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园排球推广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4-12-05 23:33缪本海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排球公园运动

缪本海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35)

公园排球(英文名称PARK VOLLEY)最早起源于美国,主要在公园的草坪、城市广场和街区的绿地上进行比赛,也可以在室内体育馆进行比赛,是一项很受业余排球爱好者欢迎的体育运动。

近几年,国际排联着手推广这项运动,正式颁布了各个级别的比赛规则,目的在于大范围地宣传和推广公园排球运动。目前,我国开展的排球项目中以室内排球为主,兼有沙滩排球、软式排球和气排球等,尚未发现公园排球项目的开展,与此同时公园排球已成为中国排协着力推广的一个重要项目。因此有必要对公园排球这项运动进行研究,并大力推广,从而达到进一步促进我国排球运动发展之目的。

1 我国公园排球推广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1.1 内部因素分析

1.1.1 独特的公园排球自身特点

据国际排联调查,目前全世界近半数排球运动参与者是在室外进行运动的。公园排球在五大洲的发展尤其是亚洲无疑具有极大潜力。

公园排球具有以下自身特点:首先是规则非常简单,易于参与。公园排球的规则是经过重新设计的,简化到最简,技术难度也大为降低,只要站到场地上,会基本的接球动作就能参与比赛。专门设计的排球,持球、连击、触网和过中线的判罚尺度放宽。每队出场4人,场地较小(14m×7m),没有位置轮转和前后排限制,公园排球不用轮转,善于扣球可在前排进攻,善于防守就在后面保护救球,这样就极大地加强了参与性。其次为观赏性、休闲娱乐性较强。公园排球比赛通常在室外休闲的环境中举行,沐浴在大自然的阳光和清风之中,运动员优美的身姿,团结协作的精神,其观赏性和休闲娱乐性不言而喻。再者在于其竞争激烈。虽然场地面积小,但四对四的比赛让每名选手在比赛中的运动量增大了,此外7m长的网宽使拦网更容易。与此同时,公园排球能够保证运动员之间的丰富战术配合,使其竞争更加激烈。最后是有利于赞助商参与,进行产品宣传,易于操作推广。它既可以作为群众性推广普及项目,也可作为商业比赛项目,公园排球比赛场地的塑胶、器材和用球都是专门设计制造的。公园排球可以在公园、城市广场或草地上进行,在水泥地上铺上地胶,在草皮上支起移动网架即可开始运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公园排球可在羽毛球场地上进行,笔者经过对广州市几个公园的实地考察发现,羽毛球场地较少,参与人数较少,利用率低,如果打公园排球则会增加一倍以上的参与人数,大大利用了有限的羽毛球场地。而且以往室内排球在推广中存在两个不利因素:其一,规则复杂,技术难度大。其二,室内排球对场地和运动员身高要求严格,室内排球的这种特点让普通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参与到排球比赛中去。综上所述,以上四个独特特点为公园排球运动在我国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1.1.2 完善成熟的体育市场商业运作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体育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日益成熟,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上。近年来,以竞技体育为依托的体育竞赛市场已日趋成熟,商业化运作伴随着体育赛事的成长而发展。我国的篮球市场从1995年开始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同时中国篮球的市场运作也开始逐步的专业化。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如今CBA联赛现已成为国内形象、声誉、影响力、商业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较大的职业联赛。2004年作为新兴的运动项目沙滩排球引入我国,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其市场化运作已初具规模。才刚刚起步的公园排球运动可借鉴成熟的CBA联赛市场化运作模式,沙滩排球市场的成功运作同样也是公园排球很好的参考样板。

1.2 外部因素分析

1.2.1 深厚的群众排球基础

中国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大众体育的开展。

作为“三大球”之一的排球运动大约是在1905年前后传入中国,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我国排球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大、中、小学的校园排球运动和包括事业单位、机关、部队、社区及农村在内的城乡大众排球活动蓬勃开展。具有“排球之乡”美称的侨乡台山目前拥有3300支业余排球队,参加排球项目活动的群众近50万人,约占该市人口的50%,群众排球基础异常深厚,排球运动已经成为台山人民最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

1.2.2 当前我国家庭社会的组成特点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与此同时出现了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目前我国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成员减少,而且成员之间的年龄相差较大。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难以满足家庭成员全部参与进来,这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家庭体育运动的开展,同时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们迫切期待着一种适合我国目前家庭体育开展的运动项目的介入。

据对广州市几大公园调查发现,从年龄特征看,老年群体有空闲时间进行体育运动的参与率达到50.82%,明显高于青少年群体的26.78%和中年群体的23.40%。(见表1)从终身体育角度来看,许多西方竞技、休闲体育项目只能在年轻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年老时无力参与和享受此类体育项目,但像公园排球这类具有休闲、娱乐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能以其独有的运动形式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再从健身角度来看,老年人参加柔和的体育运动,这也比较合乎生理规律。开展家庭体育的基本需求须满足健身性强、娱乐性高等特征,公园排球创造的初衷本着娱乐健身的原则,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能通过这一活动过程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1.2.3 优异的竞技体育成绩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排球尤其是中国女排为国人取得过“五连冠”的光辉荣誉,是名副其实的国球。目前中国排球联赛开展日益成熟,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出现了诸如恒大女排达到真正职业水准的队伍,中国排球联赛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位置。传入我国时间不久的新兴运动项目—沙滩排球在运动员的顽强拼搏下,也取得了较好的战绩。重掌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已在2013年5月17日开始的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上取得了可喜的战绩,这对于广大喜爱并支持中国排球的球迷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喜讯。综上所述,这些优异竞技体育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激发了我国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为公园排球的推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 我国公园排球的推广策略

