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Wagner 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

2015-01-05 06:34刘艳红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艾灸糖尿病足溃疡

刘艳红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南昌 330006)

艾灸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Wagner 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

刘艳红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南昌 330006)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Wagner 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足(Wagner 0级)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D)组,每组30例。4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及适当地运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采用足部护理知识教育。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艾灸治疗,B组采用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C组采用艾灸联合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踝肱指数(ABI)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A、B、C 3组均明显高于D组,C组明显高于A、B 2组(均P<0.05)。A、B、C 3组治疗8周后ABI均明显高于D组(均P<0.05)。结论艾灸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Wagner 0级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能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是一种治疗Wagner 0级糖尿病足较理想的方法。

糖尿病足; 艾灸; 足底反射区按摩; 降糖药; 穴位; 疗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麻木、肿胀、发凉,常伴不同程度溃疡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有效护理和治疗能阻止糖尿病足进一步发展。目前,糖尿病足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是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2-3]。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病机以阴虚为本,热毒、血瘀等为标,治疗上需清热毒、化血瘀[4-5]等。中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艾灸、中医药茶、足底反射区按摩等,都有一定的疗效[6-7]。其中艾灸是用艾在人体特定部位上温烫、烧、灼,借助火的温热之力,通过经络传导作用于人体,发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是在中医学经络学说及生物全息理论与循环学说等指导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与保健方法。以上两种方法中一种来源于中医学经络学,另一种侧重穴位及热力动力学说,因此本课题组提出假说:如果艾灸和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能够起协同作用,可能会对糖尿病高危足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艾灸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Wagner 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8];2)多饮、多食、多尿及不能解释的体质量下降;3)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200 mg·dL-1(11.1 mmol·L-1),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126 mg·dL-1(7.0 mmol·L-1),或餐后2 h血浆葡萄糖浓度≥200 mg·dL-1(11.1 mmol·L-1);4)糖尿病足均为Wagner 0级(Wagner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

1.2 排除标准

1)妊娠或哺乳期患者;2)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的患者。

1.3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0例,均符合以上入选、排除标准。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42~73(55.5±15.3)岁,糖尿病病程5.5~12.5(8.5±3.5)年。将12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D)组,每组30例。4组性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4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及适当地运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采用足部护理知识教育,其方法是:采用小讲座及发放知识手册,对患者介绍早期自我检查的方法,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足部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艾灸治疗,其方法是:主穴为足阳明胃经,即足三里、上巨虚、解溪、内庭;足太阴脾经为三阴交、商丘、公孙,足少阴肾经为照海、复溜、太溪、涌泉。配穴为足少阳胆经,即光明、悬钟、丘墟、足窍阴;足厥阴肝经为太冲、行间,以及足部疼痛或麻木部位局部穴位。每天于足浴外洗后,取清艾条,对上述穴位采用雀啄灸法,以热为度,避免皮肤灼伤、烫伤,20~30 min·次-1。B组采用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其方法是:按摩前用温水清洗患者的足部。清洗后,患者呈仰卧位,足部涂按摩油,由下至上按摩50次。然后,用食指关节按揉足部基础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 5 min;用拇指按揉胰腺血糖代谢区(双侧小腿胫骨内侧中段) 5 min;用拇指点按心、肺、肝、脾等反射区各50次;用拇指点按脾俞、肾俞、足三里、解溪八风等穴位各50次;用食指关节按揉足部基础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 5 min。C组采用艾灸联合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艾灸的治疗方法同A组,足部反射区按摩的治疗方法同B组,艾灸与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间隔>2 h。4组疗程均为8周。

1.5 踝肱指数(ABI)测量方法

ABI 足部神经功能检测和 ABI 测量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测定,以 2002 年SCIVR 公布的测量标准[9]:患者呈仰卧位,测量双侧前臂血压并取高值做肱压,再以同侧3个踝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和足背动脉最高收缩压作为踝收缩压值,并以踝收缩压值除以肱压,即为 ABI 值。正常值为0.9~1.4,<0.9为中度缺血,0.5~0.7为中度缺血,<0.5 为重度缺血。

