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下的媒介神话
——以新左派运动的媒介报道为例

2014-12-24 03:00范睿一
创新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拟态黄冈镜像

范睿一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权力下的媒介神话
——以新左派运动的媒介报道为例

范睿一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本文以新左派运动的媒介报道为例进行阐述,并延伸到新媒体环境下的神话讲述。

权力;神话;媒介框架;媒介镜像

在《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一书中,伯克利的社会学家托德·吉特林用细致的研究和极具穿透力的思考,追溯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大众媒介和新左派运动的历史。罗兰·巴特认为,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报道是媒介传达意义的言说方式,具有仪式化,因此,笔者认为媒介镜像的呈现即媒介神话。

1 真实记录or塑造神话?

首先来思考:媒介究竟在忠实地记录着现实和世界,是现实的真实反应;还是媒介根据自己的报道框架,塑造神话;甚至生产着我们的想象?

李普曼由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提出了“拟态环境”的观点:人和现实环境之外,还存在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作出误导,比如人依据拟态环境作出的反应,该反应的对象却是真实环境。媒体创造了我们的想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用以消费的神话。

在《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中,学生运动经历了发展的早期阶段(媒体对其关注度极低,组织小规模稳健扩大)——反战游行示威,队伍壮大(在这一阶段,该运动吸引了众多媒体目光,媒体和运动相互作用扩大的双方的影响力,尽管整体的媒介报道的影响是模糊不清、相互矛盾的。)——组织内部决裂,运动最终以失败收场(聚光灯探照组织内部以怀疑的眼光看待组织领导者,造成内部决裂,并对此大肆宣扬)。作为一个大众性的组织,它的产生和消亡有历史必然性,但,媒介对该运动的发展消逝起着重要影响,加速了运动某些必经阶段的到来。

2 神话是如何塑造的?

媒介神话可以成就真正的“神话”也可以悄无声息的毁灭“神话”。但是,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依赖媒介。“在一个日益模糊和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来寻找并试图发现自我。”媒介宣称它们对整个世界做出解释,该宣称只是媒介为受众提供的一个神话。原因在于媒介描述现实是所应用的手段,也就是媒介框架,就包含了选择、强调和表达的基本原则。这种媒介神话亦即“媒介框架”究竟如何建构现实?还是以“新左派”运动为例。

媒体早期的报道方式:平庸化(简要陈述运动的参加者、目的等,给予轻描淡写);两极化(强调反对派的观点,以求平衡);边缘化(将该组织的游行示威描述成不正常或不具代表性的);缩减时间和淡化语境;弱化运动影响。从上述媒体报道内容框架设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媒体神话关注的是事件,而不是内在条件;关注人,而非群体;关注矛盾冲突,而非和谐。而且媒体在处理这些事件时并不是记者个人可以随心所欲的,他受到媒体内部管理层和外部政府权力的制约。

3 权力的神话讲述

无论是集权社会还是自由主义的民主社会,管理整个社会的仅仅只是少数的精英分子,任何机构都无法完全摆脱霸权的存在。在这个权威们建构的意识形态的领域,正如霍尔所述,“被统治阶级得以生存,是通过承认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支配来为他们的依附地位找到合理解释”。文化理论中有“文化洼地”理论,笔者认为“文化洼地”也同样存在于权力领域,权力崇拜也是从高一级的社会阶层流向第一级的社会阶层,受制于此种权力的媒介,经营机制及其从业人员都是从属于“权力高地”的,因此,他们的新闻采编、报道等必然符合权力的意旨,并将权力方的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洼地”的受众。

4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神话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给媒体神话的塑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媒介形式在web2.0的信息时代层出不穷,普通大众的声音也通过博客、微博等形式涌出。尽管草根的力量看似愈加强大,实则只有发声而无更多实质的影响。现阶段,网民占全国人口的1/3还多,但经常“发声”的,只有约一成的中国人。网民还带有偏向年轻、高学历、城镇人口的特征。因此,掌握塑造社会神话主导权的仍然是官方及其领导下的媒介。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新闻媒介和从业人员来说,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要比提供真实更重要,即“观点”比真实要重要,由于目前社会还存在浮躁虚华,转型期各种矛盾纠缠等问题,所以,为了社会的和谐和安定,提供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弘扬真善美的美德和积极进取奋斗精神比那些揭露社会伤疤的激发民族情绪的事实,要更有价值。尽管权力在上,只要媒介以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来立言发声,那么权力的神话也是人民的神话。

[1][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 批评与真实[M].屠友祥、温晋仪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

[3][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胡正荣、张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4][美]甘斯.什么决定新闻[M].石琳、李红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G212

A

1671-0037(2014)04-108-1

范睿一(198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

猜你喜欢
拟态黄冈镜像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镜像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黄冈密卷”:教辅材料“造神”的不良示范
镜像
《黄冈密卷》究竟从何而来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能文能武,必须骄傲 好斗的黄冈人
镜像
黄冈电信中兴固网软交换SS设备1:0容灾机制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