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

2014-11-29 03:35
教育 2014年31期
关键词:游学学分制军训

让“博士教中小学” 成为教育常态

张培元在2014年10月20日《西安晚报》撰文指出:博士执教中学究竟算不算屈才,中学乃至小学引进高学历人才当老师算不算“人才浪费”?近年来,每每出现相关案例,社会上总能产生不小的质疑声浪。甚至两年前中科院数字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生萧杨逃离科研到某中学任教时,其导师程代展就多次公开表达惋惜:“国家投入几乎白费,实在可惜,”“他的选择让我很惊讶,我彻夜失眠也没想明白。他是我遇到过的最有天赋的学生。”而程代展将此事在个人博客上披露之后,更是引起了不少人共鸣。

一个让中科院博导为之焦虑的“博士生该不该到中学担任老师”命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求解方式,更是耐人寻味。据教育部所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如平介绍,美国中小学历来强调“专家治校”,规定出任中小学校长必须要有教育管理硕士学位,目前美国中学校长拥有硕士学位者已占97%。

英雄不问出身,遑论博士硕士或者本科毕业生。只要他们爱教育、爱孩子并愿意为此付出心血汗水,中小学大门就向他们敞开。多元化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充分激发了美式中小学教育的活力;门槛更高的中小学校长资格条件和完善的校长资格培训制度,不仅提高了校长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而且推动了美国中小学校的改革发展。相形之下,我们中小学师资“入口”单一。一所中学引进区区几名博士就能引发舆论喧哗,这是怎样的差距呢?

借用一句时髦的话,让“博士教中学或小学”应该成为下一步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其一,培养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培养一名科学家、研究员。其二,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繁荣发展,中国每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已达到全球第一,让那些爱孩子爱教育的博士选择当中小学教师,有什么不可以呢?

异化的游学呼唤服务指南

和静钧在2014年10月17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从经验学习模式理论上看,海外游学是被各发达国家推崇的一种有效的直接学习方式,游学的构成因素有“走、看、住、浸入、游”,其中“浸入”的程度有多大,多是衡量游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浸入”就是与到访地的居民同吃同住、亲身感受异域文化,或者就是加入该地的学校课程,与当地的学生混住,从而实现同班学习。除“浸入”之外,还有一项游学衡量指标,即与当地文化相关的博物馆、风景名胜的浏览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在美国,从中学到大学,都有游学和接待游学的项目,游学的地点可以海外,也可以国内。游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所开设的游学项目,不会沦为商业化操作,更不会趁机大赚一笔“黑钱”,这些另有所图的行为,按学校伦理,将被视为教育腐败。

规范我国的游学市场是当前防止游学异化的要务。应鼓励中小学校包括高校开创更多的游学产品。国家在资金支持和政策扶助方面,可以推动中小学校和高校加强这些“经验学习课程”。中小学校及高校应始终成为这一学习模式的组织主体。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对学校”的组织方式,更有利于海外游学课程的设计合理化和高效化,也有利于接待来自海外友好学校的游学团体。为了营造学校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上级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保证所有项目是在“零利润”之下操作的。

然而,受需求的推高,我国中小学校已经无力提供充分的游学项目的社会供给,一部分游学项目势必流入商业化操作,这将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为此,必须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监督和解决纠纷机制,提高投诉受理效率,一旦查明商业单位组织低劣的游学项目就给予重罚,使商业性供给这一部分能维持在“高端服务”价值链上,以弥补公共学校无法进入的领域空白。应尽量出台针对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游学服务指南与质量标准”,引导社会化的游学行为,如社会化的游学不得面向多少年龄段以下的学生,以防止过度低龄化。

总之,游学是个好东西,但异化的游学一定是个坏东西。我们不能因异化的游学而放弃对游学价值的认同,但我们一定要防止变异游学的价值畸形。

学分制改革要堵住“宽出”漏洞

燕农在2014年10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撰文指出:国内高校“严进宽出”的积弊已久,如今以考试作弊等作为表征的“宽出”色彩尤为明显,那么,全面学分制在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的同时,会不会对“严进宽出”再次推波助澜?

从积极意义上看,全面学分制当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优化知识体系和选择更优秀的授课教师。但是,这种选择权同样适用于“减量”选择。试图“宽出”的学生,也可以选择更容易通过的课程,或者更容易被“说服”的老师;本校不容易过关的课程,可以到外校去“运作”。在教师无须为自己的学术评判承担任何责任、学术造假得不到有效遏制,以及制度性“宽出”的诱惑下,“减量”选择并非没有可能。

让全面学分制发挥出应有效用,首先需要堵住“宽出”的漏洞。其实,全面学分制不过是学分评判体系的改革,其所立足的平台应该是学术权利彰显、权责对等的现代大学制度。只有让学术权利得以壮大,并且养成健康的自净能力,教授对自身的学术行为和对学生基于学术底线的评判,既能行使权利又要承担对应责任,教与学才会回到一致的学术操守上来,全面学分制才能释放活力。