1.6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4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ABI及临床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10]中的标准。治愈:溃疡创面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Wagner分级0级;显效:足部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有力,溃疡面缩小80% 以上;有效:足部皮肤感觉部分恢复,足背动脉搏动较明显,溃疡面缩小50%,分泌物减少;无效:足部皮肤感觉无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消失,溃疡面无缩小,分泌物无减少,临床分级无好转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总有效率:A、B、C 3组均明显高于D组,C组明显高于A、B 2组,均P<0.05。见表1。

表1 4组疗效的比较 例

*P<0.05与D组比较,#P<0.05与A、B 2组比较。

4组治疗前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治疗8周后ABI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治疗8周后ABI均明显高于D组(均P<0.05)。见表2。

组别n治疗前治疗8周后A组300.86±0.051.18±0.15*B组300.87±0.101.15±0.22*C组300.89±0.111.28±0.22*D组300.89±0.180.92±0.08

*P<0.05与D组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机制较多样,有学者[11]认为多种方法协同作用的治疗更易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属于“寒湿阻络、血脉瘀阻”范畴,临床上主要以活血化瘀、驱寒滋养作为主要治疗原则[12-13]。本研究中艾灸主要起驱寒滋养、通经活络的作用,在控制血糖、感染及其他对症治疗等基础上艾灸疗法能进一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而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能温和刺激经络穴位,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A组为83.33%、B组 为83.33%、C组为93.33%、 D组为73.33%,A、B、C 3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D组,C组明显高于A、B 2组(均P<0.05), 表明艾灸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Wagner 0级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并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BI值降低是足部溃疡和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13];ABI的升高代表疗效比较可靠,文献[15]中大都以ABI评价不同疗法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周凤娟等[16]在应用足底反射区按摩联合股动脉注射药物治疗0 级糖尿病足中发现,联合疗法ABI 测定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高0.2左右。本研究结果显示,A、B、C、D 4组治疗前ABI均<0.9,而A、B、C 3组治疗8周后ABI均明显高于D组(均P<0.05),表明艾灸和足底反射区按摩的方法协同作用后,ABI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课题组的初步假说,本疗法值得临床应用。

[1] 许华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38-39.

[2] 刘晓云,杨涛.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解读[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4):9-14.

[3] 魏巍,徐尔理,李岚,等.高压氧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20(2):104-106.

[4] 张心怡,方朝晖.糖尿病足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85-186.

[5] 李秋萍.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19-20,27.

[6] 刘爱珍.艾灸疗法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方面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8):86-87.

[7] 唐杏,陈青青,章旭萍,等.桃红三虫汤对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及机制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925-926,929.

[8] 王新军,王转锁.2015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4,8(12):536-548.

[9] Sacks D,Bakal C W,Beatty P T,et al.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use of the ankle-brachial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a consensus statement developed by the standards division of the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J Vasc Interv Radiol,2002,13(4):353.

[10] 《中国糖尿病防治疗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疗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29.

[11] 王保凤.简述中医治未病在防治糖尿病中的运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2):140-141.

[12] 黄富献,吴艳青.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0):144,39.

[13] 胡丽娜,高艳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中医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2):393-395.

[14] 沈艳军,毕会民.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153-1156.

[15] 李桂霞,周静,李秋月,等.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4):28-31,107.

[16] 周凤娟,张凤菊,赵春艳,等.足底反射区按摩联合股动脉注射药物治疗0级糖尿病足效果研究[J].河北中医,2014,36(12):1828-1830.

(责任编辑:胡炜华)

2015-08-04

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计划普通课题(2013A132)

R24; R587.1

A

1009-8194(2015)12-0021-02

10.13764/j.cnki.lcsy.2015.12.008

猜你喜欢
艾灸糖尿病足溃疡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