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唱对方法在预防输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2015-01-05 06:34刘美玲肖保娟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护理部输液身份

曹 英,刘美玲,肖保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南昌 330006)

身份唱对方法在预防输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曹 英,刘美玲,肖保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南昌 330006)

目的探讨身份唱对方法在执行输液操作时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输液操作936 000例(实行身份唱对方法前,实施前组),实行传统查对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输液操作1 123 200例(实行身份唱对方法后,实施后组),实行身份唱对方法。比较两种查对方法在输液操作时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0.001 1%比0.000 3%,P<0.05)。结论身份唱对方法的实行能有效地监督和保障查对制度的落实,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身份唱对; 输液; 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环节,而落实查对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障。临床各项护理工作均涉及查对,其中用药的查对是护士须频繁执行的,一直延用的以“三查八对”为核心的查对制度,强调的是查对的内容,而并未对查对的形式和条件提出具体要求[1]。由于医院发展迅速,病人周转快,临床输液量大,带来较大的护理风险,并且输液操作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在临床实行身份唱对方法,以保证护士在执行输液操作过程中查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防范护理不良事件中起到较好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52个住院部科室,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输液操作936 000例(实行身份唱对方法前,实施前组),男505 500例,女430 500例,年龄1.8~78岁,平均(42.7±11.2)岁;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输液操作1 123 200例(实行身份唱对方法后,实施后组),男556 000例,女567 200例,年龄2~80岁,平均(41.5±12.7)岁。本院注册护士1 279名,其中初级职称护士(护士职称和护师职称)782名,占全院护士的61%。实施前、后2组的护理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实施前组实行传统查对方法:在每次输液操作核对患者身份时,护士直接呼喊患者床号、姓名来核对患者的身份方式。实施后组实行身份唱对方法:在每次输液操作核对患者身份时,护士先询问“请问您是哪床?”“请问您叫什么名字?”,由患者自己或陪伴家属说出患者的床号、名字,如果无误后,护士再向患者和家属复述一遍,形成唱对模式,再将得到的信息与输液袋上的患者姓名核对正确后再执行输液治疗。

身份唱对方法具体实施步骤:1)身份唱对方法下发科室后,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身份唱对的内容,确保全员掌握。科室将身份唱对查对方法纳入月工作重点,利用晨会提问形式,加大护士知晓率;护理部定期举行理论考试,考核全院护理人员制度落实情况;护士在培训输液操作时,培训老师要把身份唱对方法纳入考核标准,保证身份唱对方法的正确落实[3]。2)护理部安排护士长查房时把身份唱对方法设定为专项督导内容,现场评价护士执行身份唱对方法的正确性,并将查房督导的结果纳入科室每月质量考核中。3)根据科室每月输液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查房专项督导情况,护理部进行汇总并分析达标率[4]。对于护理人员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未执行身份唱对事件,护理部要在全院质量检查讲评会上传达给每位护士长并要求及时整改。

1.3 观察项目

比较2组护士在执行输液操作时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输液不良事件定义及分级指标:输液不良事件是指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因责任心不强、不执行操作规程、不执行核心制度,给患者未造成伤害、造成轻微伤害、造成严重伤害,引发或未引发投诉纠纷的事件[5]。根据国务院卫生部颁布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6],对患者造成损伤结果进行评估,共分四级。Ⅰ级:非预期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虽然有发生错误的事实,但未给患者与功能造成损害,或轻微后果而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执行后不良事件已经发生,但对患者没有造成伤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引起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共13起,其中有3起Ⅲ级事件,10起Ⅳ级事件。3起Ⅲ级事件均为初级职称护士,10起Ⅳ级事件中主管护师职称4名,初级护士职称6名。实施后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组别输液人数发生不良事件/例初级职称护士发生不良事件/例不良事件发生率/%实施前组9360001070.0011实施后组1123200320.0003*