2.1 充分挖掘公园排球的文化魅力

人本内涵性拉近了公园排球运动文化价值与市场化的接轨。人本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剧烈,人们在心里和生理上都迫切需要一项体育运动来调整好心态、宣泄自己。而公园排球运动恰好满足了现代人的此种需要,真正实现了人们的全面发展。

观赏表演性集中体现了公园排球运动独特的现代文化价值。从体育表演艺术的角度来看,公园排球运动借助于公园等自然景观,以这些素材为内容,遵循现代人们崇尚自然及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强身健体的审美规律,进行主动参与和运动,表达人们对体育强烈热爱的情感和精神。在优美的大自然景色中,运动员团结协助的英姿等美景,给人以富有造型美和强烈的视觉文化震撼冲击力。

户外休闲性体现了现代家庭社会的交流需要及满足了运动的养生价值观。社会竞争压力加剧阻碍了家庭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对和谐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优美休闲的自然风景既提供了家庭成员迫切交流需要的环境,又能满足其运动和谐、健康的养生价值观。

2.2 以高校为试点,全面推广公园排球

中国排球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在2013年5月30日举行的体博会上表示,今年正在制定大众排球的推广,下半年进行试点,在有条件的大学开始推广排球运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排球、喜爱排球。高校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作为主要群体的青年学生充满活力,面对新鲜的事物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领悟能力。公园排球作为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较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较高。同时高校的体育教师掌握体育教学的技能和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具有辅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能力。在高校中普及推广公园排球运动,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公园排球运动。以高校为试点,有利于公园排球的普及和推广。通过正确引导,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爱好者加入到公园排球运动中来。在全国各地特别是排球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建立公园排球试点学校,大力发展公园排球运动的参与人口,扩大公园排球运动的影响,使人们不仅仅只是欣赏公园排球,能参与到公园排球运动中来,真正体会公园排球运动的魅力。

我国社区有着一个较为完备的物业管理机构,担负着社区的物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以社区体育促进家庭体育开展公园排球运动,使公园排球运动能够有组织地得以推广。

公园排球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人们对它还不是很熟悉;家庭成员所在的社区作为一个大的社会环境,组织有关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定期的技术讲座,增加人们接触公园排球的渠道,掌握相关公园排球的知识,促进家庭之间的体育交流。举办各类比赛,提高人们参与的兴趣,以便能够有组织、有规模地开展公园排球运动。

2.3 搞好赞助,打好推广的经济基础

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过程,从体育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一种经济投入的过程。公园排球的推广离不开相关企业的赞助,这也是决定公园排球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基础。

包装公园排球比赛,引导赞助企业,使其赞助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体育比赛在包装过程中应考虑到时代变化因素。公园排球在这方面的先天条件有着其它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优势,蓝天白云下,跳动的色彩就是一幅极具观赏效果的迷人之作。中国排球协会之所以大力推广公园排球运动就是看中了其观赏效应这一商机。管理部门应切实加强与投资商的协作,使投资商从本质上了解公园排球比赛在我国所具备的潜在市场,引导各赞助企业,使其赞助结构合理,从而广泛地吸引资金投入。

2.4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多角度、全面报道比赛进展情况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包装好公园排球赛事活动氛围,多角度、全面报道比赛进展情况,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把公园排球作为产品通过传统的四大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让更多的人和组织机构等了解、接受它,从而达到推广之目的。

由于公园排球尚处于推广阶段,我国的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等对公园排球赛事的报道非常贫乏。而且,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传统的媒体对公园排球运动的报道多集中在新闻性描述表面上的内容,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公园排球运动的文化内涵。鉴于此,应加强与各传统媒体的合作,主动向这些媒体介绍公园排球运动,使他们也成为公园排球运动的“内行”,充分挖掘公园排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使报道和转播的数量多起来、质量高起来。

在国外,无论是官方的还是社会的网站中都有一些关于公园排球运动的报道,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在对目前我国网络中有关公园排球运动的网站以内容进行搜索时,很少发现有关公园排球运动的报道。因此,在利用网络扩大公园排球运动的宣传还须加大力度去做。

2.5 加强与有关部门之间沟通

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若想在社会上得到更大的影响力,必须建立起集政府管理推广机构、企业服务推广组织、非营利推广团体及在政策法规和教育科研保障下的有机整体。公园排球运动的推广首先应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在活动场所上,政府对公园、文化广场、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进行开放,政府尽可能地为群众提供活动场地。我们应该同时看到,公园排球活动蓬勃的开展下去,不仅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还是构建和谐社会一项积极举措。

作为一项体育项目,仅仅依靠国家的投入和力量进行推广也只是缓兵之计,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借助多方面的力量,而且众多其他体育项目推广的成功经验也是采取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形式展开的。

2.6 多途径、多形式举办赛事

在各高校、企业及社区举行公园排球比赛,组织以高校、企业及社区的爱好者在公园、文化广场或社区的公园排球比赛。针对参与人群的特点,可具体细分为按年龄组、家庭组、身高组以及男女混合组(两男两女、三男一女、三女一男等)。同时在比赛中培养骨干,培养明星示范作用。

组织以学校、企业、社区为单位的爱好者参加公园排球比赛活动,提高公园排球的表演水平。每年的公园排球大赛,除了对公园排球起到推广之外,对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促动作用。

[1]苏畅.中国公园排球即将起航[N].中国体育报,2013-05-13

[2]缪本海.我国沙滩排球比赛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39 -40

[3]陆卫平,印明.我国沙滩排球赛事市场运作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25-26

[4]冯蕴中.休闲体育视野下的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95-97

[5]陈林祥.体育市场营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许广超,葛春林.我国沙滩排球市场化运作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2):50

猜你喜欢
排球公园运动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在公园里玩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不正经运动范
一见如故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