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际赛事运动场馆的医疗保障实践与探讨

2014-12-02 03:15代海滨万海军刘玉秀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奥体中心伤情医疗保障

代海滨,孙 伟,万海军,刘玉秀,李伟彦

0 引 言

2013年8月16日至8月24日,第2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简称“亚青会”)在南京市圆满举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435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运动会。我院31名医护人员于2013年8月5日至8月24日期间前往此次运动会主要场馆之一的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简称“奥体中心”)全程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圆满地完成了医疗保障任务,现就全部处理的病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医疗人员组成 医疗保障人员包括1名医疗经理、2名医疗副经理、14名医师、14名护士组成,同时配属28名志愿者作为担架员。

1.2 医疗点设置 在奥体中心的体育场日常设置2个医疗室,分别为体育场医疗室、主媒体中心医疗室;设置6个医疗点,分别为3个田径赛场内医疗点、1个田径训练场医疗点、2个观众医疗点。开幕式及闭幕式举行时,在奥体中心体育馆共设置4个医疗点,分别为1个贵宾医疗室、1个观众医疗室、2个观众医疗点。每个医疗点外都配备1辆救护车,准备辅助危重患者的转运。

1.3 医疗服务对象 收集并整理,整个医疗保障任务期间的所有接诊病例,统计就诊人员类别,并对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病例分别按照疾病种类进行分析。

参赛运动员年龄为14~17岁,其他人员包括代表队官员、教练员、场馆工作人员、志愿者、安保人员、演职人员、媒体记者、观众等,年龄不限。

2 结 果

2.1 就诊人员类别 在主场馆奥体中心,患者以场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运动员;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演职人员就诊比例较小。见表1。

表1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场馆就诊人员类别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patients in Olympic physical center

2.2 运动员就诊疾病类别与处置 伤情以肌肉拉伤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轻度皮肤外伤肌肉拉伤患者,给予冰袋冷敷,绷带固定;皮肤表浅外伤,则给予碘附消毒,纱布包扎。运动员就诊疾病类别见表2。

2.3 其他人员就诊疾病类别与处置 伤情以轻度皮肤外伤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皮肤表浅外伤,主要给予碘伏消毒,暴露或纱布包扎伤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给予口服药物,对症或者对因处理。其他人员就诊疾病类别见表2。

表2 就诊人员疾病类别[n(%)]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n athletes n(%)

2.4 保障效果 保障期间经救护车紧急转送至指定医院患者共3例,其中1例脐周持续绞痛患者、1例膝关节扭伤患者、1例摔伤的儿童。其余伤病者均经现场处理后。返回岗位或继续参赛。

3 讨 论

为大型群体集会提供医疗保障是现代新兴医学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大型活动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1]。举行大型国际性赛事,通常承办城市都会成立由政府组织的专门为会议服务的卫生医疗保障机构,评估、规划和指导整个会议期间的卫生医疗保障工作[2]。亚青年会是一项国际性赛事,涉及全亚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竞技的运动员,还是观摩群体,以及赛事辅助群体,在参会过程中出现运动伤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流行等不可避免,因而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参会人群提供保障。

第2届亚青会期间,南京市专门组建了亚青会医疗指挥中心,统筹督导各个场馆的医疗保障工作。此次亚青会的医疗保障涉及各个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城市涉会医疗服务系统等多个方面。其中,奥体中心主场馆是此次亚青会的田径主赛场,也是此次医疗保障的重点场馆。

3.1 医院承担场馆医疗保障工作 奥体中心主场馆是此次亚青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行场馆,也是田径赛事的主赛场,医疗保障任务相对较重。我院勇挑重担,负责此次奥体中心的医疗保障工作。

近年来,我院曾完成过多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救援工作,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医疗技术[3]。医院注重内部管理、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4-5]。此次在亚青会主场馆奥体中心执行医疗保障任务的医护人员、辅助人员配比、固定医疗室、临时医疗点、救护车设置、医疗物品准备等工作较为合理,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为所有涉会人群提供了满意的医疗保障,得到了亚奥理事会卫生医疗督导部门的肯定和赞誉。

3.2 运动员伤情的处置特点 对于运动员这一特殊人群的治疗要求医疗人员应对运动医学有一定了解。此次运动员的伤情也体现了运动医学的特点,即以肌肉拉伤为主。其次,由于此次会议正是夏季时节,天气炎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轻度外伤也较多见。由于医疗物资准备比较充分,针对运动员的冰袋、绷带、夹板等数量充足,满足了伤情治疗需要。

此次参加亚青会的运动员,较多国家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没有安排本国随队队医,只有领队官员。因而,就诊运动员的医疗处置应当谨慎,特别是需要药物治疗时须向上级医疗指挥人员请示。由于不同国家的宗教信仰问题,对就诊运动员的体格检查、处置等必须提前征求运动员、领队官员的意见。

3.3 其他人员伤情的处置特点 由于赛事工作需要,参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需提前进驻在场馆以开展工作,他们也是在场馆工作时间段最长的群体。因而,就诊人员以场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比例最大。

由于奥体中心为环形台阶级大型比赛场馆,又逢夏季天气炎热,所有涉会人员大都衣着单薄,故轻度皮肤外伤很常见,经过及时处理大都可以回岗工作,产生影响较小。此次,配备包括一次性碘伏棉棒在内的医疗用品具有较好的效果。

由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大多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身体状况整体较好,因而心脑血管等突发急症较少见。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是此次就诊人员的最常见症状,如感冒、咽炎、咳嗽、腹痛、腹泻等。由于提前准备了较多,针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病的治疗药物,就诊人员可以边治疗,边工作,对赛事工作影响很小。

医疗室、医疗点的医护人员每天工作之前,都会与辅助的救护车急救人员进行抢救物品、通讯的对接,加上奥体中心周围的交通管制,危重就诊人员的转运均衔接较为顺畅。

3.4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此次参会的工作人员来自南京市政府的各个部门、大学各院系、企业、部队以及武警等许多部门机构,为赛事的筹备、运行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劳动,就诊人员也以工作人员占绝大多数。然而,个别的外伤工作人员受伤缘于意外,虽然伤情较轻,却反映出不同部门之间工作人员的管理协调可能有疏漏。因此需加强沟通协调指挥,提升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

[1] Mc Cartney G,Thomas S,Thomson H,et al.The health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major multi-sport events:systematic review(1978-2008)[J].BMJ,2010,340:c2369.

[2] Hadjichristodoulou C,Mouchtouri V,Soteriades ES,et al.Mass gathering preparedness:the experience of the Athens 2004 Olympic and Para-Olympic Games[J].J Environ Health,2005,67(9):52-57.

[3] 代海滨,张利东,宗 林,等.以网架帐篷和医疗箱组为主体建立野战手术室的应用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6):624-626.

[4] 张 萌,苏 义,易学明.新时期公立医院品牌营销策略的优化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7):758-761.

[5] 苏 义,周凌明,徐 幻,等.医院人力资源链式管理实践[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7):752-753.

猜你喜欢
奥体中心伤情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C位出道,激活城市新的运动活力
曲阜奥体中心战国两汉与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学观察
第十八届省运会后徐州奥体中心运营及对策研究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莲花盛放雅江点亮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