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2015-01-08 07:29梁传军刘玉贞张晓建
现代医院 2015年9期
关键词:激肽原肠溶片肌电图

梁传军 刘玉贞 张晓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残疾和死亡。目前,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没有明确病因,临床上主要采用控制血糖、抗氧化应激、神经修复和改善微循环等方法进行治疗[1]。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属于一种血管扩张药,其对患者微循环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腺苷钴胺属于维生素B12 活性辅酶形式,其对多种神经炎和神经痛疾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两种药剂联合使用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为更好观察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对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 年3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54 例患者,本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治疗组27 例,男19 例,女8 例;患者平均年龄(65.53 ±1.16)岁;患者平均糖尿病病程(8.54 ±1.17)年;患者平均周围神经病变病程(4.57 ±1.02)年;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9.51 ±2.03)%;对照组27 例,男20 例,女7 例;患者平均年龄(66.03 ±1.21)岁;患者平均糖尿病病程(9.03 ±1.25)年;患者平均周围神经病变病程(5.01 ±1.14)年;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10.03 ±2.01)%。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 >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降糖、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等常规治疗,同时,每日口服3 次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 单位/次,持续治疗1 个月。

1.2.2 治疗组 在对照患者治疗基础上,每日肌肉注射1次腺苷钴胺,1.5 mg/次,持续治疗1 个月。

1.3 疗效判定[3]

显效:患者体征和异常感觉消失,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增幅不低于5 m/s;有效:患者体征和异常感觉减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幅低于5 m/s;无效:患者体征、异常感觉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没有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个月的肌电图指标、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和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相关评分均由两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评价,取两位医师的评分结果平均值作为患者各项指标最终得分,以确保评分可准确反映客户的相应症状。其中,肌电图指标包含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96%),p <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 [n=27,n(%)]

2.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变化状况展开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肌电图指标进行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电图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的,p <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肌电图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 <0.05,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变化状况展开对比分析[(m/s),(±s)]

表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变化状况展开对比分析[(m/s),(±s)]

时间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CVSCVMCVSCV治疗组 治疗前 37.28±2.27 42.82±1.94 43.07±1.71 41.34±1.79治疗后 46.68±2.71 46.71±2.71 47.28±1.81 47.62±2.34对照组 治疗前 38.35±2.06 40.91±2.61 42.71±1.91 40.17±1.52治疗后 41.78±1.87 46.67±2.71 45.27±2.06 43.41±1.71

2.3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及疼痛状况展开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病变及疼痛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性,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病变及疼痛状况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病变及疼痛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 <0.05,见表3。

表3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及疼痛状况展开对比分析(±s)

表3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及疼痛状况展开对比分析(±s)

TSSTCSSVA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7.31 ±1.354.47 ±0.8111.42 ±1.717.28 ±0.947.34 ±0.884.64 ±0.74对照组6.91 ±1.165.94 ±0.9210.61 ±1.539.36 ±1.167.56 ±0.935.80 ±0.80

2.4 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2/27),1 例为血压升高,1 例为血常规异常;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3/27),1 例为血压升高,1 例为肾功能异常,1 例为尿常规异常。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没有显著差异性(p >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2 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其为糖尿病患者出现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没有明确病因,其可能同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异常和免疫因素等之间具有一定关系,临床上主要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加以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等方法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腺苷钴胺为细胞合成核苷酸的重要辅酶,其在患者机体中参与多种代谢过程,促使形成神经髓鞘中脂蛋白,同时,该种药物对受损神经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在临床中联合其它药物或者治疗方法使用[5-6]。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主要是在改善患者微循环基础上加以神经营养,进而有效保护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为评价神经损伤情况的直观指标,尽管临床效果评价标准中涉及神经传导速度,并通过肌电图检查方法对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进行检查,治疗组患者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8]。除肌电图外,患者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SS、TCSS 和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效果同单纯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患者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后TSS 为(4.47 ±0.81)、TCSS 为(7.28 ±0.94)、VAS 评分为(4.64 ±0.74)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p <0.05。魏亚楠和苗儒林学者在《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及效果》中研究联合用药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治疗后TSS 为(4.48 ±0.87)、TCSS 为(7.29 ±0.95)、VAS 评分为(4.65±0.78),单独用药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4%、治疗后TSS 为(5.42 ±0.91)、TCSS 为(9.35 ±1.12)、VAS 评分为(5.79 ±0.81),结果较为相似,从中可知,临床医师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时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临床效果较为理想[9]。综上所述,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耐受性。

[1] 黄绍军,刘庆杰.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125 -127.

[2] 黎艳东.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33(22):885 -887.

[3] 佘敦敏,朱 妍,张真稳,等.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2):222-223.

[4] 段吉成.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86 -87.

[5] 董海平,吴中生.丹红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0 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77 -79.

[6] 徐会彬,张改革,张小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6):129 -131.

[7] 王春梅,张祥林,杜 娟. 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6):446 -449.

[8] 苏 嫱,杨小莉,吴 慧.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泡足联合按摩护理[J].现代医院,2012,12(4):84 -86.

[9] 魏亚楠,苗儒林.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及效果[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6):885 -887.

猜你喜欢
激肽原肠溶片肌电图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胰激肽原酶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肠溶片”该怎么服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5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