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标准对军校教员的实践要求

2015-01-08 14:17张宝来
政工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四有恐慌军校

●张宝来

“四有”标准对军校教员的实践要求

●张宝来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教育人的军校教员不但要走在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前列,而且要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

一、军校教员“有灵魂”,就要做到信念坚如磐石、忠诚不掺杂质、教学上无杂音、科研上有纪律

灵魂是每个人内在最深邃的自我意识和精神表达,是非物质化了的精神生命体,即信仰、信念和道德理想,对人生起着统领和决定作用。教师被誉为“灵魂工程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的灵魂理应是崇高的。一是信念坚如磐石。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曾经说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军校教员无论从事什么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员都要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主席一系列重要论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忠诚不掺杂质。忠诚于党是我军最高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忠诚就要做到“绝对”,就是对党始终保持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教员要做到所讲的一定是所信的,所信的一定是要照着去做的,千万不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在复杂社会现实和各种思潮面前要分清是非,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三是教学上无杂音。“三尺讲台无杂音”是对军校教员最起码的要求。时下,不可否认有的地方大学教师在讲台上缺乏政治意识,动辄就讲外国的“好”、说我们的“坏”,看问题只看支流忽视主流,犯“以偏概全”的认识错误。这种现象军校教员中存在不存在呢?不可否认,是有个别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作为军校教员,一定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该讲的一定要讲好,不该讲的绝口不提。在重大原则、重大提法和重大问题的表述上,不能个人任意发挥,不能提出和阐发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四是科研上有纪律。搞科研是教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在科研领域尽管每个课题都存在许多疑问,但并非每个疑问都能成为课题,也并非什么样的文章都可以撰写都可以发表,尤其是对于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或题材重大、内容敏感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要注意保密,按程序报批。教员的科研要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军委总部决策、有利于部队建设,尤其是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生成与提高。

二、军校教员“有本事”,就要做到把本职当事业、教学水平要高、科研能力要强、消除本领恐慌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要问什么样的教员“有本事”?一是把本职当事业。本事体现在本职工作上,而不是把心思花在“搞关系”“会来事”上。教员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自然就要心无旁骛地搞教学、搞科研,要像已故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那样敬业奉献。二是教学水平要高。教学岗位平凡,但做好很难,因为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为提高教学水平,要多学习多积累,为教学提供丰厚底蕴,要多向教学水平高的教员学习请教、虚心借鉴,要多承担教学任务,在实践中提升。三是科研能力要强。教学科研谓之教员“两翼”,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本事”的教员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科研能力强。要善于研究本学科领域中的前沿问题、发现部队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申报国家级、军队级的重大课题,以课题带动科研能力的提升。四是消除本领恐慌。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为此,军校教员的“本领恐慌”意识必须有,因为这是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这是学习提高、增长本领的动力。缺乏本领的教员称不上一个好教员,也难教出好学员。消除本领恐慌,意味着增强了对教学科研的自信,意味着经过努力增长了本领。

三、军校教员“有血性”,就要做到任务冲在前面、责任担在肩上、正义写在胸中、奉献快乐同行

军校教员的“血性”可能不会体现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生死疆场,但血性中蕴含的“勇”绝不能弱。一是任务冲在前面。军校教员有时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面对任务心里虽想承担,但又不敢表露。其实,扛红旗、打头阵、争任务历来都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教员面对重大的教学任务和重大科研课题要积极争取,当然也要基于自身实际。二是责任担在肩上。梁启超曾说过:“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教师职业之所以受到尊重,那是因为教师为教育尽责。敢于担当本身就是有血性的表现,体现了事业心、责任感。教员的责任担当,就要把实现强国强军的伟大梦想担在肩,把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任担在肩,把做好本职工作的职责使命担在肩,绝不做“推三拖四”“推诿扯皮”的事情。三是正义写在胸中。充满正义追求真理历来是教师职业的写照,军校教员更应如此。面对一些敌对势力和不良现象,教员应无所畏惧理直气壮地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揭露敌对势力的反动本质。四是奉献快乐同行。选择做教员就没想过升官发财,这是广大军校教员的心声。教员在物质上可能并不富有,但在精神上是充实富足的,因为桃李满军营,一批批军校学子步入军营投身强军梦是教员最大的快乐,也是教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最大动力。

四、军校教员“有品德”,就要做到情趣爱好高尚、道德品行端庄、养大德成大业、做小事管小节

教师职业特别强调德,“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谓之“师范”。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到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军校教员一定要加强品德修养,按照习主席所指出的那样:“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一是情趣爱好高尚。情趣爱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水准,一个整天追逐低级趣味的人是很难有高尚道德品行的。军校教员的情趣不一定有“阳春白雪、琴棋书画”的高雅,但一定要有“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要按照强军目标的要求和“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取舍自己的情趣爱好。二是道德品行端庄。良好品德的养成,关键在于切身躬行道德规范。“欲影正者端其表”,教员作为教育影响他人的人,更要做到“慎于言、敏于行”,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三是养大德成大业。黑格尔说:“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以施展其威力和作用。”成为名家名师是教员的追求,而成名成家首先是立德,只有靠大德做基础才能立大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培养道德情操与能力素质的提升齐头并进,充分发挥道德在立业上的激励作用。四是做小事管小节。“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修德同样如此。教员要时时处处警醒自己,点点滴滴要求自己,不能以“不是我一个”来宽慰自己,不能以“一次不要紧”来放纵自己,也不能以“一点小事无所谓”来原谅自己。要像陈毅元帅学习,他在为自己63岁生日所作的诗中写道:“中夜常自省,悔愧难自文。还是鼓勇气,改造再前行。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四有恐慌军校
考虑抢行行为的恐慌状态人员疏散研究*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恐慌星期六M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