只孤零零剩他一个人。由于工作太忙无法抽空练习,他甚至想过放弃。后来,他偶然发现民乐网里有个古筝论坛,在那儿找到了很多知音,他们经常在网上讨论古筝,在视频里切磋筝艺,不定期组织筝友聚会。罗志英感到学筝之路不再孤单,很快有了提升,也有了更高的目标。

2010年,罗志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筝友打算举办一场演奏会,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因为都是上班族,时间不能保证,住的地方又都离得远,排练坚持了两三个月,很多人都想放弃。没想到,事情在一年后有了转机,他们意外接到广东筝友2012年星海音乐厅一场古筝音乐会的演出邀请。顿时,大家热情高涨,经过半年的准备,筝友们克服了诸多困难,赴广州圆满地完成了演出。

2013年,他们筹备在北京举办一场演奏会,从发起网络音乐会,征集节目和演员组织排练,到服装、场地等事无巨细,罗志英和伙伴们忙得不亦乐乎。国庆节,音乐会进入冲刺阶段,除去节目的排练,后台的准备工作更为冗杂,好在有很多筝友主动请缨。器材、化妆、场务、检票、摄影摄像等岗位逐一落实。整个过程,大家都是义务服务,没有任何怨言。

由于场地费用问题,彩排安排在西土城公园的一个亭子里,吸引了大量路人围观,有的当即表示要到晚会现场感受美妙的乐声,让大家备受鼓舞。与一般音乐会不同的是,“华夏筝音——北京筝友音乐会”不仅有古筝表演,还有古筝与古琴的合奏,每一位演奏者都身着汉服,伴着悠然悦耳的乐曲,观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闪烁着中华文明的久远年代,与历史悄然邂逅。

华夏复兴 衣冠先行

“华夏筝音”汉服古筝音乐会不仅是一场悠然的听觉盛宴,更是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舞台上,身着汉服的演奏者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作为在华夏大地消失了三百多年的民族服饰,很多人已经认不出它了,很多民乐舞台上尽是唐装旗袍。而此次古筝古琴表演者身着汉服,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殊不知,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也曾经有过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服饰,也曾有过悠久的历史文明。

身着一袭汉服的彬彬告诉我:“近代汉服第一次被穿上街头是2003年,当时汉服的形式还不科学,因为一位郑州工人的勇气,开创了弘扬汉服的风气。”所谓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很多人开始寻找传统文化真精神,先是一袭尘封已久的衣冠,拭去血迹和尘埃以后,衣冠上显出的字迹叫作“华夏”。

彬彬喜欢着汉服,是因为汉服多采用棉麻的材质,根据人体的体温自然调节,冬暖夏凉,穿起来极为舒服。华夏民族起源于农耕文明,所以很少猎捕动物,汉服也不采用皮毛材质,极为环保。彬彬一年四季都穿着汉服上下班,起初周围的人都很好奇,渐渐地,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上汉服。“弘扬汉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要身体力行。”彬彬的眼神既平和又坚定。

和彬彬一样,彼岸书店的大管家焦海强也对汉服情有独钟。他一边斟茶,一边饶有兴致地说:“抵制日货那段时间,我就穿着这身衣服,有人说我是日本鬼子,要揍我。”他指着自己的中衣和褙子,“这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的代表。身边的人越抵制,就越激发我们去推广和普及。”

2008年,成都烧汉服事件引发了国人对汉服的关注,焦海强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了解汉服,从而渐渐了解汉文化。2012年,他和很多汉服爱好者一样,开始在各种场合身着汉服,传播汉文化。来北京后,焦海强遇到了很多汉服爱好者,和他一起为推广汉服尽微薄之力。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民间组织,“汉服北京”会经常举办活动,致力于汉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自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以后,汉服传统已经延续了37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更代表着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认同感。时间跨越到2014年,我们对汉服已然陌生。“大多数人以为汉服就是汉族的服装。广义的汉服是中华民族的服装,又称为汉装或华服,主要是指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末年,华夏民族所穿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民族风格的服饰。”焦海强解释道。

在地铁里,在大街上,人们开始不再用诧异的眼光打量他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汉服,寻找文化之根。“身边的朋友以前从不和我一起走,怕丢人。这几年,他们也会主动向路人介绍汉服。”遇到同胞时,大家或相视一笑,或相互切磋。这些变化,让焦海强欣喜的同时,更感责任重大。

正是因为有这些古琴、古筝、书法、汉服等汉文化的爱好者和传播者,我们才有希望在漫长的文化寻根中,重建华夏文明!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素素汉服古琴
可爱的叙事者——读韩东短篇小说《素素与李芸》
汉服新“江湖”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上台说汉服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
飞翔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