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2015-01-13 09:21陈兴华杨奕平
中成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痛风性痛风金黄

陈兴华, 杨奕平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中医肛肠科,上海200540)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快速发展的严重关节红肿热痛,其中第一跖趾关节最易受累,常与肥胖、高脂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2]。传统的相关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等[3-5],但药物不良反应及适应症的限制,导致其选择受限,故寻求中医药安全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金黄膏外敷,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收效颇为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77 年制定的标准[6],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2)急性起病,本次发作在48 h 内。(3)年龄在18 ~60 岁之间。(4)病情严重程度、侵及部位、血尿酸值范围相同。 (5)自愿参加,能如期完成随访。

1.1.2 排除标准(1)继发性痛风,如肾功能衰竭、肿瘤化疗、放疗、双克、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以及含有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阿司匹林等药物所致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造血系统与严重性疾病者。 (3)晚期关节重度畸形、僵硬。(4)由于精神障碍不能给予充分知情同意者。(5)过敏体质。(6)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在我院治疗的60 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3 组。其中,A 组(金黄膏组)20 例,男18 例,女2 例,年龄23 ~58岁,平均(51.4 ±9.6)岁,病程1 ~8 d,平均(4.2 ±2.5)d,尿酸450 ~525 μmol/L,平均 (438.6 ± 63.1)μmol/L;B 组(金黄膏+ 戴芬组)20 例,男19 例,女1例,年龄23 ~56 岁,平均(42.6 ±10.8)岁,病程1 ~14 d,平均(8.4 ±3.6)d,尿酸425.2 ~565.7 μmol/L,平均(468.2 ±60.1)μmol/L;C 组(戴芬组)20 例,男20 例,女0 例,年龄33 ~60 岁,平均(31.2 ±11.5)岁,病程1 ~12 d,平均(6.8 ±2.9)d,尿酸416 ~592 μmol/L,平均(478.2 ±67.3)μmol/L。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 (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低嘌呤饮食,禁止饮酒。 (3)饮水足量,碱化尿液。然后,口服碳酸氢钠片1.0 g (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27),1 日3 次。

A 组:金黄膏(主要成分为大黄、黄柏、姜黄)均匀摊于纱布上,厚约3 mm,覆上盖棉纸,贴于患处,每日1次,连续2 周。

B 组:金黄膏局部外敷,加戴芬 (德国,批准文号H20100590)口服,每日2 次,1 次75 mg,连续2 周。

C 组:口服戴芬治疗,每日2 次,1 次75 mg,连续2 周。

1.4 疗效判定方法与标准

1.4.1 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评定(1)关节疼痛。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标准[8]。(2)关节肿胀。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关节无肿胀,0 分;轻度肿胀,即较正常皮肤肿胀,皮纹尚存在,压之凹陷,松之恢复正常,1 分;中度肿胀,即皮纹消失,压之凹陷,松之难恢复正常,2 分;重度肿胀,即皮肤重度肿胀,出现水泡,压之少凹陷,不可恢复正常,3 分。(3)关节活动功能。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关节活动无障碍,0 分;活动受限,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1 分;活动明显受限,不能从事一般活动,但能生活自理,2 分;活动时疼痛难忍,卧床,生活不能自理,3 分。

1.4.2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1)痊愈,即症状全部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2)显效,即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有所改善,生活能够自理。(3)有效,即临床症状好转,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4)无效,即临床症状和各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或Wilcoxon 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 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金黄膏组总有效率为90%,金黄膏+戴芬组总有效率为95%,戴芬组总有效率为65%。3 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1。

表1 3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三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表2)

2.3 治疗前后IL-1β 和IL-8 水平比较(表3)

表2 3 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表3 3 组治疗前后IL-1β 和IL-8 水平比较

3 讨论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祖国医学中“痛风”之名始于金元,《丹溪心法·痛风》云“一昼静而夜发,发时彻骨酸痛,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其有热甚者,如抽薪饮之类”。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急,其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毒为标,热毒重可生湿,湿邪盛能化热,内毒流窜经络,攻注骨节,着于经脉,终致湿热毒交互为患,属正虚实邪之症,故治当以清热解毒,化瘀通络定痛为要。清代名医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药外治法是治疗人体各种疾病的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有明显镇痛和抗急性炎症作用[10]。它源自《医宗金鉴》中的“金黄散”,经剂型改良而成,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制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组成,大黄、黄柏、姜黄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白芷、制南星、天花粉消肿止痛;陈皮、苍术、厚朴助引经行气,诸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

本实验通过观察金黄膏、金黄膏+戴芬组、戴芬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前后血浆IL-1β,IL-8 水平的动态变化,发现金黄膏+戴芬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金黄膏组和戴芬组,金黄膏组又优于戴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主要的临床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其中金黄膏+戴芬组优于金黄膏组和戴芬组,金黄膏组又优于戴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治疗组均有降低血浆IL-1β 和IL-8 水平的作用,其中金黄膏+戴芬组优于金黄膏组和戴芬组,金黄膏组又优于戴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综上所述,金黄膏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因子IL-1β 和IL-8 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IL-1β 和IL-8 水平有关。

采用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无胃肠刺激,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并可为无法耐受秋水仙碱毒副作用和对非甾体药物有禁忌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平台。

[1] Edwards N L. The role of hyperuricemia in vascular disorders[J]. Curr Opin Rheumatol,2009,21(2):132-137.

[2] 张永能,程继东. 高尿酸血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2012,33(1):134-137.

[3] Terkeltaub R A. Clinical practice. Gout[J]. N Engl J Med,2003,349(17):1647-1655.

[4] Man C Y,Cheung I T,Cameron P A,et al. Comparison of oral prednisolone/paracetamol and oral indomethacin/paracetamol combin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outlike arthritis:a double-blind,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 Ann Emerg Med,2007,49(5):670-677.

[5] Janssens H J,Janssen M,van de Lisdonk E H,et al. Use of oral prednisolone or naproxen for the treatment of gout arthritis:a double-blind,randomised equivalence trial[J]. Lancet,2008,371(9627):1854-1860.

[6]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79-183.

[8] Melzack R. 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ajor properties and scoring methods[J]. Pain,1975,1 (3):277-299.

[9]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10] 李国春,黄新武. 金黄膏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 (22):32 -34.

[11] 林颖达,朱小霞,薛 愉,等. 痛风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6 (5):379-386.

[12] Chapman P T,Yarwoed H,Harrison A A,et al. Endothelial activation in monosedium urate monohydrate crystal-induced inflammation: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on the role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interleukin-1[J]. Arthritis Rhcam,1997,40 (5):955-965.

[13] Di Giovine F S,Malawista S E,Nuki G,et al. Interleukin-1(IL-1)as amediatpr of crystal arthritis:stimulation of T cell and synovial flhroblast mitogenesis by urate crystal-induced IL-1[J].J Immunol,1987,138 (10):3213-3218.

[14] Shrestha M,Chiu M J,Martin R L,et al.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with intramuscular ketoralac tromethamine[J].Am J Emerg Med,1994,12 (4):454-456.

猜你喜欢
痛风性痛风金黄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痛风的治疗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任金黄谷粒丢失在风里
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