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解粘透骨汤熏洗结合量化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粘连

2015-01-05 06:34曾仁昌尹真红文桂珠曾洋鹏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透骨熏洗桡骨

曾仁昌,刘 澍,尹真红,文桂珠,曾洋鹏

(1.永新县人民医院骨科; 2.永新县妇幼保健院病案室,江西 永新 343400;3.吉安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 吉安343100)

舒筋解粘透骨汤熏洗结合量化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粘连

曾仁昌1,刘 澍1,尹真红1,文桂珠2,曾洋鹏3

(1.永新县人民医院骨科; 2.永新县妇幼保健院病案室,江西 永新 343400;3.吉安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 吉安343100)

目的探讨舒筋解粘透骨汤熏洗结合量化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患肢大小诸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病例182例,将其按患者意愿和配合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治疗组整复固定后内服中药(按阶段减少服药次数),同时采用舒筋解粘透骨汤熏洗(每周4 d),结合量化功能锻炼;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常规治疗:整复固定后内服中药(药物配伍同治疗组),每天1副,结合患者常规功能锻炼。2组均治疗1周为一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7.8%、83.5%,患肢其他关节功能和肌肉萎缩情况优良率分别为98.9%、87.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舒筋解粘透骨汤熏洗结合量化功能锻炼能使患肢水肿瘀血尽早消散,可极大程度地减少粘连,同时可有效防治患肢肌腱、韧带、肌肉废用萎缩、骨萎缩及关节僵硬,能促进骨痂的生长、改造、塑形,加快骨折愈合,康复快、后遗症少。该方法经济实用,无长时间内服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

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粘连; 舒筋解粘透骨汤; 量化功能锻炼

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约为114/10 000,约占全身骨折的6.7%~11.0%[1],以中老年女性常见,多因不慎滑倒手掌或手背着地而致。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以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2],保守疗法仍然是治疗该类骨折的首选方法[3]。对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虽然有明显的优势,但患者多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关节粘连甚至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较重视骨折的对位对线及骨痂的生长固然很好,而忽视了关节肌肉、韧带、肌腱的功能康复和患肢水肿的消退,这会导致骨折患者整体康复质量下降,全程恢复时间延长,甚至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即使获得解剖形态的恢复,也可能存在腕关节活动受限、手部力量下降及腕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其原因主要是骨折并发的软组织功能修复不良[4]。本研究采用了舒筋解粘透骨汤熏洗结合量化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粘连,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永新县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含住院部)采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共182例,均摄片确诊,且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对位对线良好。其中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173例,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9例,合并尺骨茎突撕裂骨折38例。

1.2 临床表现

患肢肿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有餐叉样畸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时可呈枪上刺刀状畸形,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时,肿胀较轻,仅患肢患部疼痛和压痛,腕和指运动不便、握力减弱。