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总量建设已达到相当规模,在此前提下,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已然成为新课题。全面学分制改革,当然可以看作是致力于内涵式发展的尝试,但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诸多改革如何有意识地矫正“严进宽出”的弊端,从而为内涵式发展赢得足够的空间。

军训服成“一次性”是不良示范

周稀银在2014年10月27日《燕赵晚报》撰文指出:自从有了军训,相应的军训服装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制造——销售——使用——闲置——丢弃”的循环链。曾有媒体报道,大学生军训服装浪费惊人,每年数百万套被丢弃,全国700万高校新生,一年军训服装要花掉数亿元。倘若我们再计算全国各地中学军训服装的浪费情况,想必会是大学生费用的数倍。endprint

一套军训服少则数十元,多则几百元,但其寿命竟然只有一两周,学生和家长都抱怨是巨大的浪费,可为何很少看到学校有所表示?勤俭节约教育是每个学校的终身课题,可面对军训服成为一次性服装的教育漏洞,为什么没有学校表示异议?看来其背后是“校服经济”的沿袭和循环利用制度的缺失。

当务之急,不仅要在高校中迅速普及军训服循环利用,还要推广至中学,最好能形成制度。这项工作可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亦可由社会机构协调,像北京市关工委这样,并把握好军训服循环利用中的主要环节。首先,应尊重学生选择。如果学生愿意留作纪念或转赠他人,学校或第三方就要随时提供学生捐赠或转让接收站,并保证相关捐赠信息的透明和如何转赠的衔接。既不能影响学生资源捐赠的热情,又要保证捐赠的军训服装不至于积压在仓库而造成新一种浪费。其次,使用新旧军训服收费上应有科学合理的界定。不妨采取租借形式,穿新军服租费适当高些,穿旧军服相应下调租费。这么做尽管有些麻烦,但收取的租金足以保证维持相关经费的需要。最后,必须严格消毒。贴身衣物相互穿着很不卫生,这是学校和学生共同担心的,这可以借鉴医院的做法。只要消毒过关,不卫生的担心完全可以消除。

我国现在还没有富裕到一套服装只穿几周就扔掉的程度,教育更不能给学生做这种不良示范。否则,再刻苦的军训,其最终结果都等于零。

“枪打出头鸟”是创新的死敌

饶毅在2014年10月21日《文汇报》撰文指出:2000年后,国家经济稳定发展态势明显,对科学和教育的支持有广泛的共识。2003年“985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获第二期资助,科学研究走出谷底,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始不再忧虑如何救急,而认真思考自身和中国的科学发展。也就是说,科学进入中国的几百年来,不过近十几年才告别“口号强、行动弱”的时期,才有实力思考中国科学的发展。

近十几年来,国家对科学的投入稳步增长,人才逐渐回流,科学成果数量增加、质量改善。但是,在科技体制、成果转化和科学文化等诸多方面尚不尽如人意:体制上,科技体制改革有限。许多资源掌握者没有管理好国家的经费,相当一批官员顽固地视国家科学经费为其权力来源,不仅不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也不推广国内成功的实践。社会上,有些人对科学实质了解不够,急切要求将研究转化为应用,甚至讥笑和抨击基础研究,不知道先进国家在大量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后,才产出少量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文化上,科学精神很难说已经深入人心。在科学界,迄今未能解决创新需要冒尖的文化与我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冲突,种种落后的习俗与不良的人际关系,继续制约着科学人才发挥作用。在科学界以外,不科学的东西在社会上很容易流行,反科学的东西也不时冒出来,有时甚嚣尘上。

要让科学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业提供支柱和动力,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要改善我国的科学,不仅需要改革体制,而且需要改进文化。科学史显示:对科学家不能求全,而要求尖;在合法和合规的情况下,提供自由创造的环境,任其飞翔。“枪打出头鸟”的社会习俗,是科学创新的死敌。

在中国科学似乎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今天,也需看到: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和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付出少而收获大的职业,对科学的热情越来越小。这不限于国内的学子,也含海外华人。也就是说,我们旧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出现了新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我国科学的最高峰就在今后30年内,原来有热情的人,继续努力形成中国科学上升的曲线,而后继人才短缺,形成科学的平台期或下降的曲线。它们的交汇或许将决定我国科学未来走向。

如何避免下降的曲线,不仅是科学界的问题,更是中国社会的问题。未来的中国固然毋需如1956年或1978年般全社会对科学的热情,但如果我们很快就变成低于美国2010年代对科学的热情,在2049年就赶不上2014年的日本。中华民族在科学上是否会“未老先衰”?我们希望中国科学上升的曲线不止30年,这不能仅仅依赖盲目的信念,而要改变当前对潜在危机熟视无睹的局面。

科学与技术发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也是文化的要素。在我国,科学能否成为文化的核心之一,可能问题还很大。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对自然的好奇,对逻辑的重视,对事物的客观态度等都“仍需努力”。科学所要求的诚实、怀疑、开放、宽容、求真、合作等,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探讨中国的科学文化,目的是希望中国的科学早日达到梁启超先生对中国学术的期许——“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贡献于世界之文明”,也是希望科学精神进入中国文化的内核。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学学分制军训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一锤子买卖”式军训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