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牛街北口的清真大食堂

2014-11-27 06:03陈春喜锥光
北京纪事 2014年11期
关键词:牛街大师傅毛钱

陈春喜 锥光

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记忆就像清泉一样,一股股地向上涌,又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不停地播放。在这记忆中充满了人间的喜怒哀乐……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牛街北口可称得上是一个繁华的地区。它虽然比不上前门大栅栏,也比不过菜市口,但是,在老百姓的眼里,它就是一个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好去处。

说到繁华,如果以街口为中心,东西南北不出百米,就有百货、副食、药铺、理发馆、浴池、大食堂、银行、土产商店等。您听,够繁华的吧!

今天在这里,我别的不说,单跟您聊聊牛街北口的清真大食堂。

这个食堂没有字号,在我的记忆中就叫“牛街清真食堂”,国营的。直到70年代后期,改名“两益轩”。牌匾字是杨敬仁题的。

准确地说,大食堂的位置在牛街北口往西一拐(这条大街就是广内大街),经理发馆、药铺,就是大食堂了。那时我们家住在吴家桥四条,从我们家出来,顺着糖房胡同往北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广内大街,往东一拐,走不远儿就到大食堂了。

大食堂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一日三餐里面老是那么多人。早餐,这里经营烧饼、螺丝转儿、墩儿饽饽、豆浆、豆腐脑等,都是北京人喜闻乐见的小吃,而且口味极佳。尤其是那儿的牛肉大葱馅的包子,一毛钱一个,真叫香,一口下去直冒油,里面是瓷瓷实实的肉丸,您要是来上一碗小豆粥、二两包子,一顿早点齐活。

中午,这里经营的是正餐,以米饭炒菜为主。当然也有别的,如炒饼,这儿的炒饼分为两种,一种素的,一种肉的,半斤一份。素的收半斤粮票2毛5分,肉的收半斤粮票3毛钱。那饼炒得不错,色香味俱佳,真好吃。那儿的炒菜也炒得相当地道,普遍是家常菜。有素的,有肉的。像最便宜的素菜烧豆泡才2毛5分一个,肉菜也就是三四毛钱。那儿的烧茄子味道特别好,素的2毛8,肉的3毛6,真是地道的北京味儿。现在我有时到饭馆去吃饭,总爱点一个烧茄子,总觉得没有小时候的味儿地道,不是油大,就是味精多,总觉得不对味儿。此外,那儿的锅塌羊肉、醋溜木须、葱爆羊肉,也是风味独特,有着老北京菜肴的独特风格。

到了天气凉了的时候,那里还有涮锅子,涮羊肉、涮百叶儿都很不错。我还亲眼目睹那里的大师傅切羊肉片的过程。一块大案板,新鲜的羊后腿肉,大师傅左手按住羊肉,肉上还有一块白色的搌布(可能怕羊肉打滑),右手执刀。那刀有一尺多长,二寸多宽,刀头是方的,看着就快。只见大师傅用刀在肉上一蹭、一拉、一抹,一片溜薄的羊肉片儿就切下来了。那动作相当快,一会儿就切一大盘儿。您就吃去吧,保证又鲜又嫩。

到了晚上,这里就更加热闹了。您想呀,牛街地区普遍住的差不多都是做小买卖的,还有蹬三轮儿的、拉排子车的,他们辛苦了一天,到了下半晌儿,都想放松放松,到这儿来解解乏。从下午5点来钟,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这里都有人。食堂的里面有一个玻璃柜台,柜台的橱窗里摆着下酒小菜,菜有荤有素,像素菜如:煮五香花生米、五香大芸豆、豆腐丝、豆腐干等,都是1毛钱一小盘儿。而肉菜如:酱牛肉、烧鸡块、羊头肉、炸鱼等,就稍贵一些,两三毛钱一盘,最贵的5毛。柜台的后面有一个货架,上面摆着白酒,卖整瓶的,也卖零的。买一两二两都行。啤酒论升,一升5毛钱。也论碗,一碗1毛钱。好喝两口的您尽管来,保证您满意。这时您就看吧,食堂的餐桌旁都坐满了人,人多的时候还得等座儿。人们喝着啤酒,吃着小菜,山南海北侃大山,那热乎劲就别提了。

啊,难忘生我养我的牛街,那里的一树一木、一砖一瓦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其中就有那牛街清真大食堂。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牛街大师傅毛钱
电视纪录片《千年牛街》举行开机仪式
大师傅的狗
愿善良的人被世界温柔以待
算了
香火(节选)
算了
这个村30年来份子钱不超过5毛,多了不要
西城区工商分局牛街工商所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选
西城区工商分局牛街工商所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选
西城区工商分局牛街工商所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