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使一号"吴石在广西

2015-01-01 01:19刘丽虹
文史春秋 2015年4期
关键词:战区柳州桂林

● 刘丽虹

吴 石 (1894-1950) 曾是国民党高层中将军官,后成为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临解放前国民党撤台后,他被中共命名“密使一号”,负特殊使命赴台,担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为中共发回了一批绝密军事情报。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于1950年被蒋介石下令杀害。同案受牵连的还有中共地下党员朱枫及吴石的手下陈宝仓、聂曦。1965年,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吴石生前,与广西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不解之缘。

1940年,吴石奉命调往广西。据吴石之子吴韶成的回忆,在桂林时,吴石除了军务,还热心公益事业,他组织福建旅桂同乡会,通过军训部长白崇禧的关系,特去福建招募3000名闽人子弟入军校参加抗日。他创建黄花岗纪念学校(黄花岗中学),延聘福州名士林素园当校长教育闽籍子弟。吴石说:“闽人多志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一半是闽人。”

吴石支持日本友人鹿地亘先生在桂林创办日本反战同盟桂林支部,指派部属林长墉上校(林则徐重孙,留日军官) 具体协助。日俘自发自编的话剧在当时后方城市演出,曾轰动一时。在昆仑关战役中,鹿地亘组织了日本反战小组在前线喊话。

关于桂林军务,吴石只有寥寥数语的自我描述:“桂南会战时余方病,力疾从事数夕不交睫,痛苦不可名状。长沙第三次会战计划,余亦参与其事,实负起草之全责。昆仑关之役,亦因余之指导而告大捷,杜光亭(杜聿明)即以此一战成名。”

1940年底,吴石因在桂南会战中组织一场关键战役取得大胜,获好友、军校同学白崇禧推荐担任抗战时期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长达5年。在第四战区长官部驻地柳州,吴石重逢了久违20多年的同乡好友、时任第四战区军法执行监、中共党员吴仲禧,二人一见如故,推心置腹。在柳州,吴石明确了自己的“亲共”倾向。

吴石调任第四战区参谋长时,家也从桂林迁到柳州。但吴石仍将孩子留在桂林上学,寒暑假才回柳州。战区长官部设在柳州窑埠原兵工厂旧址,吴石的家就在厂内山边一座平房内,室内挂满军用地图,作战计划都是吴石亲自草拟。每天清晨,吴石骑着高头大马到郊外驰骋练武,为官兵作表率。回来后先洗个澡,接着练书法。一天,对面山洞突发烟雾,吴石儿女放假回家,当时吴石夫人也没在意。恰巧吴石三弟吴同文从甘肃来柳州,住吴石家里。吴同文见状急说:“情况不对!在甘肃我也经历过,马上要出事,赶快躲一躲。”吴石夫人、儿女和吴同文立即坐车到乐群社一避,车刚到乐群社就听到一声巨响。当时吴石正和张发奎等人开会,听到巨响,张发奎大叫说:“这一下你家全完了!”吴石泰然说道:“他们已经避开了!”整个山被爆炸的军火库削去一半。吴石家门口的一个卫兵被巨石击中头部不幸身亡。

一个偶然机会,吴石在柳州救了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的性命。那是1942年底,广西镇边县(今那坡县) 政府来急电,说是抓到一个像日本间谍的越南人,要求就地枪决,吴石下令先送到柳州第四战区长官部来。经多方了解,吴石得知这是越共知名人物胡志明。吴石认为共同抗日不分国家不分党派,对胡志明以礼相待,让他在柳州长驻,并出面促进越南各个党派在柳州组建民族同盟会,协助举办了军政干部培训班,动员大批越南青年来柳州学习。

1942年,时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吴石将军 (中着军服者)在接受柳州军民的慰军。

2013年10月,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落成。无名英雄广场上,树立着陈宝仓、朱枫、吴石、聂曦4位烈士 (由左至右)的雕像。

1944年夏,日寇大举犯湘,长驱入桂,西逃难民涌入柳州火车站。吴石为疏民困,擅自下令让柳州车站司令游飞,在军列中加挂车厢疏散难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农业部部长的何康,当时和广西一批大学生就是乘此加挂车厢逃离险境的。

吴石和家人退出柳州时,虽已先行,交通工具极度困难,饱受游离之苦,吴石生平珍贵之书籍,沿途中散失无遗,其子吴竟成患肺炎,因缺医少药而逝于途中。

解放战争期间,吴石因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开始倾向革命。当时,他担任国民党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中将主任,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指示地下党员吴仲禧,设法通过吴石的老乡关系在国防部谋取一个职务。经吴石帮忙,吴仲禧很快被委任为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从那时开始,吴石虽然不是中共党员,但却为中共提供了许多极其重要的情报。文

猜你喜欢
战区柳州桂林
桂林,美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桂林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西部战区战歌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