*P<0.05(χ2=3.57)与实施前组比较。

3 讨论

如何有效地执行查对制度,让临床护士真正把查对制度落实到位,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是护理管理者急需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院从财务收费系统实行“唱收唱付”法(收款时要说明收取的钱数,付款时也要说明支出的钱数,找对方钱时也要说清楚找得的钱数,以免出错[7])中获得灵感,制定了身份唱对方法并应用于输液操作。临床工作中,输液患者由于年龄大、地域语言差异、急于得到医疗救助容易发生身份确认偏歧,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实施身份唱对方法前,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1 1%,其中2例是已执行查对制度但却未查对出问题。而实行身份唱对方法1年后,因输液过程中查对未落实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大幅降低(0.000 3%),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

1)身份唱对方法的执行在本质上保证了查对工作的有效性。有研究[8]发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发生查而不对,查不全面或者查对流于形式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护理人员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忽略查对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可能因为工作繁忙,忙中出错,遗漏了“三查八对”中的某些查对项目。实施身份唱对方法,护士与患者共同参与反馈,可加强护患之间沟通,避免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繁忙时单方面执行查对出现不安全问题的困难,保证了查对制度的有效落实。

2)身份唱对方法能有效地阻止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有研究[9]证明,护士主动邀请患方参与查对的举措得到了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响应,身份唱对中的“双向查对”是护理安全“双保险”,可有效地阻止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3)身份唱对方法能有效加强护士风险意识,提升护士服务意识。实施身份唱对方法后,护士的风险意识、职业素质及沟通技巧等得到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初级职称护士。从表1可见,初级职称护士发生输液不良事件的比例较高,这与初级护士临床护理经验不足,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相关性[9]。身份唱对方法虽然使初级职称护士在执行输液过程中被动地进行了查对,增加了查对所花费的时间,但却为保障护患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身份唱对这一新举措构建了查对管理的长效控制机制,不仅使本院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及纠纷降为0.000 3%,同时也培养了护士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自觉执行各项查对制度的习惯,促进了护理质量安全的进一步落实,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10]。身份唱对方法是一项护患“双赢”的管理举措,是保证查对制度落实到位的有效手段,更是患者输液安全的保障。

[1] 王莉,李捷,韩小红,等.液体双人唱对与纠错机制在提高护理用药安全中的显著作用[C]//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青岛:2012.

[2] 刘美鹏.改进输液查对流程在预防静脉药液输注错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1(11):182-183.

[3] 杜淑英,黑蕴红,张秋红.基于“奶酪原理”对护理查对制度的再认识[J].护理研究,2011,25(11):1015-1016.

[4] 姚峥,安凤梅,汉业旭,等.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安全管理实践[J].中国医院,2014,18(1):73-76.

[5] 史秋晨,刘丽萍,胡伟,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J].安徽医药,2011,15(3):385-386.

[6] 盛素巧.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86-1987.

[7] 薛坚,曾桂英,李丽.“唱收唱付”法在三查七对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68.

[8] 刘海宏,马琴.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1(30):101-102.

[9] 贾云霞,林晓莉,王瑛琳,等.改良查对方法在儿科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983-985.

[10] 李明娥,王梅林,王雁林,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精细化管理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567-569.

(责任编辑:钟荣梅)

Application of Singing System in Prevention of Adverse Events in Infusion Nursing

CAO Ying,LIU Mei-ling,XIAO Bao-juan

(DepartmentofNursing,theFirstHospitalofNanchangUniversity,Nanchang330006,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singing system in the prevention of adverse events in infusion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 936 000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fusion before the use of singing system between June 2011 and June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pre-implementation group.In addition,1 123 200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fusion after the use of singing system between July 2012 and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post-implement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post-implement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pre-implementation group (0.001 1% vs 0.000 3%,P<0.05).Conclusion The singing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upervise and guarante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eck system,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infusion.

singing system; infusion; adverse events

2015-11-17

曹英(1971—),女,硕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的研究。

R472.9

A

1009-8194(2015)12-0079-02

10.13764/j.cnki.lcsy.2015.12.033

猜你喜欢
护理部输液身份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跟踪导练(三)(5)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身份案(下)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