1.3 分组

按患者意愿和配合情况将18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治疗组:男13例,女78例;1~20岁5例,21~40岁12例,41~60岁35例,>60岁39例,平均年龄62岁;受伤时间0.5 h~16 d。对照组:男15例,女76例;1~20岁4例,21~40岁13例,41~60岁33例,>60岁41例,平均年龄63岁;受伤时间1 h~12 d。2组年龄、性别、受伤时间、骨折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1)治疗组采用舒筋解粘透骨汤早期患肢熏洗结合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内服中药与对照组同,但每周只服3 d中药(周二、周四、周六),中药熏洗每周4 d(周一、周三、周五、周七)。外固定行摄片复查对位对线均达满意后,第1周:第1—3天,内服中药,每日1副,分2次水煎服;嘱患者行患肢小幅度握拳锻炼早、中、晚各10次,患肢肘关节屈伸锻炼早中晚各3次。第4—7天,自拟中药熏洗方即舒筋解粘透骨汤(伸筋草20 g,透骨草12 g,红花10 g,赤芍12 g,半边莲15 g,川芎8 g,威灵仙12 g,当归20 g,海桐皮25 g,羌活8 g,木瓜10 g,五加皮12 g,乳香12 g,甘草8 g,每日1副,加水3 000 mL,武火煎水30 min后,行患肢熏透1~3 min后,温度适宜时行患肢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敷洗,同时适当行屈伸活动,每次10~15 min,每日2次。第2周摄片复查对位对线仍良好后调整小夹板外扎带松紧度,第2、4、6天内服中药,第1、3、5、7 天行舒筋解粘透骨汤熏透敷洗,结合量化功能锻炼(握拳锻炼早中晚各两遍,每遍15次。肘关节屈伸锻炼早中晚各1遍,每遍5次。肩关节后伸、搭肩、上举锻炼,早中晚各1遍,每遍5次)。第3周摄片复查对位对线良好的情况下再调整小夹板扎带的松紧度,服药熏洗同上周。量化功能锻炼新增动作:腕关节屈伸锻炼(早晨5次·遍-1,共2遍,上午和下午每隔2 h锻炼1遍,5次·遍-1,晚饭后做1遍,5次·遍-1),其余量化锻炼在第2周的基础上酌情递增。第4周摄片复查、调整外固定、服药、熏洗同上周。量化功能锻炼新增动作:前臂旋前旋后锻炼(早晨3次·遍-1,共2遍,上午和下午每隔2 h及晚饭后锻炼1遍,3次·遍-1)。其余量化锻炼在上周的基础上酌情递增。第5周达到临床愈合后解除小夹板外固定,内服中药停止(未达临床愈合者继续服中药),继续行舒筋解粘透骨汤熏洗和量化功能锻炼。量化功能锻炼新增动作:腕关节桡倾侧偏锻炼(早晨3次·遍-1、2遍,上午、下午、晚饭后各做1遍,5次·遍-1)。其余量化锻炼在上1周的基础上酌情递增。第6周停止内服中药,每日熏洗患肢,量化功能锻炼在上周基础上依次递增。

2)对照组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行X线摄片证实对位对线良好后,按骨折三期辩证内服中药,每天1副,分2次水煎服,医生嘱咐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待解除患肢外固定后酌情行中药熏洗,功能锻炼2~3周。

1.5 疗效判定标准

2组均在保证骨折位置固定安全的前提下,治疗组早期内外兼治,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的程序,2组均在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参照文献[5]。患肢其他关节功能和患肢肌肉萎缩评定标准:1)优,肩关节各项功能正常,患者肩周无疼痛不适。肘关节屈伸功能正常,无疼痛不适。患者诸掌指关节功能正常,无肿痛不适。患者诸指间关节功能正常,无肿痛不适。患肢肌肉无萎缩。2)良,肩关节各项功能活动基本正常,肩周偶有酸痛不适,肘关节屈伸功能基本正常,屈伸度数跟健侧相比少于5°,患肘偶有不适。诸掌指关节屈伸功能基本正常,握拳力量较健侧稍弱。诸指间关节屈伸功能基本正常,握拳力量较健侧稍弱。患肢肌肉无萎缩,但肌力较健侧稍弱。3)可,肩关节活动稍受限(上举、搭肩、后伸、外展均有不同程度受限),且有活动痛。肘关节屈伸轻微受限,屈伸度数跟健侧相比少于10°,患肘偶有疼痛。诸掌指关节屈伸功能轻度受限,握拳力量较健侧弱。诸指间关节屈伸功能轻度受限,握拳力量较健侧弱。患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较健侧弱。4)差,肩关节活动障碍,上举、搭肩、后伸、外展均明显受限,有肩周压痛、明显活动痛。肘关节屈伸明显受限,跟健侧相比大于10°,患肘伴疼痛、活动痛。诸掌指关节屈伸功能受限,不能握拳。诸指间关节屈伸功能受限,不能握拳。患肢肌肉明显萎缩,肌力较差。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腕关节和患肢其他关节功能和肌肉萎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胃部不适5例,腹泻1例。

表1 2组腕关节和其他关节功能比较 例

*P<0.05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3.1 桡骨远端骨折后引起患肢关节粘连的病理特点

桡骨远端骨折大都发生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而老年人全身各关节、肌肉、韧带、肌腱和骨骼都在逐渐退变,加之体力渐弱而缺乏应有的锻炼容易产生静脉和淋巴瘀滞致血液循环缓慢导致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组织发生水肿,患部组织间隙中浆液纤维渗出物和纤维蛋白堆积,从而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粘连,这是产生患肢粘连的主要原因,桡骨远端骨折有时伴有手指严重肿胀,这种反应性创伤性水肿也是导致粘连的另一因素。

3.2 舒筋解粘透骨汤熏洗结合量化功能锻炼的优势

1)舒筋解粘透骨汤采用舒筋活血散瘀力强、辛散芳香穿透力好的中药组成,早期熏洗通过温度和药性的合力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使瘀血水肿尽快消散。解除外固定后可以直接熏洗患肢前臂诸关节,原方加桂枝、川椒温通效果更佳。2)量化功能锻炼能使患者功能锻炼落实到实处,不留于口头形式,不会错过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因人而异的个体量化使得患肢时常保持骨折位置不变的相对静止状态下的主动功能运动,能使患肢肌肉的松缩运动起到肌肉泵的作用,能促使静脉回流,水肿的消散、吸收,肌肉韧带肌腱弹性的康复,骨骼血运代谢的正常进行,可明显降低粘连、废用性肌萎缩、骨萎缩的概率,且骨痂生长、改造、塑形明显优于传统治疗。3)因为熏洗和量化功能锻炼结合相得益彰,尤其是早期进行,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患肢诸关节的粘连,即使发生了也能减小到最低程度。康复全程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尽早回归到正常的劳动、工作、学习当中去。4)解除外固定后,患肢诸关节的功能及肌肉的萎缩度和肌力都明显优于传统治疗,6~18个月随访患者满意度高。

3.3 治疗务必注意的问题

1)虽然保守治疗是桡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不稳定骨折如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移位较大的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还是应选择手术内固定治疗。2)量化功能锻炼的第一周,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肢小夹板的扎带的松紧度,及时调到最佳松紧度,握拳锻炼力度适宜,在无痛范围内进行,目的是操练手部的肌腱、肌肉、各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而腕关节应尽量保持相对的静止,以防固定后发生再次移位致复位位置丢失。3)治疗时要注意患者的年龄、素质、骨折的类型、损伤程度以及骨质疏松的程度,是否有基础病、慢性病,因人而异采用个体化治疗。4)患者对骨折整复后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如粘连、僵硬,包括骨折再变位认识不足。对医嘱无所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患者不配合医生导致中药熏洗和量化功能锻炼无法实施,是临床疗效欠佳的主要因素,因此,医者一定要和患者沟通好,把工作做到位。5)患者听从医生的医嘱,但医务人员没有详细跟患者讲清楚怎样锻炼,具体方法怎样实施,锻炼的量是多少比较模糊,而往往这类患者因为惧怕锻炼,导致患肢关节粘连。

[1] 张兴平.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J].中国骨伤,2011,24(11):887-889.

[2] 杨云.闭合复位治疗Colles骨折190例[J].中国骨伤,2006,19(10):630.

[3] 刘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J].中国骨伤,2010,23(8):571-573.

[4] 费俊梁,梁斌,蒋纯志,等.Fernandez Ⅳ型桡骨远端骨折脱位的微创治疗[J].中国骨伤,2014,27(4):341-345.

[5] 周成洪,龙亨国,马一平.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07,20(7):474-475.

(责任编辑:罗芳)

2015-09-29

R687.3

A

1009-8194(2015)12-0038-03

10.13764/j.cnki.lcsy.2015.12.016

猜你喜欢
透骨熏洗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透骨的事物
悼李公正中先生
透骨祛痹方抗炎镇痛作用与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